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妈妈的智慧:给儿子制造一台山寨呼吸机

2011-12-29 00:00:00铁三角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1年13期


  在建材店打工的穷妈妈张慧芬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身患绝症的儿子一睡着就会由于呼吸衰竭导致死亡!不睡觉会死,睡觉也会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孩子养在医院里,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显然,贫困的张慧芬是无法做到的。但细心的她发现街上买的5元钱一个的气球加气机的工作原理与呼吸机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她突发奇想地要用气球加气机来取代呼吸机!这是不是天方夜谭呢?5元钱的成本就能挽回一个绝症孩子的生命吗?穷妈妈能否创造生命的奇迹呢?
  
  贫家添新愁:这个婴儿一睡着就有可能死去
  
  那是7年前的一个冬夜,四川盐亭县城郊云溪镇万安村村民张慧芬一觉醒来,发现身旁熟睡的儿子兰科张着嘴巴急促地吐气,两颊憋得通红,浑身不停地抖动着。在村里干过几年赤脚医生的她预料到大事不好,忙叫来丈夫兰广智,夫妻俩七手八脚地把兰科包裹起来,兰广智踩着自行车,张慧芬抱着孩子坐在自行车后架上往镇医院送。
  兰科是个苦命的孩子,出生才三个月,就被盐亭县肿瘤医院诊断为肺癌,这么小的孩子,没法做手术和化疗,只有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小兰科常常被病痛折磨得彻夜啼哭。没想到时隔两个月,他又出现了呼吸不畅的危险症状。
  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兰科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无比困倦的张慧芬一边拍打着兰科的身子,一边打起盹来。但10分钟不到,张慧芬明显感觉到,兰科的身子又像先前那样颤抖了起来,嘴巴换气不匀的他急得哇哇大哭。张慧芬又去找医生,医生再次做了抢救措施,这下子,张慧芬再也不敢合眼了,盯着儿子的心跳计数器,生怕他再有什么闪失。
  半小时后,兰科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医生为他拔下了氧气管。不一会儿,兰科又睡着了。张慧芬松了口气,但愿儿子这下子能好好地睡上一觉。可是,就在兰科闭上眼睛不到两分钟,险情又发生了:他张嘴吐气、嘴唇发紫、浑身冰凉!医生只得吩咐张慧芬赶紧把儿子弄醒,往县肿瘤医院送。
  经过镇医院的反复抢救,张慧芬已经明白了,儿子得的这种病必须依靠氧气管睡觉,要不,只有让他不睡觉才不会发生危险。兰广智踩着自行车把老婆孩子送到县肿瘤医院的时候,已经是午夜两点多了。
  第二天上午10点,兰科的病情得到确诊,因为兰科的年纪太小,肺癌已导致他的呼吸功能衰竭,而要想治愈他的肺癌,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事。所以医生遗憾地说:“患儿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一听到这个消息,张慧芬差点昏厥过去。她找到医生问:“真的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医生为难地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用呼吸机帮助他正常呼吸,但费用你们能承受吗?”
  使用呼吸机的费用是每小时10元,加上住院的各种费用,一天至少两百元,而兰广智只是个泥水匠,张慧芬在县城一家建材店打工,夫妻俩一个月的总收入才七八百元,他们哪有能力把孩子养在医院里呢?
  但张慧芬已经豁出去了,她扯着医生的衣角说:“就是能延长他一个小时的生命,我们也绝不放弃;他能活一个小时,我们就不能让他遭一个小时的罪!”在她的请求下,兰科再次被送到急救室。看到儿子在呼吸机的帮助下,均匀地呼吸,静静地睡着了,她才放心地拽过丈夫说:“走,凑钱去。”
  
