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跑跑”背后

2011-12-29 00:00:00刘子倩钱炜
人民周刊 2011年10期


  用“祸不单行”来总结朱惠明人生中的最后一天,再合适不过了。
  2011年8月24日下午,48岁的朱惠明被土方车撞成重伤,被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原宝钢医院,以下简称宝钢医院),然而在进行截肢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突发火灾,在场的6名医护人员安全逃生,未被及时转移的朱惠明窒息身亡。
  引人关注的不是朱惠明5小时内两遭劫难,而是医护人员的先行逃离。很快,对医生医德的责问铺天盖地,关于医院应急管理缺失的质疑也纷至沓来。网络已将6名逃生的医生称为“医跑跑”,甚至在长沙选拔市管干部面试中,有评委将此作为案例向前来竞岗的医院院长提问。
  
  横祸
  
  2011年8月24日下午5点20分左右,骑电瓶车回家的朱惠明与拉土石的卡车相撞,右腿被卡车车轮轧过。
  不过,朱惠明神智清醒,轻轻挥动手臂,并无痛苦状。不久后朱惠明的母亲和妻子赶到。随后,110巡警与120救护车相继赶来。
  出事地点距宝钢医院有12公里,但因其是上海北部地区唯一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也就成了朱惠明最好的选择。
  大约24日晚上6点多,救护车将朱惠明送抵医院。医生通知家属必须截肢。晚上7点30分,朱惠明被推进三楼的手术室,医生预计手术时间为两个半小时左右。一个小时后,10多位亲属相继赶到手术室外等候。家属虽然悲伤,但仍有点庆幸:命总算保住了。
  没人能想到,朱惠明竟未能走下手术台。
  大约10点左右,一位亲属见还没有动静,推开手术区外门一看,走廊里竟满是浓烟。“里面有好几道门,我们发现烟时已经晚了,我姐夫想冲进去救人,但无论如何都已经进不去了。”朱惠明的堂弟朱惠清说。
  烟越来越大,朱家十几位亲属最终也不得不逃至楼下,可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发现为朱惠民做手术的两位医生已在楼下。“病人呢?”家属问。“实在呛得受不了了。”医生说。除此之外,医生没有多说一句话。
  
  失火
  
  此时,在医院陪床的朱东听到着火的呼喊声,从急诊室跑了过来。“我们想救火,但没找到消防工具。”朱东说,借助对面内科住院楼的灯光,看到浓烟从窗口里窜出来,把楼包裹起来,还伴随着玻璃碎的声音。着火的三楼似乎没了电,而一二楼还亮着灯。不久后,两辆消防车即赶到宝钢医院。
  然而,救援并不顺利。尽管消防通道的伸缩门已打开,但有两辆轿车并排停在门口,消防车无法进入院中。“一辆桑塔纳,一辆奔驰。我们想帮忙把奔驰推开,但根本推不动。”
  消防车无法进入,消防队员不得不一根根接消防水带,搭梯至三楼灭火。大约半个小时后,大火被扑灭,焦急的家属冲向手术室。当时,房间被烟熏得乌黑,朱惠明的身上盖着白布,已没有了呼吸。
  在外界看来,朱惠明在手术中意外身亡,医院难辞其咎,医生先行逃生也令人难以置信。不过,消防部门告诉朱惠清,现场有使用过灭火器的痕迹。
  宝钢医院院长方勇曾对媒体表示,值班护士发现起火后,便到走廊取来灭火器灭火,另一名值班的麻醉医生报了警。
  朱惠明当时全身麻醉,必须通过呼吸机维持呼吸。院方称,医生曾想把病人背出来,若把呼吸机拔掉,病人必定会被浓烟呛死。而在管道通气的情况下,医生认为可以维持近半个小时。医生还曾想把呼吸机和患者一同转移,但病人使用的手术床要通过电动开关才能启动,不巧的是,会操作手术床的护士已出去报警,而医生不是很清楚开关的位置。在被熏得难以支撑后,医生们选择下楼。
  “我从心里恨他们,毕竟病人交给他们了。虽然是截肢了,可人还活着。你们全部撤离了,怎么能把病人留在那里?”朱惠清反问。
  当晚,宝钢医院院长方勇即向朱家致歉,称医院愿意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
  
  管理
  
  事实上,医院消防一直是消防工作的重点。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主任田鸣说,医院消防是全世界的难题。现代医院多为高层建筑,很多病人没有行动能力,失火时,电梯不能运行,如果没有医护人员的抬送,六七层楼以上的病人就无法转移。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会医院院长说,地震、失火等应急预案大多数医院都有,这是卫生部的规定,但没有具体到全身麻醉的手术室病人这样细致的程度,这可能使得在场医护人员有些慌乱。另外,卫生部虽规定要有类似预案,但并不是强制性的,也并未要求医院定期预演,这也导致许多医护人员在发生紧急事件时没有经验。但是,“无论任何情况,医生都不应单独留下病人”,只要想救,总还会有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宝钢医院也有应急预案,且年年都会进行消防演习,在事发前数周,还曾演习过一次。据记者了解,发生火灾的手术室屋顶并未安装自动喷淋器,这或许是火灾最终未能避免的原因之一。“这幢楼建于1981年左右,因为是老楼,也就没有安装这些设施。”知情人说。
  在一边倒的质疑声中,死者家属却表示了一定的宽容。朱惠清说:“任何人都不是天生道德沦丧的。我们不期望每个医生都是英雄,也没有说一定要怪罪医生,如果他们连自己的生命都保证不了,又怎么去救病人呢?”
  其实,这座已建院30周年的医院也有光荣的历史,1997年还被国家卫生部首批认定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在宝钢医院的院歌中,有这样一句:用爱支撑起你的爱,用心来倾听你的心,圣洁的双手,点燃生命的火焰,慈祥的笑靥,抚慰受伤的心灵。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