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新时

2011-12-29 00:00:00陈亚辉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1年20期


  痴迷!时尚白领想卖环保手帕
  2005年夏天,李玲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后,进入成都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虽然“白骨精”的生活看上去时尚光鲜,但李玲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她希望能从事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工作,在赚钱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找一个投资不大且能赚钱,又令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谈何容易?
  2007年“十一”国庆长假期间,李玲与事务所的几个同事一起随旅行团到日本旅游。当天晚上吃饭时,李玲和同事们习惯性地找服务生索要餐巾纸,却被婉拒。服务生告诉他们,日本环保法规对使用餐巾纸有明确限制。于是,李玲和同事们只得从随身携带的包包里掏出纸巾擦嘴揩面,用完后将纸巾随手置于桌面上。而细心的李玲发现,身边其他台位的日本客人都是从自己的上衣口袋里取出一方手帕擦嘴揩面……这个动作让李玲感到既陌生又惊讶,她几乎有20年没有用过也没有见过手帕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玲留心观察,发现无论在地铁、大街上,还是商场、旅游景点,有人打喷嚏或者轻微咳嗽时,都会从口袋里掏出手帕遮住口鼻处,吃饭的地方,不论是大饭店还是小餐厅,都不提供餐巾纸。李玲不禁心生感慨: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低碳环保啊!
  回国后,李玲通过上网查资料得知,每生产一吨纸要砍17棵大树,而我国年人均消费纸巾1.74千克,这就意味着1000万立方米的森林被砍掉。那一刻,李玲陷入沉思:我们一边将“低碳生活”这几个字挂在嘴边,却一边大肆使用“原生木浆”制作的纸巾。在大量纸巾的背后,是一棵棵倒下的树木和一片片光秃秃的荒地!看来,我们在环保方面真应该学学日本人,把我们用手帕的传统重新发扬光大。
  想到这,李玲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不如就开一家环保手帕店吧!为了了解市场,李玲特意到成都各大商业区转了一圈,还真没发现有卖手帕的店铺。
  可从哪里进货呢?最后,她决定自主设计原创手帕。先设计出一批手帕图样,然后找合适的印染厂帮自己生产……
  焦急!精心设计的手帕销不出去
  既然是做原创手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便是设计!由于付不起设计费,她专程跑到四川美术学院,敲开了工艺美术系办公室的大门。系老师得知她的来意后,向她推荐了一名叫杨佳的大三女生。
  经过反复沟通,她们决定先设计四个系列:适合成熟女性的优雅系列,适合浪漫女孩的梦幻系列,适合成熟男士的绅士系列,适合儿童的卡通系列,并计划每个系列分别设计10种图案……
  随后,杨佳日夜赶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手帕的设计中。20天后,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设计稿。李玲看过之后颇为满意,当即按事先的约定付给杨佳1500元设计费。接下来,李玲开始着手联系生产厂家。
  她带着设计图稿在成都寻找代工厂,却屡屡碰壁——除开有资质有实力的大厂不谈,就连小得只有几个人的工厂都瞧不起她那点量!
  最后,她决定去义乌寻找生产厂家,终于找到一家资质和信誉都不错的工厂。如期拿到货品,李玲十分满意,当即跟这家工厂签订了代工合同。
  回成都后,李玲便开始马不停蹄地四处寻找适合销售手帕的店铺。几天后,李玲看中了西大街百盛楼梯旁的“幸运符号”生活用品店,与店主交涉后,店主答应代销她的手帕。
  2008年5月,第一批手帕上柜了!李玲每天下班后都要去店里转转,想在市场最前端了解客户信息,为今后改进和开发新产品做准备。李玲发现,看手帕的人不少,但买的人却不多。一个月下来,代销店仅卖了200多条手帕。毕竟中国人使用餐巾纸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要改变人们的习惯谈何容易!
  不过,李玲就是不信那个邪,她坚定地辞了职,并咬紧牙关给自己打气:“我就不信中国人改不了这个陋习!哪怕是一分钱不赚,也要把手帕卖出去!”
  惊喜!小手帕终于找到大市场
