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已过,金店人山人海的火爆场景让人叹为观止,但去年著名品牌周生生18K金手链被曝出含金量不足的新闻,让人买首饰时心有余悸。
假首饰索赔无门
李先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为她买了一条千足金的金项链,可是没过多久,项链就发生断裂。他拿去修理时,金店工作人员却说这条项链是18K金的。
监管现状堪忧
2010年,国内著名黄金珠宝品牌周生生被曝出18K金手链含金量不足的重大负面新闻,惊动了黄金制品行业,这一爆炸性消息暴露出了国内金银珠宝检验监管上的缺失,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检测鉴定机构众多,作为商家来讲,也有了很多选择,可以根据“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为自己选择鉴定机构。而这些鉴定机构之间为了竞争,也会出现互相压价,或者暗中给固定商户放松检测标准的情况,比如定级略高等。如果具体到检测师,甚至会存在“人情鉴定”的操作空间。
而目前社会上不法分子常用制造假牌号、仿制戳记,用稀金、亚金,甚至黄铜冒充真金,因而鉴别黄金饰品,要根据样品进行综合判定来确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目前,国内珠宝行业的鉴定状况混乱,有鉴定资质的机构众多,而标准并不统一。大体可以将这些鉴定机构分为三类:国检、省检、高校和其他检测机构。
验金有经可取
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送礼嫁娶,人们对于金饰品始终是情有独钟,但面对金饰品市场混乱、监管存在缺失的现状,消费者如何买得放心呢?
众所周知,考查K金主要的指标是黄金的含量,这可以直接通过机器来验定。比如18K金,黄金含量要达到75%才算合格,行业一般要做到75.5%,以保证检测和鉴定通过。
各专业商店或专业柜台出售的金饰品,一般附有权威检验机构的检验证明,消费者选购时应注意核查,还须仔细观察饰品的印记。
金饰品印记应清晰,易于识别,内容必须包括材料名称和含量。如金饰品的“足金”、“千足金”、“G18K”,银饰品的“足银”、“S925”,铂饰品的“足铂”、“Pt95O”等。印记“18KGP”表示该饰品是镀金饰品,而不是贵金属饰品。印记“18K白金”表示该饰品为含金量75%的白色金饰品。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谨慎交易。
专家建议,消费者要到正规商场购买金饰品,并要求出具相关检验合格证书。如不放心,可到当地权威检测部门“验明正身”,如发现含金量不足,应拿检验报告向商家提出修理、换货或退货。
编辑/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