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的误区与思考

2011-12-29 00:00:00宋亚平
国土资源导刊 2011年7期


  党中央提出城乡统筹发展重大战略思路之后,各地党委、政府纷纷响应,积极探索。你追我赶之间,“试点”如雨后春笋,“模式”目不暇接,许多名噪全国的“样板”工程相继震撼登场。影响最大的,当数四川成都市创造的 “六个一体化”,即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 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 。湖北鄂州在此基础上推行“七个一体 化”。怎样去“化”呢?成都市的路子是工业向开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按其决策层的话说,这“三个集中”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以工业化与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
  把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定格为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是个别地方决策者“拍脑袋”的产物,美国、西欧、日本、韩国甚至中国台湾地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都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如今,以工业化与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基本上成了不容怀疑的主旋律和无可匹敌的最强音。其中缘故,除受所谓“按国际惯例办事、同世界潮流靠拢”的思维方式影响之外,主要有以下三条根据:
  农业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
  现在的农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各种农副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基本品质越来越好,市场供求两旺,整体上的价格也随之一路上涨 。然而,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仅没有与日俱增,反而快速萎缩,一落千丈。国家统计局去年发布的《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之一:光辉的历程宏伟的篇章》中讲,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1978年为28.2 %,2008年为11.3%。
  由于农产品价格与价值被人为扭曲和严重低估,农业经济沦落成工业经济肆意压迫与残酷剥削的奴隶。如今的农民无论种什么养什么皆不能赚钱,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甚至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为继。无可奈何之下,绝大多数青壮年农民不得不弃田抛荒去非农领域寻求生存机会,导致“三农”困局更加扑朔迷离。
  全球一体化使农产品国际间调节的余地越来越大 。
  除了基本生活保障以外,农产品也属于战略物资,不能简单地以价格衡量其价值。2008年爆发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涉及全世界30多亿人口,有21个粮食主产国采取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有12个缺粮国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因此,尽管我国粮食已连续6年增产,稳步登上1万亿斤台阶,但政府仍不敢有丝毫懈怠,反而更加警惕粮食安全与土地“红线”问题。2010年初大蒜、绿豆等蔬菜粮食价格刚刚开始大幅上扬,政府立即采取高压措施,生怕祸水横行,引发连锁反应。我们推行“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市长“菜篮子”工程已经20多年了,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原因就在于粮食蔬菜安全的背后,更是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安全。
  农业的功能少、链条短、综合带动效果差 。
  我们对三次产业范畴的划分,长期以来一直依据产业的性质和对劳动对象的加工顺序。具有源头意义的农业领域被划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是指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产业,如工业、建筑业等;非物质生产领域,包括流通和服务均被划为第三产业。这种划分方法,导致了农业产业链条的扭曲断裂和经济比较效益的不断萎缩,造成了农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小的严重后果。
  
  农业正在面临深刻变革
  实际上,农业并不是单纯的种植和养殖,无论是计划年代“以粮为纲”的方针路线,还是开放时期“粮食安全”的战略思维,都对农业的丰富内涵存在明显的误读和曲解。随着社会的日趋进步以及与其他产业的逐渐融合,一直潜伏在农业领域的多功能产业体系,正快速向史无前例的深度与广度开拓。 目前比较清晰的现代化“面目”至少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功能;二是吸纳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功能;三是支持和推动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的功能;四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丰富观光休闲的功能;五是传承中华文化和宏扬民族精神的功能;六是缓解能源紧缺和开发再生资源的功能。
  可以想象,当急功近利的工业时代在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方面的灾难性后果被人们深刻反省之后,社会对于农业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的思想觉悟便会与日俱增。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全面地审视农业的功能作用,就会发现这个古老产业正在经历凤凰涅槃般的庄严过程。
  
  统筹城乡发展要消除几个误区
  当前在推行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不要妄想城镇可以取代农村,居民可以优胜于农民。农村与农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差与公共服务少,如果统筹城乡发展能够解决好这个问题,要比让农民进城镇入新村效果好得多。
  同时,谁也不要指望,只要实现了城镇化就能够彻底解决中国农村剩余人口的问题。真正的城镇化可以有效地转移一定的农村剩余人口,但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状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很难得到有效缓解。
  那些希望通过 一场暴风骤雨般的短期突击,就使困扰我们几十年的“三农”难题在工业化、城镇化面前灰飞烟灭的高谈阔论,恐怕都是蔑视中国特殊国情的无稽之梦,在现实中没有可操作性。因此,我认为在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时,必须首先厘正工业“消灭”农业、城市“吞并”农村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农民与居民之间良性互动、共存双赢的基本观念。
  制订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方针的本来动机,就是要坚决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农民与市民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通过这种良性互动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共存双赢。只有当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各自的好处时,统筹城乡发展才能获得内在的驱动力。
  一个地方的统筹城乡发展能否形成良好的局面,以及这个局面能否可持续,至关重要的环节,不在工业经济是否占了GDP的压倒性比重和城市化率达到了绝对值高度,而取决于能否真正地实现农业繁荣、农民富裕和农村进步。按照国家部署,各地均会出台一些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政策性措施,但成效不能估计过高。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不下决心冲破陈旧的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回归农产品的真正价值,让农民收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增长,那么,即便从外部施加再大的力量来支持帮助,仍可能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实际上,只要我们看看多年来不少地方扶贫工作的深刻教训,便可预测这种“输血”型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结局。
  有鉴于此,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不管是四川成都的“六个一体化”,还是湖北鄂州的“七个一体化”,着力点都应该放在农村内部的体制机制再创造上。在政府政策的强力引导下,工业部门的反哺与城市单位的扶助有可能为这种“再造”提供一种难得的机遇与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三农”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作者系湖北省社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