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运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393名小学生词汇策略的使用和性别、学习效果的关系。结果发现女生的词汇策略使用频度高于男生,但两组受试者对最常用策略和最不常用策略的排序则呈现出相同性高于差异性的情况。ANOVA分析表明,词汇策略对学习效果产生显著性影响,好、中、差三组学习者的词汇策略使用具有差异性。而且,“好生”和“差生”词汇策略的使用有各自的倾向性。“差生”倾向于借助图片,使用和母语相关关联的策略如拼音等;“好生”则倾向于使用国际音标,借助相同读音的单词来记住新单词和使用元认知策略。
关键词: 词汇 策略 性别 学习效果
一、引言
词汇曾经是一个被忽略的领域,被视作应用语言学上的“灰姑娘”(Carter,1972)。然而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这种情况得到了相当大的改观。词汇这一领域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相关的教学刊物的发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词汇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辩的,词汇不仅是语言技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有效的词汇习得技能对外语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Ellis,2004);而且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人们通过句子来传递思想、表达意义,而词汇是句子的基本单位。其他的学者如Rupley(1999)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词汇就是胶着物,将人们的思想、意义粘着在一起。大量的研究证明丰富的词汇知识使得学习者更加有自信(Medani,1989;Bialystok,1981;Vann & Abraham,1990; Gu,1994)。
近几年来,除了学习英语的初始年龄更加年轻化以外,中国的外语学习现状呈现出和整体的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特点,正如戴所言,“费时低效的学习现状”(戴,2001)。英语词汇困扰着众多的学习者,成了很英语学习者发展语言运用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较少涉及语法的学习,故此,词汇构成了他们日常学习的主要部分。纵观国内的词汇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成年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王,1998;吴&王,1994;Gu,1994;Gu,1996;张,2001;范&王,2002)。除了陈&张(2001)对小学生的年词汇策略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以外,小学生的词汇词汇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策略培训的有效性上及其对词汇量和学习成绩的影响等方面(周,2006;郑,2008)。而小学生词汇策略与性别、学习成就等相关变量的研究鲜有涉及到。故此,本研究调查了小学生词汇策略的基本使用情况,及其与性别和学习效果的关系,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男生和女生在词汇策略的使用频率和排序上是否存在不同?2)词汇策略是否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3)“好生”、“差生”之间的词汇策略的使用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湖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393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调研,包括220名男生和170名女生(其中3名受试者漏填了调查问卷中的性别这一项)。其年龄跨度为6.5至12岁。受试者在各年级的分布状况为:一年级27人,二年级52人,三年级71人,四年级77人,五年级80人,六年级86人。
(二)调查工具
词汇策略调查问卷和英语成绩测试。该调查问卷主要是在Schmitt(1997)对词汇策略所做的58种分类的基础上,结合Oxford(1990)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和陈桦等对中国儿童词汇策略调研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而设计完成的,最终包含了28条词汇学习策略。其最终Alpha系数为0.8312,证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背景信息部分,如性别、年龄、学习英语的年限和年级等;二是词汇策略部分。问卷采用里克特分级的模式,让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条词汇策略进行选择。
对受试者进行英语成绩测试所用的试卷是2009年武昌区的统考试卷。由于听力部分的测试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最终只测试了受试者的笔试部分。根据该试卷的成绩,得到笔试部分总分80%的受试者被分到高分组,低于60%的学生被划分到低分组,其余的为中间组。最终,高分组有107(27.2%)名学生,低分组有120(30.5%)名学生组成,其余的166(42.2%)名学生则属于中间层次。鉴于研究目的,前两组学生是该研究的重点考察对象。
(三)数据分析
我运用SPSS软件数据包对问卷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受试者的背景信息部分如年龄、性别、年级等均被量化成不同的等级。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出男女生运用词汇策略的方差和均数,以便得出男女生的词汇策略的使用频度和排序;其次,运用ANOVA比较高分组和低分组策略使用的差异,及其对学习效果是否有一定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
(一)男生和女生在词汇策略的使用有何不同?
