“笨人”曾国藩

2011-12-29 00:00:00张雨
文史月刊 2011年4期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震古烁今的大人物,但是论天资,他算是平庸了。他以他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极限。
  曾国藩从14岁起参加县试,考了7年,到21岁才考上秀才。比较同时代的名人,小他1岁的左宗棠14岁参加县试便名列第一;李鸿章也是在17岁即中秀才;比曾国藩晚的康有为,幼年聪颖,有神童之誉;而梁启超更是天资超群,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令曾国藩望尘莫及。
  曾国藩常说:“吾生平短于才”。有一次,曾国藩背诵一篇文章,重复了很多遍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里来了一个贼,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后偷点东西。可是等啊等啊,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读那篇文章。贼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随口将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
  贼的确很聪明,是一块读书的料,可惜他没走正道,这聪明也白糟蹋了。如果贼能和曾国藩一起用功,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成就肯定比曾国藩要大得多。但为什么那个笨人曾国藩,我们至今还在读他的文章,讲他的事情,总结他的读书体会,汲取他的从政经验,却无人知道那个聪明的贼呢?
  就立功而言,曾国藩从一介书生起家,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使清王朝的生命再延续几十年,其功不可为不大。
  就立德而言,曾国藩时时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道德修养近乎纯粹,与他同时代的杰出人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无不对他推崇备至。甚至50年后,相继主宰中国的两大人物蒋介石和毛泽东,也不约而同地把他当作自己的精神偶像(1917年,毛泽东曾表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就立言而言,曾国藩对儒学身体力行,登堂入室,造诣很深,身后留下洋洋数百万言的全集,让学者终生沉浮其中。其家书、语录,直到今天仍让人爱不释手,受益匪浅。
  由此可见,人迟钝笨拙并不可怕,只要肯用功,肯用力,同样也能成功。正所谓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