  辞职后,李玲决定将积压的手帕拿到大街上低价推销,在推销手帕的同时,向大家宣传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2008年9月的成都,天气依然非常炎热,李玲在春熙路支起一个摊位,上面摆满了手帕。摊位边摆着她特地请人绘制的POP宣传牌,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大家宣传环保。游客们纷纷到摊位前观看,李玲以每条5元的成本价将手帕卖给大家。一天下来,竟销售了近500条手帕。李玲兴奋不已!第二天,她又如法炮制地到春熙路卖手帕……几天下来,手帕便销售一空。虽然一分钱没有赚到,但李玲信心倍增。
  随后,李玲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要让顾客买自己的手帕,光靠讲一些环保的大道理是行不通的。究竟要用什么妙招才能调动顾客的购买欲,让大家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呢?
  2008年10月,正值旅游旺季,一天,天气晴朗,李玲从代卖店步行至宽窄巷子时,游人如织。“美女,请问春熙路该怎么走?”“去武侯祠坐几路车?”“成都美食一条街在哪里?”一路上,李玲遇到了好几个问路的旅行者,而路边的小书店里,成都地图很是热销。
  对此,作为旅游爱好者的李玲深有体会,初到一个城市,游客对当地的名胜古迹和交通路线都不熟悉,出行很是不便。李玲灵机一动:若将路段、景区、宾馆、交通等元素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在一方手帕上,不就轻松地解决了旅行者的麻烦吗?传统的地图错综复杂,而且旅行结束后往往弃之垃圾箱,手帕则填补了这些劣势。
  李玲的这个创意得到了杨佳的高度赞同。随后,杨佳熬了几个通宵,设计出“行游成都”主题地图手帕。之后,她陆续在宽窄巷子、锦里、草堂路等几处旅游景点为地图手帕找到了代售点。精明的商家十分看好地图手帕,有人当即现款购入。过了没多久,5000条手帕便全部脱手。
  地图手帕很快引起了很多游客的兴趣,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一个月后,市场上面临断货,商家向李玲催货,李玲立即通知义乌厂方再生产一批。第二批货刚到,就被商家抢购一空……这次出手,李玲赚的钱虽然不多,但极大地鼓舞了她的士气。
  2009年春节过后,李玲又让杨佳设计出重庆、乐山和峨眉山等地的地图手帕,在各地的销售点均出现热销势头。随后,李玲又与杨佳一起设计出“九寨沟·四季”系列手帕,并不断创新材质,在纯棉布的基础上,增加了丝绸、夏布、草木染布等更古朴的布品,并配以漂亮的礼品包装。这批手帕一经面市,就受到游客的喜爱……
  2009年6月,李玲觉得开手帕专卖店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在成都郁金香广场2楼租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店,成立了“绿袖”手帕工坊,并为自己的手帕注册了商标。
  地图手帕销售一段时间后,销售势头逐渐减弱,开发新产品迫在眉睫!李玲从地图手帕的热销中得到启示:要想保持手帕的热销势头,就要不断开发手帕的附加功能!
  经过几个回合的沟通后,全新的设计方案出台了。针对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她们将手帕的功能进行细分,开发了适合儿童的游戏系列、玩偶系列、动漫系列……孩子们在使用手帕的过程中,还可以玩游戏、收集喜欢的玩偶和动漫形象;适合情侣使用的情侣手帕,由一大一小两块手帕组成,上面印有各种浪漫有趣的图案;还有夫妻漫画系列,每块手帕上印有李玲和杨佳精心创作的四格漫画……
  各种系列的手帕一经面市,马上吸引了顾客的眼球。很多顾客一次性地购买好几个系列的手帕,除了自己使用之外,还当做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当初,李玲还担心定价为299元一套的夫妻情趣手帕不好卖,所以生产的数量并不多,没想到上市后特别畅销,不少女性专程到李玲的店里购买,送给即将结婚的闺密。李玲见势,赶紧通知厂家加印……
  除了在手帕的内容上不断创新之外,李玲还在手帕的销售形式上狠下工夫:2010年情人节,李玲推出了情侣手帕DIY活动,情侣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照片拿到店里,她为他们量身设计,或是为他们绘制卡通肖像,然后印在手帕上。妇女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每逢节日,店里都会推出相应的主题活动……
  此外,李玲还向幼儿园推销儿童系列手帕;向婚庆公司推销夫妻漫画手帕、情趣手帕……
  2010年年底,李玲的手帕工坊营业额近千万元,除去各种开支,净利润达到180万元。现在,李玲正踌躇满志地计划将自己的手帕卖到全国各地。她说,除了卖手帕,她还要陆续开发一些其他的低碳环保产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绿色使者!
  
   编辑 / 杨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