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低迷、复苏乏力、政局不稳、社会骚乱等等,这是近两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写照。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影响仍在蔓延,这一系列后果是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是美国为转嫁危机的故意而为?美国的作为对世界安全形势有何影响?美国经济正在衰退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011年美国的经济形势很像2008年严重金融风暴爆发前夕,值得引起中国政府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高度关注。2011年全球能源、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像2008年一样出现猛涨,同华尔街金融机构通过注资救市获得的巨大流动性,纷纷从即将破灭的各种金融泡沫领域撤出,再次涌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进行炒作有很大关系,不同于2008年的是撤资范围不仅限于房地产泡沫领域,而且还包括股市、公司债券、市政债券和政府国债泡沫。
美国正利用特殊手段转嫁危机
中东国家发生的政局动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些人认为发展中国家专制、贫穷且容易发生动荡,美国政治民主、经济富裕因而容易保持社会稳定,其实,美国陷入经济危机后也面临着社会动荡风险,美国为了避免本国动荡并转嫁经济危机损失,正在竭力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和政治动荡,蓄意加剧国际紧张局势甚至酝酿进行战争冒险。
美国许多州面临着比希腊等欧洲国家更为严重的债务危机,如加利福尼亚、弗罗里达、伊利诺伊、俄亥俄、新泽西等等,这些州政府财政债台高筑濒临破产,被迫在公共服务领域大量裁员,如密歇根州的不少城市裁减了高达1/3的警察,加剧了失业危机导致就业不足率高达15%以上,地方财政还被迫大举借债来筹集失业救济资金,而地方市政债券信誉下降面临着严重市场抛售压力,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件城市破产案件中投资者损失了80%的资金,地方财政缺口与筹资困难相互作用不断扩大加剧了经济恶性循环。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尼斯·布莱尔曾表示,经济危机已取代恐怖主义成为对美国安全的最大挑战,他称“美国现时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是,全球金融危机和它将带来的地缘政治后果”。
美国经济再现衰退的危险迫使美联储酝酿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这一事实充分说明美国并未进入平稳的经济复苏,美联储前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很不理想,不得不冒着引起投资者恐慌情绪和美元信誉危机的风险,酝酿推出这一明知将会遭到世界各国强烈反对的政策。
但是,美国显然无法容忍滥发货币政策导致美元霸权衰落,因为这将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全球经济军事霸权的基础,同时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凭借拥有强大国家调控能力的优势,较好克服危机冲击恢复增长与美国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在奥巴马访华后随即采取一系列措施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包括为朝韩冲突、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等推波助澜,甚至派遣航空母舰到黄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蓄意加剧中国周边地区紧张局势以遏制中国崛起。
2001年美国陷入网络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衰退,曾通过伊拉克战争实施军事凯恩斯主义措施挽救危机,这次美国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网络泡沫后的衰退,美国将转嫁经济危机的目标瞄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意味着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和国防安全构成全面挑战。
美国历来将欧盟和中国视为两大主要国际竞争对手,因此,为维护美元霸权很可能选择向这两个地区转嫁危机。美国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中国周边紧张局势推波助澜,只能暂时缓解美元危机并将严重威胁全球经济稳定,原因是美国并未因刺激经济计划出现真正的经济复苏,巨额银行有毒资产和社会失业等深层次矛盾依然非常严重,驱使其采取金融战争和制造国际紧张局势等特殊手段转嫁危机。
戏剧性事件将导致紧张局势骤然升温
2011年美国不惜冒着穆斯林极端势力兴起的巨大风险,抛弃突尼斯、埃及等亲美盟友诱发了中东局势激烈动荡,但是,美元却一反常态没有反弹反而大幅度下跌。2010年11月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升温时,美元指数曾大幅度反弹一度突破80,但2011年中东局势动荡和利比亚战争,美元指数不仅没有反弹反而跌破了73的低点。美国看到美元逐渐丧失传统的避险货币地位焦急万分, 2011年上半年大肆宣扬美国经济强劲反弹以恢复美元信心,但是,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舆论的反应平淡导致美元依然疲软。美国官方公布经济统计数据并不能让国际投资者放心,美国汽车行业不惜采取类似房地产次级贷款的办法,刺激销售额大幅度增长其实并不能说明市场好转,甚至可以看作是市场严重疲软和爆发危机的前兆。
2011年第一季度上半年美元屡屡出现跌破长期趋势均线的险情,甚至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也未能扭转美元颓势,一旦美元继续跌破2008年和2009年的心理支撑点位,甚至可能遭遇国际投资者恐慌性抛售并出现大幅度下跌。美国宣布击毙本·拉登的同时竭力打压国际金价,提振美元出现小幅反弹仅能短期缓解危局。很难想象美国长达十年都无法找到本·拉登,却在美元濒临危局的紧要关头出现奇迹。
美国撤出伊拉克和除掉本·拉登之后,很可能将战略重心重新转移到亚太地区,这意味着中国周边地区的战略压力加大,随着不可避免的美元霸权衰败危机趋于恶化,很可能出现戏剧性事件导致紧张局势骤然升温。
当前世界各地频繁出现紧张局势、战争和金融动荡的深层原因
美国不会不计成本从事任何无关利益之事,大动干戈加剧国际紧张局势,或是出于巨大的经济利益,或是迫于巨大的经济危机压力,对美国在中国周边制造紧张局势来说是两者兼而有之。从新型经济金融战争的独特视角进行观察,才能更好地分析、判断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才能更好地制订中国应对美国霸权挑战的策略。
美国凭借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霸主地位,依靠滥发一纸白条就能购买各国产品,向全球投资获得各国的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大举兼并收购各国的战略企业并控制经济金融命脉,自己不储蓄靠借债来长期保持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美国凭借美元霸权获得的经济利益支撑扩大军事实力,反过来又用军事霸权到处扩张、威慑来巩固美元霸权,美元霸权可以说是美国政治、经济、军事霸权的基础。
美国知道一旦美元一钱不值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就会大打折扣,世界各国包括自己的同盟国也不会对它俯首帖耳了。美国指挥北约发动的入侵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战争,有力扭转了欧元诞生导致的美元不断衰落危机。2009年底美元一度出现了急剧下滑的衰败危机,随后不久就爆发了迪拜房地产和金融危机。希腊债务危机后来也闹得沸沸扬扬,2010年第一季度扩大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有效打击国际竞争对手并维护了美元霸权,将一度威胁美元霸权的欧元经济拖入了困难重重的境地。近来国际媒体暴露出的大量证据表明,美国其实是迪拜危机和希腊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高盛财团直接参与了培育房地产和债务泡沫膨胀,美国的穆迪、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选择在关键时机引爆了危机。
当前全球各地频发紧张局势和战争冲突背后存在深层原因,看似无关的偶然事件背后隐藏着必然规律。揭示国际热点背后隐藏的美国新全球霸权战略,有助于人们看清美国航母逼近中国周边海域的经济动机,看清美国为何有意对局部摩擦、冲突小题大做,不惜耗费巨资在中国周边举行大规模演习,看清似乎毫不相关的各种国际事件的内在联系,揭示美国金融危机、滥发美元与国际紧张局势的关系。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刘建 美编/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