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

2011-12-29 00:00:00吴晓凌
摄影世界 2011年6期


  樱花开 赈灾忙
  4月10日,在日本东京一个公园内盛开的樱花树下,一名坐轮椅的老年妇女为日本大地震灾区捐款。当日,一项为地震灾民募集善款的活动在这里展开。根据日本警察厅9日公布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当天19时,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2915人死亡、14921人失踪。
  法新社照片
  点评:照片生动地展现了日本的一幅灾后“浮世绘”,透露出面对灾难的冷静从容和乐观。虽然没有真正走进过日本,但场景让观者觉得,这就是日本。
  
  奥巴马夫妇在芝加哥参加“奥普拉脱口秀”
  4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在芝加哥参加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奥普拉脱口秀”的录制。
  总统奥巴马27日在芝加哥参加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奥普拉脱口秀”,为其明年的总统选举做准备。
  法新社照片
  点评:奥巴马要竞选连任,需要先过出生地这一关。有关奥巴马出生地的争议可以追溯到2008年奥巴马竞选总统时,当时有人开始质疑他的真实出生地,怀疑者中有一说是奥巴马出生于父亲的祖国肯尼亚,而非夏威夷。而美国宪法规定,唯有出生在美国的公民方可担任总统。奥巴马的出生地问题或许会成为他连任竞选的一块绊脚石,但最终是否能赢得选民还需要看政绩。目前奥巴马的民众支持率仅为47%,接近其就任以来的最低水平。
  
  凯特娃娃热销
  4月28日,在英国伦敦的一家玩具店,一名小女孩手持以威廉王子的未婚妻凯特·米德尔顿为原型制作的娃娃。
  英国威廉王子和其未婚妻凯特的婚礼即将于4月29日隆重举行,以凯特为原型制作的娃娃受到顾客的喜爱。
  法新社照片
  点评:大概每个女孩都有过公主梦。法新与路透在威廉王子婚礼报道的较量中,因为客场作战落了下风,但还是捕捉到这样一些温馨的画面。良好的家庭条件,让凯特从小接受学费高昂的贵族学校的良好教育,从而入读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并在此认识威廉王子,得以嫁入英国皇室。据一项民调显示,凯特在嫁入王室之后成为“史上第三美丽”的王妃。根据英国最近进行的一项网络票选民调显示,前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莉获得高达91%的网友支持,高居全球“最美丽王妃”排行榜冠军。排名第二的是现任约旦王妃蕾妮亚,而凯特·米德尔顿已故的婆婆黛安娜王妃则排名第四。
  
  英国王室婚礼
  4月29日,在英国伦敦的白金汉宫阳台上,威廉王子亲吻新娘凯特·米德尔顿。当天,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的婚礼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
  路透社照片
  点评:威廉、凯特在白金汉宫阳台深情一吻,旁边的女花童却捂住耳朵,一副难过的表情。其他人曾试图说服她向大众挥手,享受这一刻,她也不理。英国媒体说,她的个性简直抢了凯特在阳台上的风头。透过媒体报道,成为这场世纪婚礼上的另一个瞩目焦点。《名利场》杂志报道,小花童是年仅3岁的葛丽丝,是威廉王子的干女儿。葛丽丝的母亲罗丝·艾斯特是知名纽约富豪、华尔道夫大饭店创办人艾斯特的后裔。英国传统婚礼习俗当中并没有“花童”的角色,因此葛丽丝在这场王室婚礼当中的正式身份是“伴娘”。而小葛丽丝之所以捂住耳朵,并不是对婚礼有意见,仅仅是很讨厌飞机编队飞过时发出的巨大声响。
  
