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
会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老龄服务体系从城市向农村逐步延伸,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活动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渐浓厚。“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制订并实施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老龄事业更好发展,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
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一)进一步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二)做好老年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定期体检。广泛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更加注重老年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三)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完善老年人口户籍迁移管理政策、家庭养老保障和照料服务扶持政策,提倡亲情互助,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四)大力发展老龄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所有的城市街道、社区和80%以上的乡镇、50%以上的农村社区。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加快发展护理康复服务。(五)加快老年活动场所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增加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设施,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六)完善老龄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促进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七)加强老龄法制建设和法律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监管,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8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分别同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和罗马尼亚总理博克举行会谈。
在同梅莱斯会谈中,温家宝宣布:为帮助埃塞等非洲国家应对当前严重旱灾,中国政府决定在提供9000万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基础上,再增加3.532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温家宝表示,埃塞是中国在非洲的真诚朋友和重要伙伴。中国支持埃塞实施“增长与转型5年计划”,愿扩大在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加大工业投资和技术转让力度,帮助埃塞发展高效农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这笔援助,是中国政府继7月下旬宣布向非洲之角灾区提供9000万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后,又一次向这一地区伸出援手。
在同博克会谈中,温家宝说,新形势下加强中罗友好合作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中方愿同罗方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关系全面、深入发展。
温家宝表示,中国政府对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展融资、承包和技术合作持积极态度;鼓励加强企业、信息、人员交流,带动双方产业发展和商品贸易;中罗可以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欢迎更多的罗马尼亚学生和青少年来中国学习、交流。
博克希望罗中传统友谊和良好的政治关系能够促进双方的经济合作,欢迎中方企业对罗方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罗方愿进一步加强同中方在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密切在国际地区事务中的沟通配合,开辟两国关系新的发展阶段。
8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分别会见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和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
在会见拉贾帕克萨时,温家宝表示,近年来中斯友谊与合作不断深化,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促进了地区和平与发展。中方愿更多帮助和参与斯里兰卡经济建设,促进两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扩大贸易投资合作,加强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会见莫拉莱斯时,温家宝表示,中玻有着传统友谊和政治互信,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加强互利合作是双方的共同愿望。中方愿与玻方密切合作,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扩大在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经济建设,特别是增强玻方自我发展能力。
莫拉莱斯表示,中国是玻利维亚的好朋友和重要合作伙伴。玻利维亚愿与中方加强交流,学习、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扩大经济技术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8月10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
会议指出,目前,“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正在深入展开,铁路系统正在集中排查隐患,加强安全措施。彻底查明事故的原因,深刻反思和总结教训,全面加强铁路安全生产,对实现铁路尤其是新建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对我国铁路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这次调查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会议决定充实、加强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整人员结构,完善调查制度,以提高调查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8月9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
