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湖南的“电荒”相比往年来得有些早。虽然夏季的用电高峰远远没有到来,但严峻的用电形势让人不得不积极面对。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湖南启动了《湖南电网2011年春季有序用电预案》,4月30日零时起,湖南启动“以发定用”的有序用电方案。5月3日,长沙市有序用电办公室发布“长沙地区电网超供电能力限电序位表”,开始进行分区限电,按线路逐批次停电。
目前而言,随着几轮降水的到来和电价的小幅度提升,湖南的电量缺口有所缓解。
但是,随着夏季的到来,缺电似乎将会成为这个夏天,始终萦绕在湖南生活和生产用电头上的一个魔咒。
普遍认为,煤电价格倒挂、电煤紧缺、气候因素是造车湖南电荒的三大主要因素。
据某电力企业湖南分公司负责人介绍,尽管煤炭占到了湖南省一次性能源中的70%以上,但近年来,都会出现电煤荒。目前,全省火力发电厂都出现用煤紧张,纷纷外出找煤。目前湖南的电煤库存已在60万吨以下,而日消耗量达8万~9万吨,亦即目前存量只能最多保持一周的消耗。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各电厂均未找到缓解之道。
湖南电煤紧缺真的没有解决之道吗?
一强多散的格局
湖南省的煤炭企业众多,生产十分分散。“十一五”初,涟邵矿业集团、白沙煤电集团、资兴矿业集团、长沙矿业集团、湘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辰溪煤矿等6家国有骨干煤炭企业重组为湖南煤业集团公司,标志着湖南省新一轮煤炭企业大整合战略开始实施。
据统计,湖南省2010年产煤炭778万吨,位于全国第50位,营业收入61.0389亿元,居全国煤炭工业100强企业第46位。
尽管如此,根据湖南省地质调查院车云志的分析,湖南省煤炭产业的市场格局仍为一强多散。他认为,湖南省煤炭产业市场结构同样属于竞争型结构,不存在集中现象。
车云志认为,导致湖南煤炭产业高度分散竞争型结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湖南属缺煤省份,煤层薄,矿床规模小,赋存条件十分复杂,难以形成规模生产的大型矿山;二是受20世纪80年代“有水快流”的煤炭产业政策影响,出现了缺煤省份漫山遍野的小煤矿(2000年前达4400多座矿山),导致了煤炭产业的高度分散。
虽然通过“十五”、“十一五”加大力度的并购与重组,形成了湖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华润煤业有限公司、湖南宝庆电煤业有限公司、湖南资江矿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但是湖南煤炭业并未摆脱产业分散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了解,湖南省煤矿山劳动生产效率较低,这固然有煤矿资源煤层薄、矿床规模小、赋存条件复杂等客观原因,但是也与湖南省煤矿山企业众多,生产分散,人工生产为主、机械化程度低等主观因素密切关联不容置疑。
“今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矿山企业,应继续加大投入进行煤矿生产技术设备改造和加大矿山企业的并购与重组力度,提高劳动效率已是刻不容缓之事。”车云志如此建议。
价格因素
“计划电”遇上“市场煤”,各大火电厂陷入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的尴尬境地。这也是电荒出现的一个深层原因。
湖南火力发电龙头企业——湖南大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受煤价大幅上涨的影响,全省10家统调火电企业全线亏损,同比增亏5.38亿元。以大唐湖南分公司为例,至3月1日,该公司发电量为46.9亿千瓦时,亏损2.54亿元,同比增亏2.87亿元。
火电企业亏损最直接的原因是: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远远高于企业承受的范围。近年来,电价基本按兵不动,而煤价一路攀升,导致火电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出现全行业亏损。
煤量决定电量、煤价决定利润,火电经营遭遇燃料采购的量价纠结,行业生态日趋艰难。而湖南省由于一次能源匮乏,特殊的水火电源结构,航运和铁运都十分受限,让火电经营愈发艰难。
尽管如此,根据车云志比较中部六省近年来的煤价分析,湖南的煤炭价格要远低于其他地方的煤价。
在电荒声中,各省开始低调上调电价。继山西、河南等十余省上调上网电价(即电网向电厂收购电量的电价)后,江西、湖南和贵州三省五月底均上调火电上网电价2分/度。
中电联外联部负责人张海洋对媒体表示:“调价将有效调动火电企业的发电积极性,缓解各地越演越烈的电荒。但价格问题本身要按市场规律办事,靠短期的行政性的手段‘硬拧’,是治标不治本。”他同时表示:“真正要解决煤电矛盾,仍需重新启动煤电联动机制,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电力发电行业内人士透露,调上网电价能否缓解火电厂亏损取决于电煤价格的变动幅度。“如果未来电煤供应持续紧张、煤价上涨幅度过快,同样会造成火电企业成本快速增加,因电价上调带来的利润将被抵消,甚至继续亏损”。
煤企再整合
继山西、河南之后,全国煤炭资源大整合步步升级。
记者日前获悉,国家能源局要求各地抓紧制定“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规划和编制工作方案,截至4月底必须上报,最迟不能超过今年上半年。
此刻,距离“大限”已不足月。据透露,山东、陕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将相继有所动作,一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大戏唱响在即。
湖南省省长在全省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在要鼓励省内外大中型矿山参与整合,推动煤电一体化、矿钢一体化和探采、选冶、加工一体化。”煤电一体化可视为湖南下一步对煤炭资源进行整合的一种趋势。
据悉,中国大唐发电集团湖南分公司除了进行保障有序供电之外,这家企业的员工们也正在为整合株洲攸县的500多家小型煤矿而忙碌。
根据湖南省煤炭工业局办公室主任伍洪的介绍,这仅是煤炭整合大戏中小小的一幕,除此之外,还有华润煤业整合资兴、涟源的煤矿企业,宁乡的15家煤炭企业将来可能合并为一家。
与河南、山东等煤矿集中、连片的产煤大省相比,湖南煤矿分布分散,俗称“鸡窝煤”,煤炭企业多且散。但是整合的步伐正在有序进行,郴州原有的近700家煤矿,从去年开始整合到现在的300家。2002年前,我省高峰时煤矿企业多达1万多家,2005年,瘦身一半,整合为5000多家。
“最近又减少了5家,现在全省是997家(煤企)。”伍洪波说,“到2013年,要整合到180家。”
伍洪波介绍,下一步的整合以产权整合为主,将鼓励大公司、大集团提供技术资源。对小型企业,将进行资产评估,合理分配股份。据记者了解,下一步,为推进煤企整合,湖南省政府正酝酿鼓励措施。今后的项目安排,也或将向大集团倾斜。
伍洪波说,由于可以分担风险、提高效率,他接触的企业均愿意主动参与整合。
目前湖南省已经进入了有序用电的状态,对于老百姓而言,每天都能正常用电是生活中最贴心的事。而全国如此大规模的煤企整合行动,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对此,从事煤炭能源工作多年的伍洪波认为,有三个好处:首先是规范开采,统一开采标准。其次,整合之后的技术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那些连技术员都没有的小矿可能将尴尬退场。另外,整合有利于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一台掘进机价格500万元~600万元,小型煤炭企业无法负担,整合到大企业之后,机械化程度相应提高,也节约了资源。
事实上,在2010年12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召开《湖南省矿产资源开采准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听证会上,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就表示:3万吨年产量的煤矿以后将不会存在,要求新开办的煤矿规模至少要达到9万吨,相应的开办资金也提高3倍。
“总体而言,整合对于保障煤矿安全和保障煤电供给都有好处。”伍洪波说。
(部分内容参考《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