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买房、结婚潮中,80后逐渐开始占据主流,房奴、车奴、孩奴……这些时代流行语也仿佛成了他们的专属,他们的人生“就像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或许,奋斗终生,最后只能悲凉地吼出崔健那句:“一无所有!”房子,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如果买不起房子,80后女孩子可以嫁给40岁的男人。80后的男人如果有条件了,到40岁再娶20岁的女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是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梁蓓,就80后无力应对高房价所“研发”出的“隔代结婚论”,话语一出便引起哗然。
婚姻观,因房子而面目全非
作为80后,不得不面对很多尴尬,坊间民谣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3万起;住不起,两万多元1平米;娶不起,没房没车谁嫁你?养不起,父母下岗儿下地;病不起,药费利润10倍起;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死不起,火化下葬一万几……总之8个大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网上流传的这段描述80后生存状态的话尽管有些残酷,不过,它却也是当下这代人的心声与对现实的无奈。80后,似乎是扭曲的一代,尤其是在买房面前更加显得脆弱。隔代婚姻说看似也是一种“出路”,只是让人面对爱情的时候不知是真是假。就梁委员的高论,大家更是有话说:
Asdfasdf:简直是乱伦
如果为了一套房子,20岁的女孩要嫁40岁的中年男人,20岁的男孩必须要等上20年才能找到另一半的话,整个中国的人口和家庭结构岂不乱套了?从宏观上说,哪有那么多未婚的40岁男人等着20岁的女孩慢慢长大呢?如果没有的话,难道要让20岁的女孩都去做小三或者拆散别人家庭吗?而等到女孩到四五十岁时,她的先生岂不是六七十岁的老头了?80后的女孩到底是要找老公呢还是找老爸呢?而对眼下只有20岁的男孩来说,他们20岁到40岁的漫长岁月中,都不给他们结婚的权利,岂不是非常不人道?会不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光明狂风:让我愤怒
我作为80后的一员,看着大学的漂亮女生都嫁给了70后也就忍了,毕竟那会儿刚毕业的80后都还只是愣头青,而70后已经成功上位,身强力壮,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然而梁大教授竟说80后的女孩得嫁40岁的老男人,你说现如今40岁的男同志有多少还没娶?这80后女生一股脑过去,得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孩子变孤儿,多少80女孩变小三……
再说说80男生,原来我40岁以后还得去残害如今才不到10岁的祖国花骨朵,辣手摧花是人渣,原来娶老婆真要从娃娃抓起,看来以后得经常去幼儿园蹲点,对着美人坯子目露淫光。
我不禁想到,如果梁教授的建议被采纳了,若干年后我结婚了,见到丈母娘的时候,不禁泪流满面:我的丈母娘竟然是陪伴我大学四年的女友。何等的悲剧。
伴坛终老:
不会因房放弃同龄真爱
关于物质固然重要,但是两个人都隔代了,觉得不妥。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不同的朋友圈子等,都会让彼此在将来的生活中付出很大的努力!
