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融错而精彩

2011-12-29 00:00:00辛灵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12期


   “错误就是美丽”,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没有一个老师不这样说,但是,能真正这样做的老师却不多。华老师却能真正认识到学生的“错误就是美丽”,而这份认识绝不是一时兴起或灵机一动,而是源自有底气的认识和积淀。
   当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角,角的顶点却对准了量角器的弧度时,华老师用灵动的语言解读了学生的差错:“哟,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的人虽然不会量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
   接着,华老师请那位出现差错的孩子上台展示,让差错的价值辐射到全班,借此来引导学生从寻找角,到学会画角,难点在学生画龙、老师点睛中逐渐化解。
   想一想我们平时的课堂,总把没错当作理想的状态,但是却没有认真想过,一堂课上下来,学生没有一个错误,这样的课还有上的必要吗?我们的课堂就应该允许孩子出错,甚至就要让孩子出错。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孩子真实的思维过程,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当然,允许孩子出错,并不代表就让孩子一直错下去。孩子的错误暴露出来之后,我们要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会出错?这次错了,下次怎样才能不错?这才是我们要让孩子出错的最终目的。
   我觉得,想要更好地实现华老师的“融错教育”,我们还应做到以下三点:教师需要有宽广的心胸;在教学设计时注重情境的生成;上课时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