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心脏功能好、心跳速度较慢的人都会比较长寿。这是因为心跳相对徐缓,代表心脏功能强大,仅需慢慢跳动就能达到推动血液流动的目的。从自然界规律看,心脏跳动越慢的动物寿命越长。
心跳和预期寿命有关
科学研究显示,每一种动物一生的心跳次数与它的预期寿命有着很大的关系,科学家曾对一些哺乳动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可以看出,心跳越慢的动物寿命就越长。对人类而言,人一生的心跳总次数为25亿次至30亿次,在同等条件下,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分钟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相反,如果静息心率大于80次/分钟,寿命就会缩短,低于60次/分钟算是心动过缓,因此在60~80次/分钟之间最好。
科学运动能减慢心跳
心跳是可以控制的,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科学运动。
对健康的普通人来说,有氧运动能控制心率。如散步,每周5次,每次1~2小时,每次3000~5000米;如慢跑,每周5次左右,每次至少30分钟,每分钟心跳数不超过180减去年龄的数目;如跳绳,每周5次,每次10~30分钟。
对患有疾病的人来说,他们运动时的适当心率应在170减去年龄×60%~70%。
练小篆有助降低心率
有医学专家专门研究过书法与心脏健康之间的关系。练书法时,练习者的呼吸趋慢,尤其在写小篆、隶书时,吸气时间甚至超过呼气时间。小篆、隶书需要一笔一画描摹,在运笔中,心率和血压会逐渐降低,写得越慢,心率降低的幅度就越大。
保持适当体重可减轻心脏负担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相关链接
老年人心率慢不是坏事
不少老年人心率一慢(除病理性改变外)就害怕,这是不正确的。
有研究证实,静息心率快会数倍地加速心血管病的进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控制过快的心率。医生们常给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康可等),其目的之一就是使心率减慢,保护心脏,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心肌梗死、慢性心衰、高血压病患者,若正确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死亡率下降30%~44%。
据《家庭保健报》
编辑/平湖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