同龄在一起,前面日子虽然清贫,但是一路共同经历清贫到小康,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以坛为家:婚姻要以感情为第一
经济实力薄弱的年轻人可以选择理想地段先租房居住。经济实力较强的年轻人,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先挑选一套价格适中的房子,等以后条件好了再不断改善。年轻人在购买婚房之前,先要对自己的财力、未来几年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如果只是看重了有房没房嫁给你的女人,你愿意和她生活一辈子吗?婚姻是以感情基础为前提的,所以我不会为了房子嫁给40岁的男人。
我想嫁40岁有房男
变动经历
工作地点变更:国贸——西直门——朝阳门
居住地点的变更:东八里庄——五道口——前门——马家堡——天通苑东西本中北各大区
1983年出生的张囡大学毕业后,下定决心要单枪匹马闯京城,成为“北漂”“蜗居”在京城。这是她第一次租房,理想与现实是很有差距的。在举目无亲的北京,张囡在北京四环以外、五环以内租了一间房。与其说是房子,还不如说那是个鸽子笼。这间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面积不到40平方米,一个月租金却要3000元左右。
由于刚开始参加工作,工资还不是很高。很快,她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承受这昂贵的房租,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群租房。她租了六人合用的两居室,房价是降下来了,但由于房子隔音不好,每个人的作息时间不一样,半夜还从厨房传来乒乒乓乓做饭的声音。早上不到6点就有人开始洗漱。虽然人多,但大家几乎无任何交接,各过各的生活。张囡每天都是精神恍惚,一副总也睡不够的样子。一个月下来这让张囡无法忍受了,决定再搬家。
此次搬家,张囡吸取教训,仍选择合租,但必须是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她在网上找了一个同龄的女孩合住,原本以为可以找个好伙伴,却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她的钱包、手机居然在房门没有任何被撬的痕迹下被偷了。这让她对同租的女孩产生了怀疑。更可气的是,没等她调查,那女孩就搬走了。她的同事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便对她说,有个朋友的空房可以让她住几个月。她听后欣喜若狂,立即搬家。但好景不长,同事的朋友突然回来了,她必须在两天之内搬离。
被下“逐客令”的下午,张囡就在网上找到了一处天通苑的房子,当晚连夜从朋友那里搬出来。为了省一笔搬家费,她自己带着大大小小的包裹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和公交车,到“家”已是夜里11点。此时的“家当”虽还不算多,自己一个人还能倒腾明白,但远距离的“跋涉”还是折腾得她疲惫不堪。
随后的几次搬家,都是在天通苑范围内,不过足迹遍布天通苑北区、本区、东区、中区、西区,她与人合租过两居、三居、四居的房。张囡戏称天通苑是她的第二故乡了。
频繁地搬家,让她特没有安全感,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接到房东让搬家或者要涨价的电话。在她心中特别渴望拥有一套自己的房,那就不用再搬家了。
但拥有一套房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情,同为80后的很多年轻人也跟她一样,口袋里剩不下几个钱的。于是,她去婚介所报名,首要的条件就是男的要有房。她总共见了4个男的,都是40多岁的,还有一个50岁的,其中两个是离异,一个是正准备离,还有一个是丧偶的。这样的状况让她哭笑不得。找个有房的人这么难?她注定要嫁个40岁的男人?
同龄人的爱情,在辛苦中牢固
在高价房面前80后是那么的脆弱,以致隔代结婚论调居然从一个教授口中出来。
80后的月收入往往无法和他们的消费能力成正比,因为爱好广泛、大而化之,以及挥霍成性的高消费习惯使然,若是没有买房、买车、成家立业的念想,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会成为“月光”的拥趸。
很多80后都会遭遇这样的尴尬,一年的工资积攒下来的钱最多只够买一两个平方。而职场“瓶颈期”又已经成为大多80后不可回避的问题。向上,晋升的希望比较渺茫;向外,可以选择的方向也不多。与此同时,工作越来越重复,日复一日地原地踏步……这种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让80后们心情烦躁。
一晃80后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房子自然也就成了头等大事,偏偏碰上了房价猛于虎。但婚是要结的,房子是要买的,刘伟和娇娇也像很多其他80后一样,在两年前定下了这个计划。
为了存钱,首先要节流。他们想出各种开源节流的方法。比如吃饭,一律改成在家做着吃,并且中午自带饭菜,省下外出午餐费。两人一顿饭成本在5块左右,吃饭这项刚性支出的降幅就达到了70%!弹性支出诸如购买报纸、CD、杂志、零食等基本上全部砍掉。刘伟和娇娇又从三环边搬到通州跟别人合租,房租节省800元。这样算下来,一个月的硬性支出包括房租、吃饭、生活必需品、水电煤气等加起来1000元。
刘伟和娇娇通过努力,终于在去年初买房结婚了。首付是解决了,还有每个月4000多元的月供要还。他们仍需努力。
刘伟开始琢磨着如何“逆市增收”,兼职摄影、促销员等都曾当过,不过作为长期的兼职,他还是选择了做婚庆策划,与同为“80后”的朋友合作搞起了经营。刘伟自嘲一低三无:低成本,无固定的落脚点、无员工、无样板。这份兼职让刘伟和他的朋友每月至少赚2000元。
同为80后的娇娇,2007年大学毕业后,一直是名外企普通小职员。经过一个月的纠结,最终选择了淘宝。刘伟要上班,周末还兼职,她只能自己去动物园批发衣服。像很多人一样,她一手提一个大黑塑料袋,在地铁里被挤来挤去。当回到家时,手臂被勒得全是血印子。刘伟看着心疼不已,差点掉眼泪,
娇娇发现做起来了真不容易。开店前半个月没有一单生意,但是每当想放弃的时候,刘伟都在身边鼓励她。娇娇就再打起精神,积极推广,这才有了现在一周利润过千的成绩。
虽然小两口为了房,辛苦地做着兼职,两人的情感也在共同努力中与日俱增。他们甚至开始为将来的宝宝打算了……
隔代婚姻,代沟难平
同龄相仿,有共同言语与情感,80后相爱的婚姻幸福指数高,那么80后女孩为了房子而嫁给40岁的男人,会幸福吗?
