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食趣

2011-12-29 00:00:00吕春
食品与健康 2011年4期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在清明节这一天除了要去扫墓祭祖外,还会做一些风格各异的地方小吃,在一饱口福的同时,饱含着纪念先人的特别意义。
  
  【青精饭】
  青精饭又称乌米饭,是寒食节的食品之一。
  青精饭原为民间食品,唐代即有。江苏宜兴、溧阳、金坛和皖南一带农村每逢清明节,多有人家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已成习俗。青精饭古今的制法也不一。明代青精饭的做法是先将糯米蒸熟、晒干,再浸乌饭树叶汁,复蒸复晒9次,所谓“九蒸九曝”,成品米粒坚硬,可久贮远携,用沸水泡食。现代江南青精饭是当天做当天吃的。做法是采乌饭树叶洗净,烧烂加少许浸泡,待米呈墨绿色捞出略晾。再将青汁入锅煮沸,投米下锅煮饭,熟后饭色青绿,气味清香。
  
  【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取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而成的团子。青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的,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枣锢飞燕】
  枣锢飞燕是用面粉发酵后切成块状,形状若燕,并在表面嵌入若干枚红枣蒸熟的一种点心。枣锢飞燕起源于宋朝的江南一带,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枣锢飞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