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促进和发展

2011-12-29 00:00:00孟昕
考试周刊 2011年72期


  摘 要: 大学生中党员比例越来越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党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端正入党动机,以及搭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平台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问题 有效措施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学生党员人数在不断地增加,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党建工作,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2003年10月27—29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大会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确立了新的工作目标。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考察缺乏全面性和持久性
  当今社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并存,不可否认这种多元化的思想也冲击着高校学生。在多元化思想中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把入党作为找工作的筹码,忽略了精神的追求。同时,学校基层党组织在选拔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时更多地看重的是专业文化知识成绩的优秀,轻视了大学生积极分子的思想素质水平,造成了目前高校中部分学生党员专业学习文化成绩优秀,政治理论素养、理论水平较为低下,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政治观念淡薄,政治敏锐性差,政治立场不坚定。正是由于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考察不健全,一些政治素养低的大学生混进了大学生党员的队伍,不仅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反而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的进一步进行。
  2.大学生普遍缺乏党的基本知识的系统性教育
  当前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大多采取“听报告”和“座谈会”的方式,形式单一。现在“90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学习主动性增强,他们希望更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对获得的信息倾向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加工。以往单纯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已得不到大学生的认同。而现在高校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相对枯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乏创新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但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党员数的不断增加,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传统的学生党支部设置是按照专业系划分的,学生党员分散在各个班级和专业中,各学生党员之间很少有交流的机会。其次,现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主要的职能是发展学生党员,较少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其他组织生活,党组织生活有被党员发展工作取代的倾向,忽视了党组织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同时,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为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支部书记,目前高校中的支部书记一般都是由辅导员担任的。大部分辅导员都为刚留校的本科生或者是刚毕业的研究生,对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缺乏实际经验,采取的方式比较简单、枯燥。而且大部分学生党员反映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很难在政治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自身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促进和发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强和完善学生党支部建设
  高校学生党支部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因此学生党支部建设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促进和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首先要加强和完善学生党支部建设。学生党支部在高校学生党建中应该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这也是学生党支部的实践目标和任务。但是这个目标和任务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这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容易缺乏方向性。总的来说,党支部工作的任务具体而言有两点,一是培养和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二是积极搭建平台,有效服务群众,践行党的宗旨。因此,我们在开展学生党支部工作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学党支部的这两项基本任务,以及完成这两项任务和使命所需具备的素质,以学生为主体,制定符合学生党支部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使支部和党员的职责和任务具体化。只有如此,才能使党员个人的目标和党支部的目标最大限度地达成一致,从而有效地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有效地提高党员完成个人目标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党员的成才方向,提升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及社会责任感。
  2.端正要求入党学生的入党动机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曾经对全国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中,有16.12%的学生把入党动机定位在“为毕业后好找工作”和“追求执政党的好处”。如果让这些动机不纯的人入党,就难以保证党的先进性,甚至会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端正入党学生的入党动机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要端正入党学生的入党动机,首先要加强入党学生对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入党动机不正确的学生往往对党性质的认识不准确、不深刻,因此只有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有了准确、深刻的认识,入党动机才会端正。目前在高校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业余党校。随着高校的扩招,要求入党的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多,传统意义上的党校已经不能容纳。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应该建立多层次的党校体系。最底层的党校应该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开展主体班会和团日活动开展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此外,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工作站及学生党员示范寝室都可以成为业余党校开展学习的基础单位;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的、有端正入党动机的学生,以及进行党员的再教育都是十分有利的。
  3.搭建学生党建网络平台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接受和运用新事物。以往形式单一的党校培训及党员学习活动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必要搭建学生党建网络。党建网络是建设以网络为载体,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互交性、超时空性和立体交叉性等特征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开创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的途径。搭建学生党建网络的平台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适时快捷、超大容量、图文并茂、成本低廉、覆盖面广等优势,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推动对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搭建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平台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生党员的再教育。通过党建网络平台,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可以广泛地接受监督,不断地学习进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确保大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与顺利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斌.帮助要求入党学生端正切实保证新党员[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3,(2):32-33.
  [2]张建华.高校学生党校建设刍议[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2-35.
  [3]沈丹.浅析搭建高校党建网络平台对和谐校园的促进[J].网络财富,2010,(1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