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完成和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90年的风雨征程,是一场不断寻求正义与真理的长征,也是一场社会关系深刻变化,经济、资源结构不断调整的革命。祖辈们所经历过的每个重大土地、矿产资源、所有制的改革与创新,其实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当下。
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时间轴,我们从众多的中国共产党影响与推动中国的事件中,遴选出与国土资源有关的那些红色回忆,以此来记录这段光辉的历程。
中共一大
关键词:没收土地
事件回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举行。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提出:“消灭资本家所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历史影响: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告农民书
关键词:耕地农有
事件回顾: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于11月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告农民书》,提出:解决农民的困苦,根本是要实行“耕地农有”的办法,就是谁耕种的田地归谁所有,不向地主缴纳租谷。会议总结了当时农民的最低要求,作为暂时的奋斗目标。
历史影响:《中国共产党告农民书》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提出以“耕地农有”作为解决土地问题的目标,发布之后促进了全国农民运动的迅速高涨。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关键词:农民运动
事件回顾: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发展迅速的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根据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文中充分估计到了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提出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重要性;科学分析了农村的阶层结构;宣传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
历史影响:这篇报告发表后,很快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湖南农民开始从减租减息发展到要求没收地主土地和公平分配土地,农民群众夺取地主武装、扩大农民武装的斗争也进一步开展起来。它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农民运动的高涨,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转向土地革命战争,准备了必要的群众基础。
八七会议
关键词:土地革命
事件回顾:大革命失败后,在关系到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历史影响:八七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海陆丰根据
地《没收土地案》
关键词:不劳动不得田地
事件回顾:广东海陆丰地区是中国近代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彭湃主持召开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会上通过的《没收土地案》提出“不劳动不得田地,不革命不得田地”,确定分田的四条标准:“照人数多少分,照人的力量(老幼强弱)分,照家庭经济有无别种收入状况分,照土地肥瘠分。”
历史影响:《没收土地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中产生的第一个用于实践的土地法规,开了中共制定土地政策的先河,标志着旧式土地革命运动历史的终结,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土地革命的起点。
井冈山土地法
关键词:没收一切土地
事件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湘赣边区苏区)进行革命斗争时,总结1927年冬到1928年冬土地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规定了分配土地的数量标准、区域标准;山林分配法;土地税之征收;乡村手工业工人,如愿意分田者,得分每个农民所得田数量一半。
历史影响:对推动井冈山土地革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其他各个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提供了示范。
兴国土地法
关键词: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事件回顾:1929年4月,红四军到达江西兴国县,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在《井冈山土地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土地问题决议案》,把“没收一地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随即分配给农民;自耕农的田地不没收,富农田地自食以外的多余部分,在群众的要求再予以没收。
历史影响:《兴国土地法》满足了贫雇农对土地的要求,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军事测绘起步
关键词:军事测绘
事件回顾: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复制江西南部1∶10万比例尺地形图;遵义会议时,绘制了《敌我态势图》;过雪山、草地时,绘制了《1∶1万宿营路线图》。1942年,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成立了中共领导的军队历史上第一支测量队,为南泥湾垦荒生产绘制了1∶2.5万比例尺地形图27幅,陕甘两省1∶5万比例尺地形图200余幅。解放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