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这是华老师内心真切的感悟。静下心来翻阅华老师的教育随笔,我仿佛也融入到华老师的课堂当中,被华老师的教学精神所感动。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会面对学生反馈出来的各种问题: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总是出现错误……“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应该反思自己。”华老师的感悟,同样引起了我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往往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就是最需要帮助学生突破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应该冷静地处理,积极恰当地评价,及时地纠正。华老师就是善于抓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美丽错误”,将其转化为有利的教学资源,还将其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在保持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
我想,华老师在课堂教学上获得的成功,得益于他非常注重“课前慎思”,“课中求索”和“课后反思”。比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华老师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的经验去观察和思考,并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适时启发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最后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建构起新的知识经验,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华老师的坚守不仅仅体现为他对数学的一种执著,更体现为他对课堂所坚持的一种“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的精神。他常说:“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我想,这也是他多年来对教育、对教学矢志不渝的追求。
华老师的这本教育随笔,不仅教给了我一种教学理念、一些教学方法,更教给我一种对教育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也希望自己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朴实无华地教书,让我的学生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