  英国王室全家福
  这是4月29日在英国伦敦白金汉宫拍摄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前排左四)和丈夫菲利普亲王(前排左三),查尔斯王储(后排左三)和妻子卡米拉(后排左二),威廉王子与凯特(中),哈里王子(后排左四)等的合影照片。
  当天,英国威廉王子隆重迎娶相恋8年的凯特,这也是英国王室30年来最盛大的一场婚礼。
  路透社照片
  点评:拍摄这样得体的合影,是很有挑战性的任务。摄影师要想取得照片的成功,必须祈祷几名小花童能够予以配合,至少在大家的笑容变得僵硬以前能够注视镜头,就像画面中某两位小姑娘表现的那样。
  
  英国举行王室婚礼
  4月29日,在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国威廉王子给凯特·米德尔顿戴上结婚戒指。当日,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的婚礼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
  路透社照片
  点评:英国威廉王子29日在首都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与凯特·米德尔顿大婚。这场婚礼持续1小时15分,全球大约20亿人观看直播,超过8500名媒体人全程报道,大约2000名嘉宾现场观礼。结婚戒指,情定终生。照片捕捉住婚礼最为重要的标志性时刻——交换戒指。但据英国王室消息人士透露,威廉一直很不喜欢戴首饰,甚至连由家族传袭、可用作印章的戒指都没有。他已经跟凯特讨论过典礼结束后不戴婚戒一事,据说新娘并没有任何不悦,表示这只是个人偏好而已。在英国皇家婚礼中,新娘的誓词是“我服从”,但当年戴安娜王妃结婚时拒绝说出这个字眼。在威廉与凯特的婚礼誓词中也未提及。
  
  我们上学去
  4月20日,日本岩手县釜石市小学的新生菊池梨华,在参加入学仪式后戴上新的学生帽。
  当日,19名新生在日本岩手县釜石市小学参加了入学仪式。入学仪式由于3月11日发生的地震和海啸延期了13天。
  路透社照片
  点评:背景是绽放的樱花,一名女孩踏入生活的新阶段,寄托着长者的关怀,对未来的憧憬。入学是人生一个重大事件,尤其是在地震海啸灾难后,更让人动容。
  
  美联储宣布维持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4月2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在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美联储当天宣布继续执行去年底推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
  法新社照片
  点评:举起的手臂林立,伯南克若有所思。美联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美联储为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奠定了基调。这也是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自1997年以来首次由美联储主席主持例行新闻发布会。伯南克希望用这种方式更加明确地向外部传达自身的想法,而全世界也在观望着美联储为“发烧”的世界再浇上一把油。
  
  铁路桥下的快餐店
  4月28日,在德国柏林的普伦茨劳尔贝格区,一名服务员在重新开业的Konnopke's Imbiss快餐店为顾客端上餐。
  Konnopke's Imbiss快餐店始建于1930年的一座铁路桥下,以咖喱香肠闻名。当天,这家快餐店重新开业,吸引了不少顾客。
  路透社照片
  点评:德国人对香肠情有独钟,五花八门的烹饪方法和香肠种类常常让外国人叹为观止。而咖喱香肠的诞生地就在柏林。1949年9月,一个名叫霍伊维尔的女士在她的香肠摊等待顾客时,偶然发明了这种后来风靡全德国的香肠。1959年,她还为咖喱香肠申请了专利。咖喱香肠的做法是由切碎的香肠加番茄酱和许多咖喱粉以及其它香料制成。现在,咖喱香肠在德国是一种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都十分喜欢的食品。德国每年会消耗约8亿根咖喱香肠。而仅在柏林,咖喱香肠的年销量就达到7000万根。
  
  古巴推进经济改革
  4月19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前左)和他的弟弟、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新任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劳尔·卡斯特罗在古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亮相。
  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日闭幕。在为期4天的会议上,来自全国的10000名代表选举了党的新领导机构,通过了《经济社会政策方针》,为古巴未来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在本次党代会上,劳尔·卡斯特罗正式就任党的第一书记。
  路透社照片
  点评:两个人的互动姿态很有感染力,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仿佛在用此生的余年力挺劳尔和经济改革的新政策。“古巴经济改革,国有部门要裁员100万。”这一消息震动了世界。100万几乎相当于古巴劳动人口的1/5,即使是人口比古巴多100多倍的中国在改革中也没在短期内进行过这么大规模的裁员,而此前古巴的改革给西方的印象是温和、谨慎、步子太小。自2006年以来,古巴开始了一系列变革,比如不再禁止民众购买和使用手机,一些国营理发店和美容院私有化,私营出租车合法化,农民可以出售农产品,外国投资者对古巴土地使用年限延长至99年等。
  
