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批评无自

2011-12-29 00:00:00谢韬宇
看世界 2011年19期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
  与此同时9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
  沙利文案和其他所有塑造美国精神的案例一样,成了美国言论自由史上的里程碑。这本书不是一本关于“《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的纪实文学,而是由此案为出发点,前后追溯了美国关于第一修正案与时俱进的演进过程。
  当微博上疯传纽约州同性恋结婚的新闻,当我们看到白发苍苍的84岁老人拄着拐杖登记结婚,有多少人知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斯奈德诉菲尔普斯案”呢?而当默多克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在英国议会被听证,让无数人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导致美国尼克松总统下台的“水门事件”时,又有多少人意识到“美国诉尼克松案”对美国新闻自由的影响呢?一个意义深远的判例能在数十年后仍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不能不让人敬佩那些铸就“铁案”的伟大法官们。
  这本书没有晦涩的法律术语,也没有艰深的法律理论,《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不愧是讲法律故事的高手,因为曾独家获得了布伦南大法官珍藏的私人文献,所以判决内幕抽丝剥茧,缓缓展开,本书不仅包括了对案件事实的陈述,也引述了部分大法官判决意见中关于什么是言论自由,什么是新闻自由,什么是出版自由的法理思考,以及这些法理在本案前后各个不同案件之间的异同、继承和发扬,最终确立了美国新闻自由和出版自由不受政府事前限制的法律秩序。
  这是一系列美国联邦大法官如何甄别宪法真义,力挺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权利,铸就言论自由史上里程碑的故事。
  刘易斯在书中试图告诉读者,美国的言论自由不是天然存在的,它沿袭了英国的传统,在历史的磕磕绊绊中才被撞成了目前的模样。塑造这个模具的,既有英雄,也有匪徒;既有大法官,也有小市民;既有人类文明的捍卫者,也有主流价值的挑战者。
  没有挑战固有体制的新事件的冲击,就没有问题意识,也就没有接下来的审议过程。不管是“那些我们反对的观点同样自由”,还是“正如人生就是一场实验”,言论自由绝不是某个风云人物理想主义的壮举,而是社会合力的结晶,是宽容和不确定精神传承下的产物。 面对波谲云诡的未来,只有不确定的精神,能为思考腾挪出足够的生长空间,促使人从容面对可能的福祉与厄运。
  
  《鸟》
  
  副标题:大自然的诗
  作者:[法]儒勒·米什莱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1-7
  页数:220
  定价:26.00元
  
  《马尔克斯的一生》
  
  作者:[法] 杰拉德·马汀 /
  Gerald Martin
  译者: 陈静妍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年:2001-9-20
  页数:468
  定价: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