从表1可以看出,女生使用词汇策略的均数高于男生(72.184>65.000),表明女生使用词汇策略的频度明显高于男生,并达到了.000的显著性差异。
但是对受试者的10个最常用策略和6个最不常用策略排序时,结果发现相同性和差异性并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相同性远远高于差异性。
从表2可以看出:女生对单个词汇策略的使用频率高于男生;男女生共同报告了7个最常用的策略,尽管他们对这7个策略的排序不尽相同。这7个策略分别是:复习单词,查看课本单词表,观看英语动画片或收听收看其他英文节目,口头重复,使用拼音帮助记忆单词的读音,听英语磁带或碟片,根据语境猜测生单词。在这7个共同报告的词汇策略中,有4个策略(23,11,13,14)的排序是完全相同的。两组都将复习学过的单词(strategy 27)和查看课本单词表(strategy 3)列为最常用的两个策略,只是排序刚好相反。同样,两组把根据语境猜测词义(strategy 2)分别列为第8个和第9个最常使用的策略。除了共同报告的7个最常用的策略以外,男女生均有各自的策略倾向性。男生将strategy 4,12,8列为剩下的3个经常使用的策略。女生则将strategy 28,16,10列为剩下3个最常使用的策略。
表3反映出了男女生最不常使用的6个策略。两组所报告的最不常使用的策略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对这6个策略的排序稍有不同。两组都很少使用:词根词缀策略,同英语为母语者交流的策略,同义词和反义词策略,想象丰富有趣的语境,跟同龄学习者一起学习单词,查字典策略。显然,作为在EFL环境中的学习者,经常同英语为母语这交流的机会是相当少的,当然,不排除少数受试者参加课外辅导班时同外教交流这种情况。而作为发现新单词词义的一种重要途径——查字典也极少被使用。由于受试者的群体比较特殊,有相当大一部分受试者,尤其是来自低年级的受试者,根本不会使用字典。在确定生词的词义的时候,他们往往倾向于借助图片或猜测的方式来处理。同样,运用构词法,或联系同义词、反义词来记住单词通常要具备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和词汇量。对于小学生来讲,这无疑是一个挑战,因为这两方面的知识通常是随着学习时间和知识增加而逐步积累的。想象有趣的语境和跟同龄者一起学习英语这两条策略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受试者日常的学习习惯、性格、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词汇策略是否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对好、中、差三组学习者的词汇策略分析显示,F值为25.470,达到了.000的显著水平。即词汇策略对学习效果有显著性影响。
事后多重比较(表5)显示,“好生”和“差生”,“差生”和“中等生”,“好生”和“中等生”的词汇策略的使用具有显著性差异。且95%的置信区间不含有零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好生”“差生”之间的词汇策略的使用的倾向性是什么?
对“好生”、“差生”词汇策略使用的差异性的考察(表5)发现,“差生”使用词汇策略的频度远远低于“好生”,28条词汇策略中,“好生”使用其中的23条策略的频度高于“差生”。也就是说,“差生”使用5条词汇策略的频度是高于“好生”的。这5条策略分别是:使用带有图示的单词卡片确定生单词的含义,使用图片巩固所学的单词,中英文对照死记硬背记住单词的含义,使用拼音帮助记忆单词读音和随意切分策略。由此,不难发现“差生”的词汇策略倾向性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对图片或图示的依赖性较强。在确定生词词义和复习学过的单词这两个阶段都倾向于借助图片的帮助。2.借助母语的迁移。使用拼音帮助记忆单词的读音,使用相对应的中文含义帮助记住单词的意义。3.单一性。在记忆单词拼写的时候主要使用分割单词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是无规律可循的,故此,学习效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然而,不难发现,“好生”亦有自己的词汇策略倾向。他们更加倾向于使用另外的6种策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根据国际音标记忆单词读音,将单词联系到其相对应的物品来记住单词,使用相同的读音帮助记住生词,复习单词,自我检查或自我评估单词的正误和学习效果的强弱。且“好生”使用这6种策略的均数都高于3.0以上。相比较“差生”而言,“好生”的策略使用则比较灵活,而且受母语的影响似乎不如“差生”那么显著。更为重要的是,在有意识地或潜意识之中,他们懂得使用元认知策略来监控自己的学习效果。
四、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相同性和差异性并存。女生在策略的使用频度上高于男生,但男女生对最常用的词汇策略和最不常用的词汇策略进行排序的时候,相同性远远高于差异性。
2.词汇策略对学习效果有显著性影响。而且,进一步的事后多重比较显示出好、中、差三组学习者的词汇策略的使用具有差异性。
3.“好生”和“差生”都有各自的策略倾向性。简言之,“差生”使用的策略较为单一,对图片的依赖性较强,而且习惯借助一些与中文相关的策略如拼音和对等的中文翻译来学习英语单词。而“好生”使用词汇策略则比较灵活,善于根据学习目的来调整策略,并且懂得使用元认知策略监控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Bialystok,E.The role of conscious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1,65,(4):24-35.
[2]Carter,R.& McCathy,M.(eds).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Longman,1988.
[3]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4]Gu,Y.& Johnson,R.K.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 [J].Language Learning1996,(46):643-79.
[5]Gu,Y.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of good and poor Chinese EFL learners [A].In Bird N.et al.(Eds)Language and Learning[C].Hong Kong Education Department,Hong Ko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ED370411),1994.
[6]Medani,A.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of “good” and “poor” learners [A].In P.Meara(Eds.).Beyond Words [C].London:CILT,1989.
[7]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
[8]Schmitt,N.& McCarthy,M.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In Schmitt,N.& McCarthy,M.(Eds.),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Cambridge:CPU,1997.
[9]Rupley,W.& Graves,M.Vocabulary instruction presented prior to reading in two basal readers [J].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94.95,(2)139-53.
[10]Vann,R.& Abraham,R.Strategies of un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TESOL Quarterly,1990.24,(2),177-198.
[11]陈桦,张益芳.中国儿童英语词汇策略探究[J].外语学刊,2001,(4).
[12]陈桦.儿童词汇记忆策略及相关变量研究[J].基础英语教育,2007,(2).
[13]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14]范琳,王庆华.英语词汇学习中分类组织策略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15]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
[16]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
[17]张萍.硕士研究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
[18]郑湘宁.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2008.
[19]周晓霞.大连枫叶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20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