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也是中考的重点。我们要帮助学生理解中国近代化的内涵,让学生站在近代化的高度审视中国人的救国历程,从情感上认识到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中国近代化的内涵出发,谈谈中国近代化的分层教学及问题探究。
一、中国近代化的内涵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主要进行了四次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理解近代化,就要全面把握近代化的内涵。
近代化是指人类的生产方式从手工劳动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转变,并在此基础上促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处于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社会结构开始从传统社会转向近代社会,政治方面产生一系列变革,经济方面资本主义产生并获得了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方面不断地变革。中国近代化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挤压下,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极其曲折。
二、分层教学
教师在讲授这一单元时,要围绕中国近代化这一主题展开,把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与学生的认识逻辑联系起来,分层介绍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征是层层推进、艰难曲折,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等领域,即器物(物质层面)——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政治(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物质层面——洋务运动。学习洋务运动要引导学生复习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弄清楚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的惨败对大清国的沉重打击,认识到鸦片战争的结果惊醒了一些清朝士大夫的美梦,其中一些士大夫如魏源、林则徐等开始关注外面的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一些清朝官员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通过鸦片战争看到了西方武器的先进,他们认为中国惨败主要是因为武器太过落后,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武器,同时他们也认识到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就不能制造出先进的武器,于是开始兴办民用企业,发起了洋务运动。最终,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2.政治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洋务运动后,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认识到仅靠学习西方国家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不能救国的,他们开始把目光转移到西方的政治制度。康有为、梁启超等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寻求改革的方式,推行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做法,但未取得成功。戊戌变法失败后,孙中山等人认识到改革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就主张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虽然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们引进了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和共和政体,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
3.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仅靠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不行的,要想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就必须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剔除出去,只有这样才能救中国,于是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都发生了革新,给中国近代化开辟了新路。
三、问题探究
中国近代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资料,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用历史的眼光客观地审视、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方法。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中的四次尝试有很多问题值得学生深入探究,比如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教材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做最后点评。教师最后点评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洋务运动对近代化所起的作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过去甚至现在的教科书还是认为,洋务运动虽然对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评价进行再认识,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放在中国近代化这个大背景下来进行,让学生明白一部分清朝政府官员的目光还是远大的,虽然引进的大机器是粗放型的,生产模式也是落后的,其发展过程也受到了各种条件的限制,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使中国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变革。如果没有这个开端,近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思想文化层面的变革就无从谈起。所以,在学习洋务运动时,一定要引导学生用一种新的眼光去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