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

2011-12-29 00:00:00付亚辉
考试周刊 2011年55期


  摘 要: 在中国,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它的作用日益突出,综合素质、实用技能、英语读和写的能力等一些与现代化生产联系紧密的要素,成为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首选标准。面对英语教学,教育者们一直在不断地探讨、研究、寻求种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尤其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我们应不断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英语教师应该怎样教才能使课堂生动、有效,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学能积极有效地进行,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方式 学生为主体
  
  一、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要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内外要多采用启发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使英语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究竟怎样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呢?下面我谈谈看法。
  二、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英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以牛津英语模块二中Unit 1中的Word Power章节学习为例。首先,我要学生们谈谈他们所知道的一些关于的太空知识,然后拿出一些关于太空探测和航天器有关的图片让他们猜测,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都纷纷参与讨论。这种看图学单词的效果就比平时生硬的解释和死记硬背要好得多。同时,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也增加了对航天知识的了解。这样做发挥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不仅达到了教授知识的目的,而且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能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
  三、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要努力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理解知识,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以下我以牛津英语模块二中的Unit 1中的Word Power这一节为例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导学生复习前一章节的学习内容,使知识之间不断节。
  第二步,给出—张航天英雄杨利伟的照片,让他们谈论有关最近几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航天英雄们的事迹。以这种方式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给出一系列本单元所要学的单词的图片,让学生边猜边学它们是什么,英语怎样说,慢慢地掌握所学单词。
  第四步,看图,要学生用所学单词说出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巩固所学词汇,以及锻炼说的能力。
  第五步,先听磁带。学生朗读课本上的文章,讨论、回答所给出的一些有关本课内容的问题。
  第六步,让学生齐读和分组朗读课文。
  第七步,进一步用所学单词进行一些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八步,给出一张太阳系图,了解八大行星并区分行星、恒星和卫星。让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知识。
  从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尝试、讨论中发现、领悟知识。学生反应很好,效果也达到了本单元所要求的学习有关太空探测的知识。因此,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力量源泉。
  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的英语学习能力
  高效率的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以往教师在过去“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支配和影响下,总以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喜欢把学生框在自己的主张、见解和意识之内。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没了个性,没了主见,没了兴趣,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没了创新意识,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如果我们经常注意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能力,充分体现英语的交际能力,则不仅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而且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除课堂教学外,我们可以开辟第二课堂英语,通过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可以组织各种英语竞赛,如口语大赛、英语歌曲大赛、演讲比赛等,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英语晚会,这些活动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学会在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下用英语进行交流,建立浓厚的英语环境氛围,扩展学以致用的空间,为整体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组织贴近生活、社会的教学内容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有一个“蓝本”,也就是教材。传统的“应试教育”是围着教材转,以教材为中心。作为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会英语的价值,从而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材中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
  例如,在教这一课时,我事先就叫学生看看最近的时事要点——“嫦娥一号”的发射。要他们谈谈有关于发射“嫦娥一号”的发射过程,以及她发射成功的巨大意义。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出课文,使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为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多给学生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在积极为优等生提供展示才能机会的同时,也要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表扬肯定,以增强自信心。在这种友好的气氛下,学生们更容易发挥自主性,更容易融入到这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中。
  七、结语
  总之,我们必须更换思维方式,更换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够不落后于日新月异的社会,才能够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成为合格的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鲁子问.中学英语教育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王路.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探讨与思考[J].中小学英语教育,2006.
  [3]周燕.英语教师培养亟待加强.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