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规:“地票”不再是“门票”

2011-12-29 00:00:00王小乔
国土资源导刊 2011年7期


  地票缘起
  成都和重庆,分别以地票交易市场的制度创新,使得农村建设用地可以“飞”到城市。
  
  “地票”,是在我国现行的城市与农村土地双轨制度之下,寻求破解城市用地紧张、城乡差距加大的一种土地改革试验。通过农民集中居住等方式,省出来的农村建设用地,经过复垦之后,可以成为虚拟的建设用地指标,“飞”到城市,增加城市的建设用地。这项制度设计叫“增减挂钩”,其中的建设用地指标俗称“地票”。
  2009年和2010年,作为国家城乡统筹试验区的重庆和成都,先后开始尝试地票交易。
  农村减一分建设用地,城市增一分建设用地,这项“增减挂钩”试点政策是“地票”的制度基础。该政策并不为成渝独有,不过通常的“增减挂钩”只能限定在县域范围内,仍然缓解不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而成渝,却分别以地票交易市场的制度创新,使得农村建设用地可以“飞”到城市。
  重庆在2009年首先申请到了地票试点,试图突破增减范围;而成都最初是因地震重建而破例被允许在全市范围增减挂钩,在这项为期3年的特殊政策于2010年年底到期时,成都也推出了“地票”制度——尽管成都国土局办公室主任反复强调“我们成都不叫地票,而是叫建设用地指标”,人们依然愿意将其称为“地票”。
  
  平静,火爆,平静
  土地链条是:要拿地,先拿票;要拿票,要么自己整理,要么拍卖,要么缴纳保证金。当缴纳保证金的路被堵死后,与麻烦的土地整理相比,拍地票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
  
  在交易设计上,成都大胆跟国有土地招拍挂挂上了钩——“持票准入”,要拍地,先拿票,“地票”成了国有土地拍卖的一张“门票”。
  当时,企业获取地票的方式有三种:参加拍卖,自己整理,甚至可以交一笔15万/亩的保证金。绝大多数的开发商都选择了缴纳保证金的方式,愿意参加地票拍卖的并不多。
  2010年8月12日的第一单交易十分平静,只有国资背景的成都兴城投资和四川新华发行集团两家参与,最终兴城投资以15.2万元/亩拿下了浦江县800多亩建设用地指标。这种交易活跃度与重庆相仿。成立了一年多的重庆农村产权交易所,一共开过11场地票拍卖会,平均成交价10万/亩。
  不过,成都对这种交易活跃度并不满意,他们希望社会资金能更踊跃地进入土地市场。
  从2007年城乡统筹开始,成都就不断向农村投入大量资金,2007年是117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近1/6),之后一年高过一年,资金量之大已让成都政府感到压力,政府迫切需要社会资金的进入——这也正是地票交易制度设计的初衷之一。
  如何能让交易更为活跃?2010年11月,开发商们发现,最方便、成本也最低的保证金获取地票的方式被取消了。于是,土地链条就变成了:要拿地,先拿票;要拿票,要么自己整理,要么拍卖——与麻烦的土地整理相比,拍卖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
  2010年12月17日成都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第二次地票拍卖,便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2000亩建设用地指标,得到了100多家开发商的追捧。从起始价15万元/亩,一路飚高到92万元/亩,平均 72万元/亩。如果拿5月9日的土地拍卖价相对比,光是指标的价格就相当于土地成本的至少三分之一。这次地票拍卖的结果,超出了政府、专家、企业、媒体各方的估计。
  当天晚上,被专门邀请到现场的记者,又纷纷接到了“暂时先不报道”的要求。即便如此,上层还是被惊动了。一周之后,国土资源部调研组巡视员张婉丽一行7人到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对成都的“地票”交易制度以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机制进行调研。十天后,成都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发出公告,暂停原计划于第二天开拍的3000亩地票拍卖。
  “成都的地票制度必然修正和完善。它大胆地有些鲁莽,必然回归理性。”一家大型地产公司的内部研究报告在拍出“天价”地票后果断预测。
  4个月之后,2011年4月13日,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发布了新的《关于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意味着地票交易重启。据成都市国土资源局介绍,新规则下,地票不拍了,就在农村产权交易所里,“常态挂牌”。
  