会议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我们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宏观调控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价格调控总体有效,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努力把物价涨幅降下来,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维护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
会议强调,中方支持有关各方为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支持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关于稳定金融市场的声明,要求有关各国切实采取负责任的财政、货币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妥善处理债务问题,保持市场投资安全和稳定运行,维护全球投资者信心。国际社会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浙江温州,察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看望受伤人员,慰问遇难者亲属,与中外记者见面。
7月28日上午10时40分,温家宝在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陪同下来到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看望了住在重症病房和普通病房的伤员。他详细询问了伤员伤情,以及治疗进展情况。他对伤员们说,这起事故给你们带来了不幸,全国人民非常关心。我们一定要对每一位受伤人员的治疗负责到底。希望你们安心养病,早日恢复健康。他还特别叮嘱医生要精心治疗,让伤员早日康复。
2岁零8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是这起事故最后一名获救者。温家宝特地来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看望小伊伊。病床上的小伊伊正在沉睡。温家宝俯下身来,仔细端详熟睡的小伊伊。医护人员告诉总理,手术后孩子已经能吃西瓜和流食,生命体征平稳。温家宝听后说,要好好照顾孩子,政府会关心,人民会关心,大家一起来关心。
平民总理,赤子之心
在公众面前,温家宝常常面带微笑,这位年近70岁的政治家微笑的背后,是近40年在中国大地上的忙碌奔走。《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记者专稿,透露了温家宝务实低调的人生经历,现摘录如下:
温家胡同出了个温家宝,这在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镇的邻居间已传为佳话。虽然温家宝全家在1949年就已搬离此地,但是提起温家宝,大家仍津津乐道。
在镇子的人的记忆中,温家宝对亲属要求很严,其姑母长期在宜兴埠居住未见沾过什么光,当年温家宝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时,镇里一些居民曾向其姑母查询,得到答复都是一句话,同名同姓而已。几年前姑母去世,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曾寄来700元钱。
温家宝同志离开天津南开中学后,就没有回去过。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室一女士告诉记者,温家宝副总理(时任副总理)在宣传上保持低调的作风,有消息说他曾经专门和天津市的领导打过招呼,不要在他身上“做文章”。
“边塞”十四载
1968年2月,红色海洋席卷中国,在北京地质学院构造地质专业攻读研究生的温家宝主动要求前往“边塞”甘肃,从此与祁连山相伴十四载。
温家宝在甘肃酒泉地质队工作期间,认识了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的张培莉。张培莉家住兰州市,在甘肃地质局从事岩矿鉴定。两人在七十年代结婚。1968年到1979年,温家宝由一名初出校门的实习生成长为地质队的副队长,1979年后,温家宝上调到甘肃地质局。
酒泉的生活在温家宝的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甘肃省地勘局第四地质勘查院办公室王先生向记者介绍说,2002年9月,温家宝到酒泉视察工作,曾专程到那里的地勘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探望老战友。老友相会,一贯低调的温家宝除了与大家合影外,在应邀题字时,留下了“温家宝”三个字。
在甘肃地矿局内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温家宝在甘肃地质局工作期间,条件非常艰苦。他曾到酒泉灌溉面积最大的洪水坝河工作。有一天晚上,山洪暴发,温家宝和同事一夜三次搬迁帐篷,终于避过大难。
甘肃省地矿局办公室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温家宝总理在甘肃有不少老同事、老朋友,他们之间现在还保持着联系,这也是温家宝总理了解基层情况的一个渠道。
胡耀邦“选才”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对于中国许多中层干部是令人兴奋和难以忘怀的。那时干部队伍的“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浪潮,拍打着曾在文革中上下流动的众多年轻人。
1985年春天,温家宝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而他的直接领导是王兆国,时为办公厅主任。1985年温家宝被调到中央办公厅担任副主任,从此就留在中央。“胡耀邦选干部不任人唯亲,他很重才干。1985年前后,他特别委托中央组织部考察干部,主要是省部级干部,希望物色到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合适人选。当初我知道的挑选标准有四个:副部级以上、年轻、学历较高和有才能。”一位曾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近十年的人士说,“中组部考察时,发现他各方面才能很全面,人品也好,而不仅仅是个只懂技术的干部。”经过几轮筛选,那次选拔只留下三个干部,其中之一就是温家宝,另一个是现任政治局常委的吴邦国,时为中共上海市常委,还有一位吉林省的高级干部。
1986年,中央任命王兆国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而温家宝接任他的职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继杨尚昆、汪东兴、姚依林、胡启立、乔石和王兆国后的第七位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上世纪90年代初,曾庆红被任命为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他与温家宝同在一个单位三年。据一位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说,温家宝和他合作得很好,遇事经常商量。
尊重领导和平易近人是温家宝一贯的作风。他在办公厅工作时的那位下属对记者说,“在日常工作中,他对每一位领导都很尊敬,同时他对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依旧保持着平易近人的风格。”
“眼光向下”
2002年山东大旱,国务院原本打算派出水利部官员视察,但随着山东旱情的不断加重,最终温家宝亲自赴鲁。温家宝对深入农村研究和调查有着独特的情结,特别是对农村问题。
2002年3月6日,温家宝参加辽宁省人大代表团的分组讨论,原九届人大代表,朝阳市市委书记王大操回忆,温家宝非常关注推行的“开仓借粮”政策,听说辽西去年旱情严重,询问完一位在座的来自基层农村的人大代表他们村受灾情况和政府相关的救济措施后,又连续询问他,“你们市去年向农民‘开仓借粮’了吗?借了多少?”“发救济粮了吗?发了多少?”
