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想象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如何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呢?我采用尝试了如下的做法。
一、利用文中插图,激发想象
低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我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地让插图动起来。
在学习人教版第二册教材《识字5》一课时,书本为学生提供了夏天的动物和植物的画面,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培养想象力的四步法,结合教材的图画进行了分步教学,效果非常好。
1.勾勒出形态。“图上有哪些动物和植物呢?”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对图画中的景物有初步的了解。
2.染上色彩。“你能说说这些动物和植物是什么样的吗?”学生们给图画增光添彩:“可爱的青蛙”,“会唱歌的蝈蝈”,“金黄的向日葵”,“雪白的茉莉”……让黑白的画面成了彩色的。
3.让画面动起来。“这么可爱的动物在干什么呢?”“可爱的小青蛙在碧绿的荷叶上跳来跳去。”“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生动的画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大胆地想象给图画添加了生命力,画面生动、形象起来了,通过循序渐进的描绘,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倾听音乐入境,引导想象
听美妙的音乐、动听的故事、优美的文章,头脑中联想人物、景物的形象,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加深对作品的感受。
在教学《王二小》一课时,学生对于抗日英雄王二小了解很少,初步学习课文之后,还是很茫然。于是我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引导他们了解时代背景,认识王二小。学生们一遍听完后,被歌曲感动了,有些学生嘴里还哼了起来。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跟着乐曲轻轻地唱。歌曲把整个斗敌的过程唱出来了,而且节奏起伏、气势高昂。学生们被带入了情境,被王二小抗日的精神感染了。于是我问:“想唱吗,该怎样唱好这歌?”学生们纷纷说:“王二小对敌人很愤怒,我们要唱出愤怒的感觉来。”“敌人上了他的当,他肯定很得意,我想中间部分唱出得意的味道。”“我很佩服小英雄,他把敌人带进包围圈仍然装作很害怕的样子,他机智又英勇……”从听歌到唱歌,学生们想象小英雄斗敌的过程,从而理解了语言文字,入情入境地认识了小英雄王二小。
三、指导品文诵读,丰富想象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可以将内心的理解外化,并起到对文章的升华作用。
在教学《这儿真好》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看小熊种树的动画,再回到课文中读读并体会现在的荒岛树木漫山遍野,绿树成荫。我问道:“现在的岛上是什么样儿了?你闭上眼睛先想想,等一会儿告诉大家好吗?”过了一会儿,学生们纷纷举手,都挺兴奋的,看来他们想象中的小岛一定很美。果然,他们有的说:“小岛上有许多树,小鸟们可以在树上做窝了,它们在树上跳啊、唱啊,可高兴了!”有的说:“小岛上有许多美丽的花儿,小蝴蝶、小蜜蜂飞来了!”有的说:“小猴、小鹿,好有许多小动物都来了,岛上还装了滑滑梯、小木马、秋千,可好玩了!”我问道:“你能给小岛取个名字吗?要让小动物们听了都想来哦!”学生们一听可乐了,“绿岛”、“开心岛”、“快乐岛”、“美丽岛”、“动物乐园”、“开心天地”……我连声称赞:“小朋友们可真会动脑思考啊,看来小熊这下就再也不会寂寞了。”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发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又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了美,享受了朗读带来的快乐。
四、利用文本内容,活跃想象
1.求异法。教学中要运用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应不拘于书本知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这样他们的思路往往会别出心裁。
在教《司马光》“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时,我问:“司马光为什么要使那么大的劲砸缸呢?”有人说:“缸又大又结实,不使劲缸砸不破。”我趁势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有人又说:“司马光当时很着急,怕时间长了小朋友会淹死的,所以要使出最大的劲砸缸。”提问激起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从各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又问:“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会不会有更多的办法救出落水的小朋友?”有人就说:“我会马上搬出一把梯子上去救小朋友。”这时,我又让学生从多方面考虑哪种办法最好,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司马光的办法好。这样,促进了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发挥想象力。
2.填补课文空白法。填补课文空白,进行创造想象,既训练语言,又发展思维。
如《看菊花》一课从课文中已看出菊花的颜色美,学生对菊花的美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我引导学生跳出课文,展开大胆想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加以描述其他菊花的颜色,充实了课文内容,丰富了菊花的色彩。
3.续编故事法。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基础训练安排的训练外,还应注意发挥课文的作用。有些课文结尾意味深长,教师可利用这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上下工夫。
如针对《青蛙搬家》的结尾:“青蛙一张嘴,就从空中掉了下来。”在教学时,我启发学生想象:“青蛙掉下来会想什么?”让学生续编故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
语文教学因想象而精彩,想象犹如一道春风,能拓宽学生的视野,犹如一场冬雪,能让学生的思维扎根更深。我们要多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学习中去思考、去探索、去追求,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