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多孩子都经历过的经历一样,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薛婷婷和几个同学成立了做好人好事的“火箭小队”。“火箭小队”服务的对象,是一群居住在上海静安寺街道的孤寡老人。
最初,五六个孩子会定期带着各自擅长的乐器去看望老人,或是吹奏表演,或是陪老人聊天,还热情地帮助老人打扫房间。在老人们的眼中,这群“小孙子”“小孙女”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欢乐的时光。
有一次,孩子们照常去看望老人,到了离开的时候,身为队长的薛婷婷看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奶奶眼角噙泪。她拉着薛婷婷的手,喃喃地说:“家里好久没有这样热闹了,下次还来吗?”
从那时起,薛婷婷深切地意识到,孤独无依的老人们,对来自社会的关爱是如此地渴望。
五年级的时候,薛婷婷决定要请老人们吃一顿年夜饭。年幼的她没有经济能力实现这一心愿,幸好家人都很支持她。在奶奶的行动帮助和爸爸妈妈的经济资助下,薛婷婷邀请日常结对的13位老人一同吃了年夜饭。本来只是想营造一下过年的气氛,没想到这次活动的效果出奇地好,老人们的欢声笑语让薛婷婷决心要把这样的活动坚持下去。
小学毕业后,“火箭小队”解散,但薛婷婷却仍然与13位老人亲如一家。除了每年一起吃年夜饭外,逢年过节或是老人身体不适,她都会登门拜访。初三时,薛婷婷在学校的帮助下,用自己得到的5000元奖学金成立了“婷婷敬老基金”,不久之后又建立“婷婷敬老服务队”,用来帮助结对老人。如今,读大二的薛婷婷与老人们已相伴了12个年头。
在薛婷婷看来,老人们并不像有人形容的那么“无聊”,他们其实都非常有趣。一位99岁高龄的老爷爷张口就说“我喜欢music”,字正腔圆,逗得不行。对薛婷婷来说,老人们更像一本历史书,“一些老人记忆力很好,他会告诉你一些很早以前发生的事情,这些故事可以聊很久。”
在薛婷婷的成长过程中,老人们也始终对她念念不忘。考上大学的那年,几位老人用平时省吃俭用存的钱共同给她买了一部手机,让她好好学习;如今,薛婷婷将赴法国留学,老人们又共同给她包了个大红包,还买了行李箱送给她。
最初与薛婷婷结对的老人中,现在已有两位过世了。出国之前,她对这些老人们实在放心不下。
与薛婷婷关系最好的夏奶奶已是96岁高龄,前几年老伴过世,如今她独自住在十平方米不到的房子里。每次见到薛婷婷,夏奶奶都会抱抱她、亲亲她,说:“婷婷就是我的好孙女。”
在与夏奶奶告别的时候,老人家颤抖地拉着薛婷婷的手,反复叮咛她出国要好好学习,日后为祖国出力。当夏奶奶说到“我等不到婷婷回来的那一天了”,薛婷婷的眼泪扑簌扑簌地掉了下来,小姑娘和老人抱头痛哭。
薛婷婷说,由于实在不放心这些“爷爷”“奶奶”,她嘱咐家人当好自己留学期间的“传话筒”,告诉老人们自己在国外的情况,也及时把老人的信息反馈给自己。
和老人们相处了十多年,薛婷婷愈发感到,相比金钱和物质,这些老人更缺少精神上的陪伴。“中国的老人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有好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其实他们更需要儿孙们打—个电话,或者去看望他们。”
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