“老少配”的组合自古至今从来就不缺,远说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千古绝恋,近说82岁的杨振宁迎娶28岁的翁帆。名人圈子里的“老少配”总是能吸引大众的眼球,普通人当中“鹤发配红颜”也会招来不少人的侧目。但80后无房女与40岁有房人的婚姻会幸福吗?夫妻的幸福指数到底与年龄有没有关系?
去年,赵静在一片反对声与羡慕声中结婚了,之所以有人反对,是因为26岁的赵静嫁了一个43岁的人;羡慕之声,则是为她找了个有房的男人。“因为在我看来,他人老实,整天做技术编程,也不会有什么外遇之类的事。”
“朋友说他能娶到年轻貌美的妻子是福气,这让他很自豪;因为他年龄比我大,处处让着我,被宠爱的感觉让我很舒服。”但日常琐事中逐渐显露出两人的差异,赵静也不得不面对。“我早上起来,吃块面包、喝杯咖啡就OK,或者直接去麦当劳吃早餐;可他总是喜欢喝粥吃煎饼。再说家务活,他自己干活一丝不苟的,要求我也一样。我一向是进家门就把包和衣服随手一扔,然后躺沙发上看电视;他非得让我把包挂好,衣服收拾好才肯作罢。我有空喜欢和朋友出去唱歌,而他却喜欢宅在家里喝功夫茶。我喜欢熬夜上网,早晨赖床,他却像时钟一样准时早睡早起……”
房子的问题也解决了,但生活中的隔膜怎么解决呢?
终于找到百分百
对田蓉蓉来说,爱情真的是奇妙。她曾经有过一段令人羡慕的爱情,男朋友周亮年轻、英俊,工作也不错,他们被公认是一对“金童玉女”。周亮的激情很快也让田蓉蓉眩晕。在与周亮正式恋爱前,她与大她十几岁的梁斌互有好感,但年龄的差距让她难以跨越这道鸿沟。“他知道我恋爱后,为我送上了真挚的祝福,我们保持好朋友的关系。”
当田蓉蓉与周亮谈婚论嫁时,却因为房子的问题让两人分道扬镳了。“我们两个人一起买的房,他妈妈要求房本上必须写她的名字,还必须住一起……”周亮禁不住母亲的唠叨,最终动摇了。“那个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他的‘小’,在心智上,甚至没有真正地成熟。一切都以母亲的话为标准……”周亮的态度让她失望,两人因此分手了。
在失恋的那段日子里,梁斌一直默默地守在田蓉蓉身边,总是找机会带她游山玩水,实在没空也会来电话嘘寒问暖,让她忘却所有不快。
以前种种我忽视的品性,这时突然都让田蓉蓉觉得非常可贵:他的独立、稳重、内敛、谦和。“如果我要选择一个终身伴侣,这些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
除此以外,现实问题也是梁蓉蓉必须考虑的,她不想再因为房而心生芥蒂。梁斌很清楚蓉蓉之前受的伤害,一早就把问题挑明了。“我有两处房,一处给父母住,一处咱们住。就算有一天我们分开了,我也会把一半房产给你。女孩在社会上总是弱势的。”
半年后,田蓉蓉与梁斌结婚了。田蓉蓉因父母离异很少得到家人的关怀。独立成长的她比一般人更渴望被爱。梁斌做到了。每次田蓉蓉因为熬夜精神不好,找茬发脾气,梁斌就温柔地望着她说:“乖,没休息好,闹觉呢吧?”腿脚毛躁,一向小跑前进的田蓉蓉很容易摔倒,像个小孩子。梁斌每次搭乘扶梯,上行时站在她后面,下行时站在她前面,用长长的手臂护着她。梁斌还很喜欢拉她的手;开车等红灯,他总是带着笑靥回头望她,好像望着一件珍宝;他用大手轻轻握着她的小手。原来真的有越相爱就越想爱的爱情。
