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标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必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互动交流的过程。为此教师必须在有限的45分钟内,把历史讲“活”,把难度较大的问题简单明了、深入浅出地讲出来,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达到有效课堂的标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通读教材,把握史实
1.要熟练驾驭教材。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设计备课时,把每节课的教学都放在大的历史框架中去讲。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通读教材,熟记历史事件,全面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如在教学高一《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要把这一章的所有内容进行串联,将其看作一个整体来给学生讲授。要让学生知道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是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为主导,以被压迫民族为同盟军的一次世界规模的革命运动。它包括俄国十月革命,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教师这样的讲述,就使得学生有了一个较为宏观的认识,能让学生更清楚地把握历史。
2.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拓展教材内容。
我们知道中学历史教科书对有些章节的内容介绍得过少,有的只是点到为止。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教师不妨在讲解教材时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充实、补充和拓展,使史实具体化,使历史事件更生动形象和更易被学生理解。同时,我们要教会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来认识和掌握历史事件,拓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讲一节课的内容要涉及好几个事件,教师在上课时要突出难点、重点,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深化本课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如在讲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时,笔者先对“工农武装割据”的概念进行了重点讲解,然后说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的内容都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途径,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当时中国的现状决定的。
二、历史课堂教学要严谨
1.课堂气氛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也就是说在上课时学生、教师要劲儿往一块儿使,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同时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做到收放自如,使课堂气氛既能够互动交流,又秩序井然,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在传授知识时,教师应当注重准确性,要求史实准确、褒贬分明,要能准确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正确的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迪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拓展学生的广阔性思维,同时要激发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意向集中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和教师讲课的设计内容,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同步展开。
三、创新教学方法
1.进行设疑教学。
在上课时我们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让其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讲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笔者没有直接将要点和盘托出,而是先让学生阅读,然后提出问题,在学生思考后加以点拨提示。当然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深刻性,不宜过难,也不能过易,而是难易适度,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到”。
2.教师要做到课堂语言优美。
这就是说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关乎学生的认知能力,关系到教与学的实际效果。为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掌握渊博的知识,对专业课做到精准理解和熟练把握,尽量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觉得听课是一种艺术享受。
3.课堂总结要承前启后。
一是要复习归纳本节课所讲内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在总结中引导学生动脑记忆。二是教师可故意留下悬念,促使学生进行反思。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结束不能认为是思维发展过程的完成,而是思维步入更高层次循环的开始。因此教师要经常用悬而未决的问题,创设新的情境,给课后学习布下疑阵,为讲好以后的新课埋下“伏笔”,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和发展。[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