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林的烙画艺术

2011-12-29 00:00:00孟冬
当代人 2011年8期


  王成林生于1958年2月,邯郸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尤其热衷民间工艺美术。他善于发明创造各种手工艺品,曾先后做过木工、画匠等。
  王成林家世代行医,父亲是当年八路军的老军医。由于二老年迈,成林只好跟随父亲学医,父亲去世后继承家传,在行医期间却时刻难以割舍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业余,成林时常尝试各种绘画形式,国画、油画、水粉画、壁画、民间吉祥图案、门帘、镜匾、印花包袱、碳精画像等等,虽属自娱自乐,但也乐在其中不能自拔。时间久了,成林逐渐在村子里有了一些名气,时常有人上门求画,为此他经常免费为村民书写春联、画门帘和画人物肖像等,受到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他有时也赶集赶庙会出售一些自己的作品,换点纸张和笔墨颜料等。长此以往,王成林从中得到莫大的乐趣,从中也磨练了绘画技巧,延续了饱满的创作激情。
  王成林为人诚愚,忠实厚道,讲义气。绘画学习期间,虚心求教,不辞辛劳,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文朋画友,时常饮洒聚会、探讨绘画艺术。他身处著名的青蛙漫画组的故乡,又是全国著名的农民漫画之乡,绘画氛围浓厚,文化底蕴十足,青蛙漫画组的成员也不断为其鼓劲,互相切磋帮助,这种艺术氛围的濡染,让他受益匪浅。
  近些年,心灵手巧的王成林对民间烙画艺术“上了瘾”。烙画又名烫画,古称火笔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烙铁的热度,以巧妙的表现手法和熟练的绘画技巧将木板烙煳而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褐色图案,具有质朴、美观的民间特色,很受广大群众欢迎。烙画的品种也很丰富,山水、花鸟、人物、民间吉祥图案、肖像、书法等等,汇各种画派为一体,精妙无比、巧夺天工。它不仅仅只在木板、竹筒、家具、门窗等上烫烙,近年也发展到在宣纸、丝绢等不同材质上进行创作的一门独特艺术。
  作为爱好烙画艺术的王成林“惹火上身”,一见钟情,像着了魔似的,日日揣摩,夜夜探索,创作出一批又一批风景、人物作品,他拿着作品让业界的朋友们提意见,找不足,然后再改进提高,反复制作,不厌其烦。
  慢慢的,王成林已不再满意那种单一的素描式烙画。他经过阅读有关书籍,网上查询有关资料,认真研究烙画的特性和艺术特点,经反复琢磨和无数次实验,终于探索出适合自己特色的一种烙画艺术形式——那就是结合自己多年擦人像的经验,把擦像上色技法结合在烙画艺术中,从而创造出一种烙画擦色的独特艺术手法,既有烙画那种古朴、典雅、自然、流畅的特点,又融合了擦画柔和、明快、韵味十足的艺术效果,从而创造出自己独具特色的烙画艺术风格。
  经过探索,王成林已经能在宣纸、木板、胶合板、丝绢、葫芦、家具等多种画材上创作作品。山水、人物、花鸟、虫鱼、人像等不同内容全面开花,2008年奥运年,他以饱满的热情制作出一卷长达8.8米的福娃百图,献给奥组委,为奥运奉献一份爱心。
  到目前,王成林已创作出300多件精美的烙画作品,有郎世宁的《百骏图》,唐伯虎的《四美图》《十二金钗》等艺术作品。有的已被收藏家高价收藏。
  时下,王成林更是“艺”犹未尽,又以饱满的热情,潜心着手制作他酝酿已久的宏一幅烙画长卷《清明上河图》(全部),预计耗费3年时间。
  相信这位“惹火上身”的民间艺人,一定能够使烙画这门艺术再度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