  穷妈妈的智慧:给儿子制造一台山寨呼吸机
  
  兰广智又踩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把妻子带回家。他俩顾不上喝一口水,就分头找亲戚朋友借钱。好多人都劝张慧芬要理性一点:花再多的钱,孩子离开呼吸机就会死的,有必要这么做吗?但张慧芬仍然坚持说:“没有一个母亲,能忍心让自己的孩子等死。”亲人们说归说,看着她这么坚定,都纷纷解囊相助。村委会主任还用大喇叭动员各家各户为兰科捐款,兰广智家的三间平房紧靠大公路,他们也腾出来卖给废品回收站,夫妻俩搬到了村里遗弃的保管室去住。
  尽管如此,他们想尽所有办法搞到的钱最多能维持兰科在医院里住上两年。倾其所有就是为了延缓他两年的生命吗?这显然不是张慧芬的终极目标。她打听到了,即使不住医院,买一台呼吸机放家里供兰科使用,也需要8万多元。凭他俩的收入,不吃不穿也要积攒9年,而兰科停止呼吸5分钟左右就会死亡。张慧芬突然想到:修理店的德山大叔那么聪明,能捣鼓出各式各样的两轮车和三轮车,能不能找他捣鼓出一台呼吸机呢?
  在张慧芬的执意请求下,李德山答应试试。
  张慧芬把李德山带到了医院,指着呼吸机对他说:“我觉得呼吸机与你修理店里的加气筒比较类似,都是一头加气一头出气。也就是说,呼吸机就是加气筒,我儿子的肺就是轮胎,你能不能给我的儿子做一个加气筒出来?”李德山觉得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他还是否定自己能做出像呼吸机那么高端的加气筒。
  张慧芬怀着失望的心情走出医院,满大街兜转,边走边想怎样才能让儿子离开呼吸机也能自由地呼吸。
  这天,她来到公园里,看见有个卖气球的老太太,用手捏着一个黄色的、圆溜溜的东西在给气球加气,只要用手自由地捏几下,气球里的气就加满了。老太太告诉她,这叫加气机,不仅对气球,对自行车轮胎、皮球都可以加气,仅5元钱一个。张慧芬一拍大腿,这太好了。她给了老太太10元钱,拿着气球加气机就往医院跑。
  张慧芬找到医生说,我已经看明白了,呼吸机与这个气球加气机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气压来进行气体交换。只要能让我儿子的肺部有规律地运转起来,并持续不断地工作,就能维持他的生命!
  “是这个道理。”医生赞许地看着她说,“你是要用你手中的气球加气机来代替呼吸机?”张慧芬的回答是肯定的。医生思索了一下,觉得可以试试。
  为此,医院开会商量了一下,大家都觉得张慧芬提出的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如果要做,所出现的后果必须由患者家属承担。
  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这可是唯一能拯救儿子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了,张慧芬义无反顾地签了字。
  带着张慧芬的想法,医院最终确定,在兰科的气管里安放一段简易的仿生气管,气管的另一头从兰科的鼻孔里伸出来,外接在那个手捏式气球加气机上。事前,医生还做了一个实验:每秒钟轻轻捏一个气球加气机所产生的气压,正好与人体肺部舒张所需的压力一致!
  这真是太好了!张慧芬怀着激动的心情手握着气球加气机,在医生的指导下,轻轻地捏了一下,等气球加气机的气囊鼓起来,再轻轻捏一下,这中间的间隔时间刚好一秒!这太好掌握了!随着张慧芬有规律的捏动,她惊喜地发现,儿子也跟着她手里的节奏均匀地呼吸起来!原来,儿子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自己不放弃,儿子就能活下去!张慧芬边捏边想,欣喜的泪水又从脸上淌了下来。
  第二天,张慧芬为儿子办理了出院手续。
  