  
  俄罗斯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
  4月25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举行的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活动上,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左)与当年参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抢险的老兵在一起。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
  法新社照片
  点评:老兵被授予荣誉,而战争远未结束。事故发生后,为防止核电站内核原料和放射性物质再次泄漏,苏联政府对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用钢筋混凝土掩体进行了封闭,“石棺”下封存着约200吨核原料。近年来,“石棺”顶部发生倾斜,表面出现裂缝,甚至有崩塌的危险。坚固的外壳挡不住地下水的渗透,反应堆内的核物质随着地下水继续污染着周围地区,危及乌克兰的饮用水源,该“石棺”也被称为“延时引爆的地雷”。
  
  科威特将向利比亚反对派提供近1.8亿美元资金援助
  4月24日,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人员的狙击手在米苏拉塔与政府军作战。
  当天,正在科威特访问的利比亚反对派领导人、“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称,科威特政府将向该组织提供5000万第纳尔(约合1.8亿美元)资金援助。
  法新社照片
  点评:站在桶上射击仿佛成为两个人的标准战术动作。墙上的弹孔显示他们并不安全。利比亚敌对两派的战事仍在继续。反对派武装称,他们在米苏拉塔已停止对政府军反攻,而是等待北约战机前来对政府军阵地进行轰炸。卡扎菲的最小儿子赛义夫·阿拉伯·卡扎菲及3个孙子在4月30日的空袭中丧生的消息让国际社会增添忧虑。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再次指出北约的空袭超出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对卡扎菲家人遇袭身亡的消息深表担忧,认为这会进一步激化利比亚的国内局势。
  
  瑞士发生森林火灾
  4月26日,瑞士维耶日附近发生森林火灾。
  据瑞士法语电视台报道,瑞士瓦莱州26日下午发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数百公顷,当地出动350名消防队员和10架直升机救火,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报道说,火灾由维耶日附近一家汽车修理店引起。
  法新社照片
  点评:都说魔鬼在细节里,但这样的场景体现出全景的威力。16:9的宽银幕日渐成为标准制式自有它的道理。
  
  “苏珊大妈”蜡像出炉
  4月19日,在英国布莱克浦,英国歌手苏珊·博伊尔(右)和自己的蜡像站在一起。
  当日,耗时4个月的“苏珊大妈”蜡像出炉。2009年,47岁的“苏珊大妈”在《英国达人》选秀节目中以一曲《我曾有梦》迅速红遍全球。
  路透社照片
  点评:世界需要一些励志的童话,给平凡的众生以安慰。来自苏格兰的乡村大妈苏珊,年龄有点大、长相有点糟、打扮有点老土,一亮开歌喉演唱《我曾有梦》,震撼全场,红透英伦,真正诠释了何为“人不可貌相”。外表平凡却满怀梦想、才华洋溢的她,用歌声扭转了人生。谁都没有可以照亮未来的水晶球。苏珊12岁开始练习唱歌,一夜成名之前,是35年长长的寂寞。人一生之中,也许都有过不甘平庸生活的追求,但不是每人都耐得住长长的寂寞,把追求坚持到底,并最终看到种子开花结果。
  
