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习作评价的策略

2011-12-29 00:00:00窦步安
考试周刊 2011年36期


  传统的作文评价追求统一化、标准化、技巧化,强调的是甄别、检验和选拔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激励、调整、反馈功能;重视了学生习作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学生习作准备过程与方法、习作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的是教师权威性、终结性的评价,忽视了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重视的是教师的精批细改,忽视了学生自己对作文的反馈、修改和学生间的相互修改。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的有关写作评价的理念,针对小学习作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探索出符合小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一、尊重主体,热情鼓励
  小学阶段的习作,根本目的是激发、增强学生进一步写作的兴趣,为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以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为原则,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特别是对那些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习作中的某个段落,几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写得好就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尊重小作者的原意,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斯霞老师改学生作文的故事使我很受启发。斯霞老师教一年级的时候,一次有个学生写了这样两句话:“今天,有些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阿姨都是女的。”斯霞老师说:“按我们成年人来说‘阿姨都是女的’这句话是多余的,应该去掉。但是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阿姨都是女的’是他的一个新发现,他还要把这个意思告诉别人,这句话就是他要表达的意思。”这里他只要不说阿姨是男的就不需要改。
  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说:“批改固非教者自己作文,乃修正学生所作之意义及字句也。其意义不谬误而尚有不完全之处者,不必为之增;字句已通顺而尚欠凝炼高古者,不必为之改,意义不完,乃由于学生识力之未至,而非由于推理之谬误。”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习作,是作文主体——学生对生活情境的认识和反映,是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表白,是学生们创造性劳动的艺术作品。尽管它稚嫩,甚至有些缺憾,但还是值得一读的,应该得到读者的尊重。
  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应以表扬为主,多肯定学生的成绩,少一些挑剔的批评指责。这样就会扬起学生进步的风帆。
  二、注重过程,形成能力
  经验告诉我们: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学生作文教师改是由来已久的传统方法。叶老的深刻体会是:教师给学生改文“徒劳无功”。叶老进一步指出这样做的实质:“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我们要努力体会叶老的思想,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要有所侧重,低年级改句子,中年级改一段话,高年级改整篇习作。修改指导不可泛泛而谈,要以文为例,师生同改,使学生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然后再进入互改或自改。在具体实践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引导学生每完成一篇习作要认真读,修改其中的字、词、句等,再定稿;其次要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在教师认真批改后,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有时组织学生每几个人一小组,共同讨论修改一个同学的作文,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表达能力。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当面指导修改;最后在作文讲评课中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讲评课上,教师宣读范文,批改示范,再集体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只有时时刻刻不忘作文讲评、作文修改,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和习作能力。
  三、形式多样,促进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这改变了以往只有教师单一评价的倾向,把评价定位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自己之间。其主要形式有:(1)自评和互评。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活动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如举行作文朗读比赛,可以打分或请同学打分,并谈谈为什么得分或者扣分;小组内交流评价;在班内举行习作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习作,等等。(2)师长再评。老师以对话的形式写出评语,既评学生习作,又评学生“点评”,一般以肯定、鼓励为主,因人而异给每位学生的习作打出等次,并对学生的点评进行评价。同时,邀请家长一起来看孩子的习作,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作文情况,并请他们出谋划策,提出看法。(3)集体评价。在班内建立“学生习作园地”,学生只要自己认为好的文章,抄写端正,在学习园地中张贴,接受全班同学的评价。专门出一本《学生习作选》,给学生搭设舞台,让更多学生的习作变成铅字,让写作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4)社会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向有关报刊投稿,激发写作热情。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比如对写得好的章节加圈加点,可写上激励的话语,如“开头不一般,写得有声有色”、“心理活动刻画细腻,老师随着你时而紧张,时而担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