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方式随“息”而变

2011-12-29 00:00:00钱铭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1年24期


  存款:组合方式利息高
  每次加息后都会出现排队转存的现象,但也有部分存款转存后反而不划算的情况。理财专家建议,转存是否合适与存入天数、加息预期及个人资金需求有关,储蓄理财要仔细权衡收益与损失。
  转存后的利息率虽然提高了,但存入日期至转存之日的利息要以活期利率计算,储户将遭受这部分的利息损失。因此一般情况下,加息后转存是否划算可参考以下公式:360天×存期×(新定期年息-老定期年息)/(新定期年息-活期年息)=合适的转存期限。通常情况下,1年期存款在35天内、2年期存款在72天内、3年期存款在92天内、5年期存款在176天内提前支取,转存为同期限的定期存款是合算的。
  工商银行理财师安仲廷认为,加息周期里短期存款更能得到利息增长带来的收益,建议市民可以存三个月或半年,存款即将到期时或许迎来下一轮加息,这样就不会损失利息。
  理财产品:短期保本型易获利
  工商银行理财师邢伟认为,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银行定存利率,跑赢CPI的也不在少数。一些一年期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达4%左右,明显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安仲廷建议投资者,加息后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会相对提高,在预期进入加息周期的情况下,选择短期理财产品既能获得比定期存款较高的收益,也能保持流动性,为购买更高收益产品做准备。而且等再次加息时,还可灵活调度资金,避免错过获取更高收益的机会。
  基金:回避债券型基金
  目前基金主要分为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三种类型,在三类基金中,受加息影响最大的是债券型基金。债券的价格是由面值、息票率、偿还期和市场利率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市场利率越高,债券的价格越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到期时间长的债券的价格对利率更敏感,低息票债券比高息票债券对利率变化更敏感。
  长期的债券型基金更是在加息通道中存在劣势。在年内可能多次加息的背景下,建议投资者在今年年底之前尽量不要涉足债券型基金。
  加息周期里,投资偏股型基金能获得不错的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可以选择基金定投,通过将定期小额资金存入基金账户,可以分散市场风险。
  房贷:不一定要提前还贷
  加息对于房奴来说,意味着每月的还款额再次增加,因此很多贷款购房者在加息后会尽可能地提前还贷。加息周期来临,面临多次加息的压力,提前还贷是否划算?理财师认为,应对加息要找到好的投资方式,通过投资收益弥补增加的房贷利息,特别是公积金贷款更不需要急于提前还贷。
  固定利率房贷是规避加息影响的途径之一。所谓固定利率房贷,即在贷款期限内,不论银行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将按合同规定的固定利率支付利息,锁定房贷成本。结构性固定利率房贷,就更灵活点,它在利率固定期间,可以分段执行不同的利率标准。
  另外,如果个人投资收益能远远超过房贷利率,就没有必要提前还贷。
  黄金:配置总资产的10%~15%最佳
  黄金作为抗通胀的投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理财师认为,在加息周期里,黄金仍适合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投资比例为10%~15%比较合适。
  邢伟表示,央行加息意味着人民币走强,美元走弱,而美元又与黄金挂钩,美元走弱给黄金带来更大上涨空间。经历了去年的大牛市,黄金今年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家庭投资可以配置一定比例的黄金。
  
  编辑/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