  “地票”不再是“门票”
  “持证准入”变成“持证准用”,是修正后的交易规则与之前最大的区别。一字之差,要想拍地,你需要有地票,但不一定要先有,也不一定非要拍卖,只要拍地后有足够的建设用地指标相匹配即可。
  
  “那时候不得不抢。”成都一家本地开发商的营销总监告诉记者。因为成都此前并没有储备地票,也没有告知地票的年度供应量,而成都每年的土地放量都超过1万亩,开发商们对是否有足够的地票储备心里没底,只能先下手抢票。“现在不用抢了。”知道新规则后,这位营销总监预测,“从准入变成准用,就不是门票,而是附加条件和成本了。”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夏超告诉记者,将“持证准入”改为“持证准用”,是修正后的交易规则与之前最大的区别。一字之差,地票不一定非在拍地前取得,只需要拍地后有足够的建设用地指标相匹配即可。这样,不会造成抢门票,也不会造成地票闲置。
  新规则还给不同区域不同属性的土地安排了对应的地票取得方式。想要二圈内(主城区以及靠近主城区的5个区市县)的建设用地,就要对挂牌地票进行报价,价高者得;想要三圈土地的,直接缴纳固定的建设用地指标费即可,2011年的新价格为18万/亩;至于旧城改造这类原本就是国有建设用地属性的土地,则完全不需要地票。成都下一场即将于5月20日举行的3宗土地拍卖,其中一块来自锦江区的土地的“持证准用面积”一栏就是空白。
  这对来自三圈区市县的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去年年底的那场地票拍卖会,很多想在三圈做开发的企业悻悻而归,即使最低的42万元/亩,对他们来说至少也增加了一半的土地成本,根本无力负担。
  成都大学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吴建瓴之前就不赞同地票如此交易。“有的偏远地区,地价才50万,票要50万,哪里去找票配备,周边地区的发展空间就被压缩了。”“无论如何,现在算是回归了地票的本质。地票交易只要不夹杂其他条件和因素,都不会高得离谱。”吴建瓴预计,将来的地票交易应该会“不活跃,但正常”。
  在成都社科院副院长陈家泽看来,一字之差,投机性大大减小,而从原来的两年之后可以交易改为现在的不能交易,降低了地票的金融属性和杠杆率,也是对规则的一个重要完善。
  去年年底国土资源部调研并叫停成都地票交易后,成都市政府召开了多次讨论会修改完善交易规则,陈家泽作为城乡统筹专家也多次被邀请参与。“应该说,当时有很多问题没考虑那么细,发现漏洞了,我们就一起来完善它。”夏超坦言。
  
  制度初衷能否实现
  无论是按新交易规则还是旧的,成都都给拍地企业指了另一条获得地票的途径——自己去农村做土地整理。
  
  之前令人咂舌的高价,使外界不可避免地从负面去揣测成都市政府设计地票交易的初衷——“抬高地价房价、”“成都政府缺钱了”,这让成都市政府尴尬、无奈,还有些委屈。“我们是为了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农村综合整治,直白点说,是要把过去土地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农村。”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夏超告诉《南方周末》,真正了解就都明白了。
  去年记者赴成都采访城乡统筹之时,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处处长姚树荣详细解释了地票收入如何分配。“市政府提取10%的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配套费,最终返还给指标来源地做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交易所收取0.5%的交易服务费,剩下高于项目整理的成本的收益全部返还农村。如果是社会资本介入,则由双方自己去谈。”与国有土地征用不到3万/亩的补偿相比,至少18万/亩的建设用地指标显然能给农民带来更多。
  无论是按新交易规则还是旧的,成都都给拍地企业指了另一条获得地票的途径——自己去农村做土地整理。
  成都还在去年出台了限制区县土地储备中心做农村土地整理的文件。就是少批一些区县土储中心的项目,多批一些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也是希望建设用地指标的提供方不是政府一家垄断,而是市场化的多方参与竞争。
  (摘编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