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物理实验课教学之我见

2011-12-29 00:00:00吴多传
考试周刊 2011年36期


  《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一、认真做好基础性实验
  这一目标有赖于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来实现。但是在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实验仪器非常短缺,要实现这一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1.其实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并不是完全没有实验仪器,只是实验仪器长时间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导致由于老化及损坏而损失严重,特别是易损仪器材几乎是损失殆尽了。可是总有一些“笨重”或不易损坏的仪器得以保留下来,虽然可能比较老旧,但毕竟还能使用。充分利用这些剩下的仪器,经过精心准备,还是能够使学生经历一次基本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在勉强能够使用的仪器当中,天平的存量比较大,虽然精度降低,甚至砝码都已经生锈了,但还是能够基本正常使用。下面我就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的“质量”为例说说如何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的。
  由于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专心于某一件事,导致其效率不会很高。并且乡镇中学本来没有条件进行较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对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有一种陌生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操作完成实验,因此原本是一课时的内容放在相连的两节课里进行。这样不但能够让大多数学生从容地完成实验,而且能够比较完整地体验一次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在实验室的表现有两种典型的类型。一种是急不可待,一到实验室就马上动手操作,实验的目的、要求、操作注意事项等一概不理,只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往往仪器就损坏在这部分学生手里。另一种是根本不动手,至多也只是看别人如何操作,这部分学生要么对物理不感兴趣,要么就是对仪器的近乎荷刻的操作要求有一种敬畏感,不敢动手,怕操作错误或损坏仪器。
  2.在上课时,可以一上课只需简单交待几句就可以让学生动手测量橡皮或笔的质量,不必要求学生熟悉天平的使用要求和操作步骤。这样处理首先是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平时的常识知识积累对天平的使用已经八九不离十了。其次天平能经受得起学生的折腾。同时既让急于动手的学生可以马上开始做实验,也可以让缩手缩脚的学生抛弃步骤要求的约束,敢于动手试一试。这迎合了学生好奇心重和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消除了对仪器的陌生感。在这一阶段,学生可能不完全按照要求去操作,只要不是发生严重的操作错误,教师大可不必加以指正,只需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做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仪器和操作有个感性认识即可。
  3.在学生基本测出某一物体的质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比规范的操作要求与自己的操作的差异,并且思考:不按照这些要求做,会出现什么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操作要求和步骤逐条分析,并且要示范规范的操作方法。要特别注意有些地方学生觉得不以为然,但却是错误的操作,比如有的学生发现砝码不干净,甚至已经生锈了,就直接用手去取而不是用镊子,这时就必须对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着重进行指导。在详细地逐条分析天平的使用要求和操作步骤后,重新让学生测量同一物体的质量,但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比上次的操作过程及结果,加深对规范操作的认识以及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努力做好对探索性实验
  在探索性实验中如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在演示过程中,可对学生提出下列问题:(a)电流周围产生磁场,周围有电流吗?(b)在观察三个演示实验中,分别是什么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吗?(c)能将三种情况的变化统一为一种物理量的变化吗?上述我只是从发现问题的角度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应该说实验的目的,计划的实施,器材的选择,过程现象的观察,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实验结果的获得,处处都是问题。
  三、了解学生分组实验的作用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课存在问题,主要是课堂纪律不好,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学生分组实验课的准备和组织指导工作。教师在巡回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恰当的提示观察要点。例如,简单的电现象实验,用塑料尺摩擦后吸引小纸屑等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做过,很熟练,却很少有学生思考其中的问题。一旦要仔细观察,并口述观察到的现象时,学生就会发现摩擦后塑料尺先吸引纸屑,后又推开纸屑,创造出:为什么吸引,为什么排斥?两个问题情境。为了使学生关注这一现象,我利用多媒体显示摩擦过的玻璃,先是吸引两个悬挂紧靠的小球,后又排斥两个小球,减慢演示速度,反复进行显示,问题情境不断刺激学生。学生为弄清原因,积极思考,期待得到科学的答案。教师必须给予提示,找出原因,使之实验并获得成功。这样,既保持了实验进度,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只有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实验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才能印象深刻,并增强学习动机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从而在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发生变化分组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探索开展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
  农村物理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意义,争取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农村中学由于教学仪器、设备的欠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长期处于“一读二看三画”的阶段,学生的实验技能未能得到应有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近几年来,我们在部分中学开展了物理实验教学的这方面的”活动,并初步显示出成效。在具体教学中,我采取了如下措施:(1)要求每位学生自己设计或改进一个物理小实验,优秀者组织起来成立科技活动小组;(2)要求科技活动小组成员每月有一件小制作等;仿—改—创自制作就是学生根据某一实验教学要求,自己设计、制作小模型和实验器材,自制作活动。例如,用细竹筒制作连通器和活塞式抽水机;用医用塑料瓶和塑料管制成压强计;用玻璃片连成船闸;用废玻璃管或废饮料瓶制作量简。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做为未来的物理老师,我们还有许多的知识需要准备,许多的能力需要提高。我们应继续努力提高和完善自我,争取做一名合格的物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