“有三个数,一定要搞清楚。一是开仓借粮的数,要保证灾区农民有饭吃;二是救济粮的发放数;三是农民通过打工、亲朋互助等办法自救解决的数。这三个数搞清楚了,对缺粮人口的情况就心中有数了。”温家宝当面告诫王大操。
而九届人大代表,原河北省丰宁县委副书记依然清晰地记着在2002年3月7日,温家宝参加河北省人大代表分组讨论时的情形。“温家宝微笑着与坐于前排的代表一一握手,态度甚是谦恭。大家对他印象很好,特别欢迎他。我的发言引起了温家宝很大的反应,当时丰宁遭受了连续三年的旱灾,政府正发放粮食帮助农民。”
当汇报丰宁政府按照乡村逐级汇总统计上来的数字发放粮食时,被温家宝打断:“这样做不行,只靠统计数字做事不行,我们必须眼光向下,只有亲自下去调查,一户户查,一家家问,这样才能真实了解受灾情况。”
据原河北省丰宁县委副书记介绍,温家宝总理到河北丰宁视察过,深感目前城乡差距严重,“温家宝总理2000年在丰宁视察时并没有按照会务事前安排的路线走,可以说看到了没有经过掩饰的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形。”一位熟知温家宝的官员说,温家宝到外地视察的时候,他经常会让车队突然停下来,没有事先安排就下车与附近的民众交谈,希望了解最基层民众的想法。
当历史车轮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云蒸霞蔚,风起云涌。选拔干部的“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理念如春风般吹拂神州大地,气象万千,科教知识界大批精英人物纷纷脱颖而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1982年,温家宝被提升到地质矿产部,1983年又提升为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青年时期的温家宝就显示出对地质构造专业的热爱,1960年至1965年年轻的温家宝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一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毕业后又继续攻读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研究生。 在“文革”高潮中,在北京地质学院读书的温家宝被分配到武威以西500公里的酒泉,一干就是十多年。此后,温家宝先后担任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技术员、政治干事、队政治处负责人。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常委、副队长。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工程师。直到1981年担任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
7月28日中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温州“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会见了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全文:
温家宝总理在7·23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与记者见面
温家宝:一个政府最大的责任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7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温州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交通事故现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温家宝:
记者朋友们,今天我来到你们铁路特别重大事故现场,给遇难者献了花圈,表示对他们的深切哀悼!
刚才我到医院去看望了伤员,包括住院的。又同遇难者的家属见面。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也很悲痛,我愿意借这个机会同各位记者见面,讲一讲我心里的话。
我们不要忘记这起事故,不要忘记在这起事故中死难的人。它让我们更警醒地认识到,发展和建设都是为了人民,而最重要的是人的生命安全;它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政府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这段时间我病了,11天在病床上,今天医生才勉强允许我出院。这就是为什么这次事故发生第6天我才来。我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温家宝:
应当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并且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新华社记者:
温总理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社会公众对高铁技术安全、铁路调度、现场救援等高度关注,有一些疑问,群众迫切要求查明原因。请问目前事故进展如何,国务院对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查处相关责任人有什么进一步考虑?
温家宝:
这次事故发生以后,社会和群众对于事故的原因,对于事故的处置工作有很多质疑。我认为,我们应当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严肃对待并且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我现在先回答你刚才提到的事故调查如何处理工作。事故发生以后,国务院立即成立了事故调查组,这个组是个独立的组,它包括安监部门,也包括监察部门,还包括检察部门,这个小组将通过现场勘测、技术取样、科学分析、专家论证,得出一个实事求是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并且,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事故调查工作已经开始,我们要求事故调查处理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温家宝:
中国高铁技术的可信度不在口头上 应在实践中
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记者:
您好,我是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的记者。我想问的是这起事故发生以后跟政府有关的问题,刚才您在讲话中也提到对于这次事故的处理,公众有不满和指责。我了解到中国正在急于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高铁技术,包括美国在内。我想问的是,中国政府和您本人将具体采取什么措施使国际社会能够重拾对中国高铁的信心,以说明中国的高铁技术是非常先进和安全的。
温家宝:
谢谢你的提问。中国高铁技术的出口以及其他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可信度不在口头上,应该在实践中。就高铁来说,应该从它的设计、设备、技术、建设和管理综合来考虑,在这个当中,失掉了安全,就失掉了高铁的可信度。这些年,高铁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起事故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高铁建设中的安全度,要实现速度、质量、效益和安全的统一,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相信有关部门会认真汲取这起事故的教训,从多方面改进工作,特别是突破关键技术,加强管理,使中国的高铁真正安全起来,才能在世界站得住,有信誉。
温家宝:
铁路建设不是越快越好 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路透社记者:
这次的高铁事故对铁路的建设有什么影响?
