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慎按快门的思考

2011-12-29 00:00:00熊谷晃
摄影世界 2011年6期


  摄影的有关权属
  从很久以前开始,摄影师就很注意模特儿或艺人的肖像权问题,近来对于商品或商标的使用权问题也必须提起注意。最近经常发生由于拍摄时无意使用某些小道具而引来的诉讼。即便是拍摄自己买来的东西或者私人物品,同样可能引起此类问题。比如,把自己购买的东西弄得一塌糊涂然后拍照。虽说买了商家的商品,怎么说也对商家的销售量做了一定贡献,但制造者见了这照片理所当然会产生一种厌恶感。千万不要忘记,制造商拥有对商品名称、设计和商标等的使用权。因此,以后要想无后顾之忧地进行拍照,最好在决定摄影对象之前与相关的广告商、代理商和制造商事先做好协议。
  而且,最近对于“二次使用”引来的纠纷也听得多了。比如,最初只在商家内部报刊上刊登的照片,后来摄影师没经过商家许可就将之应用在广告上,此般做法是不合法的。这不是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只是从前还没那么多的媒体,对此问题也不甚重视。但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照片的复制和后期处理变得异常容易,在这个大背景下,“二次使用”的问题也逐渐变得敏感起来。
  此外,获得“二次使用”的许可是件挺费工夫的事儿,为不出意外,事先尽可能将所有细节都协商好,关于广告的用途也尽量说清楚。虽说如此,但在广告制作中,也会牵扯到诸如广告代理商和生产厂商等很多人,所以要取得参与了广告制作并且对广告有权利的所有人许可,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另外,不仅是广告,就连在街上拍快照也可能引起纠纷,这在欧美国家已经像家常便饭一样普遍了。有些路人很反感被摄影师擅自当成拍照对象。因此,即使照片不会被用作新闻照片,即使拍摄对象不是名人,而是普通百姓,也尽量征得他们同意后再拍摄比较好。
  在进入数码摄影时代的这十多年里,被称作修版人的技术价值也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他们在整个照片的完成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融入了修版人工作的照片,在之后照片的使用权问题上,就不单单是摄影师一个人的问题了。而且,自此以后,随着照片处理软件的不断发展,著作权的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摄影家也必须在拍照的时候更加慎重才是。
  这次介绍的黑白照片是40年前的作品,照片是取得了所有模特儿和商品厂家的许可后才拍的。
  
  慎按快门的重要性
  不管是人物摄影还是商品摄影,数码摄影已经取代胶片摄影成了主流,慎重地按下每一次快门的时光已再难寻了。
  对于这点,我自己也必须反省,像从前那样做好各种设想和计算才拍照的时候也减少了。“不管怎么说,先按快门,再考虑怎么拍”,这种想法在现在很是平常。若持有这种“这样拍也成,那么拍也可以”的态度,会由于没预先想好该如何拍,而浪费了时间,最后也会对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变得不清楚了。给别人看这样的作品,会让人产生“这个摄影师很优柔寡断”的印象,对之后的工作也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先按快门,然后再构思作品”,对于摄影新手来说可能会不错,但要是专业摄影家,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特别是在摄影室里用闪光灯拍人物照的时候,为配合闪光灯充电,模特儿要接连不断地变换各种不同的表情和姿势,摄影师也不需要更换助手和胶卷,相机就和电脑连接着,这样一来,摄影师就会习惯连续不断地按快门。如此,拍摄的作品也就变多了,拍摄后的处理工作也会变得繁杂不堪。以前拍摄人物照的时候是一张张精心拍的,我觉得那样拍出的作品会更好些。
  这次介绍的作品是我在潦倒的学生时代,用所剩无多的胶卷,一张张用心拍下的。拍摄使用的是哈苏500C相机和蔡司Distagon 50毫米1:4镜头,以及哈苏SWC相机(配备蔡司Biogon 38毫米1:4.5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