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三峡不应“非黑即白”

2011-12-29 00:00:00童潜明
国土资源导刊 2011年7期


  三峡水库运行后对垸田人工湿地的影响是有益的;对外湖自然湿地的影响既有益也有弊,而弊可以克服,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三峡的作用。
  
  近期,湖南地区的旱涝急转问题,让三峡水库对洞庭湖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气候和旱涝灾害的影响的问题被再次提出来,成为媒体争相追逐的热门话题。
  在此,我想从水文地质的角度谈谈三峡水库对洞庭湖的影响。
  洞庭湖湿地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第一线防洪大堤圈围的垸田,可称人工湿地;另一部分是第一线防洪大堤之外的外湖,由洲滩和水体组成,可称自然湿地。三峡水库运行后对它们都有影响,虽然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影响因素追本朔源就是水和沙。
  在三峡水库运行前对垸田的影响主要是每到汛期水多而发生洪涝灾害,洪涝灾害频发是垸田区的心腹大患。因而新中国建立后在“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和“江湖两利”的原则指导下,开展了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提高了防洪能力,使荆江河段依靠堤防可防御10年一遇洪水,加上使用分洪区,可防御40年一遇洪水;城陵矶河段依靠堤防可防御10~15年一遇洪水,如果比较理想地使用分蓄洪区,可基本满足1954年型洪水的防洪需要。
  因此,遇一般洪水时,依靠堤防,经过严密防守,基本可以安全度汛。三峡水库运行以后,防洪能力将有较大提高,荆江地区遇百年一遇及以下洪水(如1931年、1935年、1954年洪水,1954年洪水在荆江地区不到百年一遇),通过水库调蓄,可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不需启用荆江分洪区;遇千年一遇或1870年型洪水,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8万立方米每秒,配合荆江地区的分洪区运用,可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从而保证荆江两岸的行洪安全;城陵矶附近地区,一般年份基本上不分洪(jwZCOAtJ8BUeTdBpYHaPxQ==各支流尾闾除外)。
  此外,三峡水库运行大大减少分流入洞庭湖的泥沙,减轻洞庭湖的淤积,增加了洞庭湖的调蓄量。因此三峡水库运行后防洪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如中国三峡集团公司在今年6月19日于北京发布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所说:“三峡工程拦洪削峰,控制洪水下泄,为长江中下游防供提供安全屏障。”
  事实确是这样,在三峡水库运行的9个年头里,垸区人民终于从年年要防汛的日子里解放出来了。当然,也与这些年汛期降雨量少有一定关系,但与三峡水库运行后发挥的防洪功能绝对分不开,这就是三峡水库运行对垸田区最大最显著的有益影响。
  三峡水库运行后对外湖自然湿地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造成季节性缺水的原因之一,季节性缺水形成了自然的和人为的湿地生态结构的改变,给湿地生态造成负面影响,是目前三峡水库运行后产生问题的主要事实依据。
  如果我们客观地实事求是分析洞庭湖自然湿地产生的问题,诸如出现季节性污染、鸟类食源地和栖息地缩减、水中鱼类和珍稀动物如江豚剧减、草滩变杨树滩而人为改变湿地格局、农田鼠害加重、血吸虫疫区扩大以及垸田原有排灌设施无水可取而加重旱情等等,哪一点都与季节性缺水无关。
  如果在洞庭湖枯水季节的水量问题上的三峡水库运行前的论证不会有如此大的反差而早有认识,也早就会有应对措施,也就不至于发生现在这些问题,也就不会造成人们对三峡水库的种种质疑。
  二是大幅度减少了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在近期内是有益影响,但长期影响如何则值得研究。
  总之,三峡水库运行后对垸田人工湿地的影响是有益的;对外湖自然湿地的影响既有益也有弊,而弊可以克服,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三峡水库运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