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基会今年6月8日在台中举行座谈会,听取大陆台商的心声。台商在会上表示他们在大陆受到相当程度的礼遇,共和国60周年国庆时,许多台商会长应邀参加就是一大例证;但在台湾地区,台商却一直都没有这种待遇,这让他们觉得,台湾地区政府平时无事不登三宝殿,只有需要选票的时候才会对他们称兄道弟。
台商扮演了什么角色?
台商在台湾政治特别是领导人选举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让竞选双方在关键时刻都会对其进行百般拉拢呢?实际上,台商不仅是政治献金的重要来源,而且他们本身就是一大选票库仓,特别是台商领袖在公共场合的举动和表态,对选战结局可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陈水扁在上届选举中能够当选,可以说就是最后时刻台商领袖等组成的“国政顾问团”的临门一脚产生了关键作用。
明年台湾大选即将开始,蔡英文已经磨拳霍霍,马英九也整装待发想守住堡垒。台商会否再次起到临门一脚作用,民进党和国民党都对这一脚视若金钥。
台商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与利益团体,他们的利益既与岛内相关,也与大陆经济密切联系,这样的角色决定他们的作用十分特殊。虽然台商在数量上不算多数,但却是名副其实的“关键的少数”。但是,大陆有多少台商,台商究竟有多少票源,可能没人说得清楚。当然目前各界有不同的估计,说50万的也有,说100万人的也不少。如果再加上其在岛内的亲属、朋友,甚至事业合作伙伴等,与台商相关的票源就不计其数了,因此有台商是“台澎金马”25个县市之外的“第26县”之称。
无论如何贬低台商的地位,台商作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其票源也确实超过一些小型县市。问题在于,理论上的台商票会不会转化为实际的有效票源。
由于两岸目前还不能直航,台商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角色,到选举前投票的短促时间内,究竟会有多少台商为了一张对自己可能并不重要的选票,费时并花巨资回台投票,也有待商榷。即使大多数台商有此意愿,由于目前两岸航空运输有限,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希望回台投票的台商需要。也就是说,台商票看得到,但不一定能收入囊中。另外,让绿营偷着乐而让蓝营揪心的是,泛蓝支持者通常回台湾投票的意愿较低,煮熟的鸭子还是会飞走便成了国民党的隐忧,这也难怪泛蓝阵营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三通、直航和“不在籍投票”了。不过,虽然过去有“做生意的人不过问政治”的说法,但在如今这个“政经合一”的时代,经济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政治的风吹草动,因而,未来参与政治、参与投票的台商应该只会越来越多。
选举中“关键的少数”
虽然台商的票数不能算多,但是再少的票数,在蓝绿两大阵营胜负差距极小的情况下也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2004年的台湾领导人选举,泛蓝、泛绿两大阵营就几乎到了每票必争的地步,最后也都心照不宣地把目光盯在大陆台商身上,使出吃奶力气展开“抢人大战”,连战和宋楚瑜对台商百般殷勤,为他们返台投票预定机票与包机,并发动台商1人打10个电话拉票,搞什么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全台湾。
不过“不但会选举,而且总是有意外之举”的陈水扁最终还是抢多了一些,他当时的“创举”就是对台商大打“极柔温情”牌,比如他当着台商的面说:“台湾是台商的娘家,娘家当然鼓掌欢迎,双手拥抱”、“台商是为台湾赚钱,做娘家的一定要帮忙”……简直到了肉麻的程度。而2008年的大选,两大阵营也再次发生“抢人”,马英九笑到了最后,他感激涕零,在就任后马上为台商送上大礼:松绑了台商投资大陆不得超过企业总资产40%的上限;还做了额外赠送:进行轻税简政的改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年的大选,国民党和民进党之间,在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优胜的情况下,两党的竞争依然会相当激烈。就算到时台商选票没有预期的多,如仅有10万或20万张选票,对选举结果也有雪中送炭之效,甚至台湾私立铭传大学教授陈朝建认为虽然台湾中部是2012年大选胜负关键、却不是唯一关键,真正决战点是台商及海外侨胞。
