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9 00:00:00裴钰
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16期


  近期,北京故宫博物院表示,将在“五一”3天小长假期间首次试行总量限制、旅行社提前购票等限流、分流措施,每天接待观众限制在8万人。这在故宫历史上是第一次,也为各国世界文化遗产所罕见。
  近年来,英国某旅游出版商炒作“故宫陷入濒危,即将消失”,引发了不必要的恐慌。事实上,故宫文保从未处于危机状态,其客流矛盾仅出现在7天大长假,可以通过区域市场调控和内部管理来完全化解,且限流措施出台,小病大医,有违市场规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是各国世界遗产最具权威性、客观性的唯一的监督指导机构,遗产危机的标志是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而故宫从未上榜。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曾经对故宫提出了“警告”要求,主要针对2002年启动的故宫大修,其后,故宫大修重归正轨,三年来更是稳妥推进。
  按照相关规定,故宫、兵马俑等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门票无需免费,其文化产品开发、餐饮商店休憩等,均属于“有偿”营利性的商业经营。营利性的商业经营和公益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