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出公民教育运动,这就是新生活运动。蒋介石的想法是,从人民的基本生活开始,改善其习惯与素质,从根本上革除陋习,达到“复兴民族”的目标。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自任会长;同年7月1日,又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自任总会长。
新生活运动的中心思想是“礼义廉耻”,“礼”即规规矩矩的态度,“义”即正正当当的行为,“廉”即清清白白的辨别,“耻”即切切实实的觉悟。蒋介石认为,中国人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万不能将旧文化中的精华放弃,必须予以保存且发扬光大,方能使民族地位得以恢复。
蒋介石要民众把“礼义廉耻”结合到日常的“食衣住行”各方面,实现“三化”,即“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
“艺术化”,就是以“艺术”为“全体民众生活之准绳”,告别“非人生活”,力行“持躬待人”。
“生产化”,旨在“勤以开源,俭以节流,知奢侈不逊之非礼,不劳而获之可耻”,从而“救中国之贫困,弭中国之乱源”。
“军事化”是“新生活”的核心所在:“所谓军事化,就是要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也必须如此,才能合乎礼义廉耻,适于现代生存,配做一个现代的国民!”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则是以冷水洗脸、不吸烟、不擦香水、不歪戴帽子、不蓬着头发、不拖着鞋子、纽扣不能不扣、养成不随地吐痰等爱好清洁卫生的习惯,等等。
新生活运动总会对人民的生活方式作了详尽规定,如生活艺术化的“有暇时常至野外旅行”;生活生产化的“年未满六十岁者,不得设宴祝寿”;生活军事化的“提倡冷水洗浴”。也有针对愚民陋习、不良风气的活动,如识字运动、禁烟消毒(即禁毒)运动等。
宋美龄把推广“新生活运动”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她要铁道部部长特制了一列火车车厢,名为“轮上新生活”,火车上备有当时最新颖的电影设备等宣传工具,宣传“新生活运动”。
然而,新生活运动的推广很不容易。宋美龄说:“一些轻薄的批评家,把警察的热心纠察,作为嘲笑资料,有的觉得新生活运动强迫他们负起启导群众的责任来,简直是干涉了他们的自己。有的根本没有把握住提倡四种旧道德的理由,武断地斥新生活为复古。”
冯玉祥将军批评说:“这十几年来,年年到了新生活纪念日都要开会的,有好多次找我去讲话。其实,新生活是说着骗人的,比如新生活不准打牌,但只有听见说蒋介石来了,才把麻将牌收到抽屉里,表示出一种很守规矩的样子;听见说蒋介石走了,马上就打起麻将来……
又如新生活不准大吃大喝,普通人吃一桌饭只花8块钱,蒋介石左右的大官吃一桌饭约60元,总是燕窝席、鱼翅席。不但大官是这样奢侈,大官的女人、奴才也是这样。
……要是这些违反所谓新生活的故事,若是发生在离蒋介石远的小官身上,蒋介石也可以装不知道,而这些事都是发生在离蒋介石很近的文武大官身上,这还能装不知道吗?”
冯玉祥又说:“……那些书的名字,什么新生活与军事、新生活与政治、新生活与这个与那个,几十个名堂,事实证明是什么?政治是腐败的,军事是无能到极点,经济是贪污到极点,文化是摧毁到极点。实行新生活会有这个样子?”
蒋介石虽然要人民推行“新生活运动”,而军政人员却依旧在封建和保守的思想中混日子。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节节败退,1949年新运15周年前夕,蒋介石指示总干事黄仁霖“暂停办理”,历时15年的新生活运动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