由于2009年的台湾县市长选举的投票率65%、而去年底的“五都”选举投票率高达71%,2012年重头戏“总统”大选投票率,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会低于75%。这样的话,明年台湾大选应该会多出“五都”选举5%投票人口;以台湾总投票人口约1500至1600万计,增加5%就是80万投票人口,蓝绿营都必须力争80万选票流向。因此蓝绿两大阵营都不惜余力对台商进行争夺战。
台商面前,蓝攻绿守
从去年底的“五都”选举来看,台商及海外侨民回台投票人数比例并不太高,对于岛内选民基本上都已有比较稳定的投票倾向这种情况,80万关键选票将有很大部分是争取回来的台商票。由于马英九政府有比较宽松的两岸经济交流政策,多数台商比较支持国民党。正是这种情况,可以预测的是,如果越多台商在2012年返台投票,民进党会感到越吃力。当然,民进党也会争取台商的选票,民进党要扭转台商票的劣势,或许可以组织团队专门经营台商并与国民党争夺,但民进党在拉拢台商上,历史经验和政治资源都严重不足,用这种方法抢台商票不大可能奏效;民进党比较可行的似乎只能少谈“国家”定位、少谈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ECFA,同时减少台商的政治参与感和热情,像当年陈水扁高喊“台商就是娘”一样,出奇制胜。 但在争取无望的情况下,也只能祈祷与国民党站在同一阵线的台商别回台湾投票了。
今年2月8日晚,马英九参加大陆台商春节联谊活动,不仅在台上与30多桌台商亲切合照,还下台逐桌向台商敬酒。
民进党对台商一向有一种“又恨又不舍”、“又爱又纠结”的情感,常常对台商赴大陆投资有一种酸溜溜的情绪,激进台独势力的横加指责和批判就更是不绝于耳了。但民进党之前作为执政党和如今在苦拼2012的在野党,又不能不承认和重视台商对台湾经济、舆论与选举的重大影响力。因此,每次选举日益临近,调整策略,对台商释放善意,是必然的事。
国民党在两岸经贸往来方面一贯的政策主张与推动,基本上都代表了台商的利益,从而获得台商较为广泛的好感。泛蓝阵营在选举中也不忘将照顾台商利益作为重要策略之一,除设立台商服务中心外,也积极加强与台商联谊,承诺尽快实现“三通”等等,使得台商对蓝营有更多的期待。
台商自立门户
实际上,台商在台湾政治和选举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也开始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今年4月24日下午3时,“中华台商爱国党”(简称“台商党”)在台北市水源路75号11楼一间小小的办公室成立。
为什么台商要成立属于自己的党派呢?那是因为,按照台湾的选举制度,每个选民投票时有两张选票,一张投给候选人,一张投给政党,假如一个政党的选票超过了5%的门槛,该政党就可以推荐一席的“立法委员”,假如他们也得到了15%的政党得票率,按照这个比率,这个联合组织就可以推派4至5席的“立法委员”,甚至“内阁”。按照这个逻辑推演下去,他们这些在大陆拼经济,却将脑袋系在蓝绿纷争上的小台商自然而然想联合起来分一杯羹了。原“华夏两岸文教农经交流协会”理事长、“台商党”首任主席林国长说,成立“台商党”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执政,最重要的是台商要发声,而且要有实力地发声,同时号召不选择蓝绿的选民,而且是在两岸讨生活过日子的选民。由于大陆台商不包括眷属就有约100万人,其中70%到80%是中小型企业台商,只要获得他们支持,“台商党”就有可能跨越5%的得票门槛。
“台商党”成员几乎都是厌倦了台湾这样单纯二元政治生态的人士,因而他们将理念付诸行动,自立门户,在蓝绿之外自成一格。台商党的成立,也显示台商开始意识到自身在台湾政治和选举中的地位,当然,虽然“台商党”想争取“不蓝不绿”的选民的支持,但是在目前还是“非蓝即绿”的台湾,大多数台商还很难摆脱被蓝或被绿的政治氛围。
不管怎么样,明年台湾大选,还会再次演出蓝绿抢夺台商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