  有爱的世界不会让生命流失,我们都是孩子的呼吸机
  
  其实,张慧芬内心十分清楚,到目前为止,只能说找到了让儿子继续活下去的方法。如果出现了任何纰漏,哪怕是一个细小的差错,都会终结兰科的生命!首先,夫妻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须一刻不停地轮流为兰科加气,因为婴幼儿随时都有可能睡着。白天,张慧芬守在兰科身边,晚上兰广智就从工地回来与妻子换班。由于丈夫第二天又要干活养家,到了下半夜,张慧芬又要换丈夫去睡觉。
  这样下来,夫妻俩的实际工作时间都在16个小时以上。日子久了,不仅手指捏得麻木,人也累得面黄肌瘦。
  看着夫妻俩为了兰科被折磨得不像人样,村民们都想帮他们分担一些。
  成都华西医院肿瘤科有一位姓杜的医生,老家是盐亭县云溪镇的。2005年春节回家时听说了这件事,非常震动,专程跑到张慧芬家去探视,他看到小兰科正熟睡在摇篮里,有个村民正在旁边给兰科加气,陪张慧芬说着话。更让杜医生感到神奇的是,兰科虽然长得瘦小了点,但面色红润,根本不像是得了绝症的孩子。他也接过加气机,为兰科均匀地加起气来。
  
  正月初八,杜医生回成都上班时,也让张慧芬带上兰科去华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他们惊奇地发现,兰科肺部的肿瘤细胞并没有增多,因此怀疑兰科有了“正常”的呼吸,促使他的身体里的各个器官能够正常发育,加之他长期服用中药,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邪不压正”,肿瘤细胞的扩散速度最终没能跑赢他身体的发育速度。如果将维持他呼吸的这台气球加气机加以改良,或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几天后,华西医院为兰科实施了进一步手术。他们把兰科的气管切开,在里面安装了一个专门从美国引进的一根高级仿生呼吸管,管子通出鼻腔,另一头像一个简易的帽子一样卡在他的头部,这种设备其实就是一台简易的便携式家庭呼吸器,如果兰科睡着了,就扭转开关,它就会自动做功,再也不需要人工操作了,有了这样的装置,大大减轻了张慧芬一家和村民们的负担。而它的总造价还不到1000元!刚开始几天,兰科不大习惯,总要在半醒半睡时伸手去抓呼吸器,这时需要人看着,用各种法子哄他入睡。半个月后,他就习惯了,不哭不闹。只是这种呼吸器使用的是干电池,一对电池一晚上就报废了,此后,华西医院又根据张慧芬的意见不断地改良,由干电池更换成可充电电池,最后又设计成锂电池,大大压缩了成本。
  兰科由医生最初认为的“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竟一年又一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只是时不时受到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困扰,他不可能像其他孩子那样长得很茁壮,3岁的时候,他才会走路,开始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能有这样的成果,张慧芬已十分满足,兰科每年生日的时候,她都要摆富有川西北风格的坝坝宴款待乡亲们,为兰科祈福和祝贺。
  为了不给大家增添麻烦,张慧芬决定自己带孩子出去走走。没有钱,她每到一处,就找建筑工地打几天小工,或用帮人擦皮鞋、拾废纸等方式挣路费。
  2010年8月20日,兰科过完7岁生日后,张慧芬决定再把兰科送到华西医院去做一次检查,看看自己7年来的努力是福还是祸。
  这一次,奇迹再次发生了!医生发现,兰科肺部的癌细胞已经减少了许多,而他的呼吸能力却在大大增强。医生说,这也许是他的运动和不停地呼吸新鲜空气使他的心肺功能增强,还有7年来从未停止药物治疗使他的癌细胞得到明显抑制的结果。
  回去后,张慧芬把兰科带到住在密林深处的娘家居住,逐渐减少兰科对呼吸器的依赖。两个月后,兰科终于可以离开呼吸器也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呼吸了。她相信,兰科的生命就像一只小鸟,完全可以从她的手中放飞了,它会在亲情和关爱的目光中飞得很高,很远……
  2010年12月8日,在华西医院为兰科截除仿生呼吸管后,张慧芬拥抱着儿子,泪流满面地说:“7年啊,我们终于胜利了!谢谢老天,谢谢医生,谢谢我的父老乡亲!”
  
  编辑 / 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