梁斌有时候更像个大男孩,周末总是闲不住,带着田蓉蓉京郊游。他宠爱她,与梁斌同龄的朋友总是善意地拿他打趣,“你算是陷进去了。”一个周三的早上,田蓉蓉一觉醒来看着窗外的阳光与树影,她突然很想去动物园。“还是十几年前和同学去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加上娇嗔的笑容,梁斌请了事假,带着田蓉蓉去了动物园。两人买了一瓶矿泉水,梁斌趁着田蓉蓉不注意,用瓶盖偷偷接满水,猝不及防地倒进她的领口,然后拔腿就跑……田蓉蓉的心里突然被什么抻了一下,她眼前的这个“大男孩”,长她十几岁的大男孩,成熟又风趣,绅士又顽皮,爱她比爱自己还多。她知道,她再也不可能爱别人了。
嫁给一个有房但也有儿子的男人
小元在一家会展公司负责展会布置的工作,在一次会上与现在的丈夫李建军相遇。两人也算是一见钟情吧。24岁的她在社会上闯荡了几年,生活的艰辛也有体会。李建军温柔宽厚的肩膀让她很有安全感,他的房与车也让她踏实。他们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这是以李建军离婚为前提的。
两人结婚时,小元25岁,李建军42岁。理论上,找个成功人士当老公,是件幸福的事情,但她发现除了在花钱上没受什么委屈,其他的事情都得忍着,也没有可倾诉的人。老公对她看得比较严,晚上从来就没出去过,也没出过差。尤其让她别扭的是她这个后妈的角色。
结婚后,她提出先不要孩子,全力照顾他与前妻的儿子。也就是说25岁的她成了一个13岁男孩的后妈。对那个孩子管教严厉一点,老公就会不高兴,婆婆更怀疑她品行恶毒;稍微松懈点,孩子总犯错,还经常有些破坏性行为。
一年后,终于与这个“儿子”搞好关系,小元也轻松很多了,无意中说,要是再有一个孩子就好了。李建军却十分警惕,反问她:“不是你自己不要孩子吗?况且我已经有儿子了。”他的话让小元有点心凉,尽管她自己没有想生孩子的意思,但想到他比自己大那么多,却从不为她考虑,心里还是很难过的。“他是我最心爱的人,为了他做这点事,算得了什么?但现在看来,我结婚是为了寻找我自己的幸福,结果却好像是只为了老公的幸福。守着这幢大房子,心里空荡荡的,我的幸福真能与它同在吗?”
如果以《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准,在1980年到1989年之间出生的人约为2.04亿,这就意味着我国约有2亿80后。央行营管部公布了2010年第二季度北京市千户城镇居民购房需求问卷调查综述。调查结果显示:80后居民自住性购房意愿强烈,有购房需求的80后居民占比为56.6%,高出其他居民16.3个百分点。难道这些百分点,最终都要靠隔代婚姻来填平吗?
编辑/冯岚icarusf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