  美国政府免于关门大众休闲场所继续开放
  4月9日,在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准备进入林肯纪念堂同游客一起参观。
  美国共和党、民主党两党8日深夜就政府预算案达成协议,在距离当前临时预算到期仅一小时的最后时刻避免了联邦政府关门。
  路透社照片
  点评: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60票对167票的投票结果通过预算案。随后,参议院以81票对19票予以通过,结束了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关于今年政府预算问题长达数月的争吵。根据这份预算案,从去年10月初至今年9月底的2011财年预算总额为1.049万亿美元,比奥巴马向国会提出的预算案少了785亿美元,与2010财年通过的预算相比则少了399亿美元。美国总统奥巴马认定预算案的通过具有“历史性”。政府一旦关门,大约80万公务员将“放假”;白宫及政府各部、国会和联邦法院将“全面停工”;公园、博物馆等大众休闲场所将关闭;军事部门运作依旧,但停发军饷。
  
  美国白宫证实卡扎菲致信奥巴马呼吁停火
  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4月6日证实,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确实已致信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北约停止空袭。
  图为2009年7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右)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意大利城市拉奎拉举行的一次晚宴前握手。
  路透社照片
  点评:照片中,两位主人公握手时表现出保留和试探,应验了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一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联大会议上,卡扎菲称奥巴马为“我的孩子”,“我们很高兴一个年轻的非洲肯尼亚人当选总统,奥巴马在未来四年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但我担心我们将回到原点。美国能保证在奥巴马之后仍然有一个政府吗?如果他永远担任总统,我们会感到高兴和满意。”而奥巴马并不领情,公开要求卡扎菲下台。
  
  巴西校园枪击案遇难者下葬
  4月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校园枪击案遇难者席尔瓦的朋友在举行葬礼前的弥撒上痛哭。当日, 12名校园枪击案的遇难者在里约热内卢下葬。
  路透社照片
  点评:照片中的一束光线很有戏剧性,映射出悲剧色彩。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当地时间4月7日上午发生一起极为血腥的校园枪击案,造成包括凶手在内12人死亡,另有至少22人受伤。伤者多数都被击中头部和胸部,伤势严重。这是巴西历史上最恶劣的校园枪击事件,如果不是警察迅速赶到现场,可能会有更多孩子遇难。
  
  伊朗举行建军节阅兵式
  4月18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阅兵式上,士兵们的枪管中插着鲜花。当日,伊朗建军节阅兵活动在德黑兰举行。
  路透社照片
  点评:玫瑰代表热情真爱而枪却代表着暴力。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照片仿佛是枪炮与玫瑰的现实版,形象地表达了军人是维护和平力量的主题。
  
  美国西部成功完成一例异体手移植手术
  这张4月4日拍摄的照片显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接受手移植手术后埃米莉·芬内尔的双手。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功地为在2006年的车祸中失去右手的埃米莉·芬内尔实施了手移植手术。这是美国西部第一例成功的手移植手术。
  路透社照片
  点评:仔细对比,两只手呈现出细微的不同。这种不同,对于患者而言会更加真切。1998年9月23日。法国里昂一所医院实施了世界首例异体手移植手术,开创了肢体缺失修复与重建的新纪元,但由于功能差、患者心理等原因,移植手两年后在伦敦被截除。不同于内脏器官,肢体的异体移植手术由于是一种可见的移植,供体是尸体,会引起患者心理上的不适,存在精神创伤的潜在危险。专家认为如果患者不能逾越心理鸿沟,即使技术上成功了,异体移植也不能算成功。
  
  2011柯契拉音乐节热闹非凡
  4月15日,观众在美国加州印第奥举行的2011柯契拉音乐节上欣赏表演。
  美国著名的夏季音乐节柯契拉音乐节,4月15日至4月1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印第奥上演。
  路透社照片
  点评:利用现场光,照片体现出热烈的现场感。柯契拉音乐节曾被誉为“美国最大另类摇滚音乐盛事”,十余年的经营吸引了固定的歌迷群体,对美国西南部的歌迷来说,与其长途跋涉前往洛杉矶等大城市,不如在沙漠里和几十支乐队共度一个疯狂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