温家宝:
其实铁路建设如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一样,在“十二五”都有明确地要求,这就是要突出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对铁路建设来讲,这起事故使我们更加重视铁路的安全,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安全。整个铁路的布局要考虑高速铁路,整个铁路网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铁路、公路与水运、航空之间的关系。还是这样一个原则,我们一定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不是越快越好,而是把速度与质量、效益和安全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温家宝:
如事故背后隐藏腐败 我们将依法处理毫不手软
香港商业电台记者:
请问总理,您觉得这次事故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温家宝:
我方才已经讲了,我们正在进行严肃认真地调查,调查的结果将会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我想强调一点,我们的调查处理一定要对人民负责,无论是机械设备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以及生产厂家制造问题,我们都要一追到底。如果在查案过程中,背后隐藏着腐败问题,我们也将依法处理,毫不手软。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长眠在地下的死者。
温家宝:
处理过程应当及时、准确向群众发布信息
中央电视台记者:
总理,我的问题是,现在我们站的这个地方几天前还是一片狼藉,但是现在可以看到,已经几乎看不到事故的痕迹了,很多公众质疑,对于这起事故的现场处理是不是过于匆忙?您刚才提到公开透明,在大事故发生之后,我们的政府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及时、公开、透明?谢谢。
温家宝:
在事故发生以后,胡锦涛主席当即指示要把抢救人放在第一位,我得到这个消息立即给铁道部负责人打电话,他可以证实我只说了两个字,就是救人。刚才我在接待遇难者家属的时候,他们也提到类似的问题,我觉得事故处置的最大原则就是救人,千方百计救人,还是那句老话,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铁道部门有关方面是否做到这一点,要给群众一个实事求是的回答。处置的第二个原则,就是要检查安全,这就需要取证、调查和分析,要停开那些有问题的列车。同时,要对道轨以及路基都要进行排查,这些都是处置工作极为重要的。
当然,还有一个善后的问题,比如对几十位遇难者的家属,在处理当中一定要人性化。我对他们讲,我说谁都有父母、丈夫、妻子、儿女,谁都有亲人,亲人遇难失去了生命,是多少钱买不回来的。因此,一定要关爱,给他们合情合理的赔偿,其目的也是为了让死者安息,让生者得到慰藉,包括对遗物的处理。有人以为它仅仅是财产问题,我认为不仅仅是,它实际上是亲人对死者的怀念,我们为什么要求有关部门认真清理遗物,就是要对人民负责。至于你提到的公开、透明,这一点非常重要。这起事故能否处理得好,其关键就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因此,处理的过程应当及时、准确向群众发布信息。
温家宝:
对于中国的未来 我是充满信心的
日本共同社记者:
事故带来了重大冲击,我要问的问题是,如何让中国民众和海外人士重新恢复对中国的信心,铁道部方面应进行哪些改革?
温家宝: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包括科技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懂得一个国家要真正繁荣和强大,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如果说我们今天站在这里来总结这起事故的教训,并且寄托对在这起事故中死难的人们的哀思,那就是我们全国人民、我们整个民族要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特别是在科技事业上,要有自己的发明、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这不是说一说就可以办得到的,这需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突破关键技术,使我们的技术设备更安全、更可靠、更具有竞争力。对于中国的未来,无论是发展和建设,还是科技和教育,我都是充满信心的,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继续努力奋斗。
后记:
7·23甬温线动车事故的发生,几乎震惊了每个中国人。人们在悲伤、质疑、谴责等种种情绪过后,像往常一样期盼着那个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事故现场的老人,在巨大的悲痛之后,国民几乎将他当成了精神支柱,而这一次,他却迟迟没有出现,留给公众一个巨大的问号。
7月28日中午,在事故发生的第六天,在惨案现场,翘首以盼的人们终于迎来了那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镜头前的他面容有些疲惫,此前,他因健康问题不得不在病床上休息了十多天,“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病榻上的他心系苍生,刚刚好转便不顾医生的反对毅然登上了南下的航班。这个人,就是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在事故现场,大病尚未痊愈的他用一贯平和的语气向公众及各路记者耐心细致地解释着他所了解的全部真相。不虚美,不隐恶,朴实的话语中更加显露出平民总理的真诚。“救人”是他自始至终最关心的事情,每位受难者都牵动着他的心,在他这里,你会真正体会到以人为本的真谛,感受到他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