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乐:处处非家处处家

2011-12-29 00:00:00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1年23期


  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拥有文学学士学位的演员耿乐,笑称自己并非一个文艺青年,这个热爱开越野车,却也学习太极、读佛经的男人,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位宅男,或者浪子。耿乐似乎从骨子里拒绝一切标签,也拒绝给身边的事物贴上标签。作为演员,他一年只有一半的时间在家,而家,并不是他一点一滴堆积的窝,不是漂移的旅馆,不是任何被定义的事物,然后,我们将之理解为:家,是耿乐的禅。
  耿乐不笑的时候,有一种距离感,而当他牵动嘴角,露出和黝黑皮肤形成鲜明对照的白牙齿,却有一种爽朗、阳光的感觉。聊到起劲,他大笑,没心没肺孩子般的笑容,似乎时光就这么回到了他演《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那时候,他扮演的是一个火性男孩。
  时光流逝,耿乐早已尝试了更多的角色,《开往春天的地铁》里的困惑男子,再到近些年来扮演的那些正直不阿的血性男儿,他说,这些角色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多的烙印,他还是他自己,喜欢安静,喜欢空,正如他的家一样。
  耿乐说:“我在练习太极。”很多人认为耿乐这样的男人,也许该沉迷于健身或+fVoCPKDciFQ3vyYWthKDg==者激烈的运动,他却练起了太极,他认为太极绝对不是老人的消遣,“打太极其实极累,但是这里面却充满人生哲学。”至于是什么哲学,耿乐笑了,不可说,不可道破,颇有佛家的禅思。
  这是一个矛盾的男人,他开越野车飞驰,他也打太极。他喜欢冷冽的设计风格,他也爱收集阿童木。他不笑的时候眼睛很忧郁,笑的时候像阳光男孩一般。这样的一个人,必定是有着一颗自由的心,这样的人,处处非家处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