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麻烦。身体有病了;欲望满足不了;气候太冷太热;吃饭不合口味;你说一句话批评我;一个不喜欢的人坐在旁边……这些都让人不自在。要自在就要放下。人生好像一个皮箱,用的时候提起来,不用的时候就放下,出门要带东西,没皮箱不行;回家来,在客厅、厨房还老拎着皮箱,多辛苦啊。”
“不过,放下很难,要指挥。诸位,要有家庭,要有事业,要有子女,要有财产,有、有、有,有也是有限的。放下不是不要,放下是更富有。”
星云大师如是说。(以下根据星云大师讲话整理)
金钱积聚,烦恼也积累
人,有了金银财宝、功名富贵,不一定欢喜。有人说有了爱情才欢喜,但爱情是一半欢喜,一半烦恼。世间所有东西都是一半一半的,白天一半,黑夜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的一半,坏的一半。就是这样一个一半一半的人生,追求美满的一生很难,人生就是要在缺陷中找到一种自在、安稳。
如何才能找到自在安稳?从一般的共同需求来说,首先是财富。尤其现在的社会,哪一个不是向钱看?一般的人看到的财富,比方说人民币、黄金、美钞,还有大楼、股票、有价证券等。
没有钱的人比较慷慨,有钱的人反而不容易慷慨。比如一个人身上只有20块钱,如果看到一个可怜人,唉,给你吧。如果一个人有200万,他就不会。为什么?200万再努力就会变成1000万,因为想积聚。
金钱积聚,烦恼也积聚。
有一对小夫妻,结婚之后住在一间小矮房,过得很快乐。住在高楼上的董事长,天天看到他们,就想“我住在高楼上,天天计算经营,都没有这么快乐”。他很妒忌。旁边的秘书说:“董事长,你可以送一些烦恼给他们就行了。”“烦恼怎么送给人呢?”秘书说:“你拿一百万给他们就行了。”好,董事长决定送一百万给小夫妻。小夫妻开始很欢喜,发财啦。但是,到了晚上,麻烦了,这一百万放在哪里呢?放在抽屉里、枕头下面,怕小偷,放在哪里都不安心,一宿没睡,天亮了,他们明白,“哦,我们上当了,”他们到高楼上,把一百万送回董事长,“把烦恼还给你。”
所以财富也会带来烦恼。能让人快乐欢喜者,在佛教叫善财,净财,正财,义财。
最大的财富在心里
讲到财富,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穷人,每个人都是大财主。何以见得?我有一双眼睛,可以看山河美景、日月星辰、高楼大厦,虽然不是我的,但可以欣赏。耳朵,可以听到鸟叫虫鸣,歌声音乐;听到赞美的话,满心欢喜。我们有身体,能感受风和日丽,能感受空调、沙发、地毯的舒服,这就是财富啊。
满足就是财富,所以过去有人赞美孔夫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敢其乐。贤哉回也!”
欢喜、快乐、健康,都是财富。金钱不是唯一的财富。金钱能买到酒肉、山珍海味,但买不到高贵的灵魂。金钱买得到书看,但买不到气质;金钱能买到床铺,但是买不到睡眠。我们不是经常问,睡得好吗?很多人焦虑失眠。金钱能买到酒肉朋友,但买不到患难之交;金钱能买到高楼大厦,但买不到安全。
金钱不是唯一的财富,所以要找到财富的源头——心,心里的财富最多,最大。
怎么把心的宝藏挖掘出来?有人说遇到贵人就好了。找贵人,贵人在哪里?贵人就是自己,我们自己要做自己的贵人。
不过,求助自己也难。别人不听自己的话,自己又何尝听自己的话。最不听我们话的就是我们自己。人要做自己的主人。
忍就是接受和化解
“忍”很容易让人误会,不好懂。忍,不是让人忍穷苦、饥饿,忍气吞声。忍是一种智慧,一种力量、一种看法。
忍又可分为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你们可以体会忍的丰富。
人家送东西给你,鲜花、奖牌,好的能接受,坏的,叫我牺牲、奉献、吃亏,也能接受、能承担。是非、难堪、争执,都能处理、化解,没什么过不去的事情!所以,第一个阶段,忍在生活里能派上用场,儒家叫修养,佛家叫生忍。
法忍。法,就是宇宙间的一切我(道理),一切东西,有形的,无形的,都能认识和接受。
无生法忍。无生,是看透世间“诸法无生”,是一种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境界。明白这个道理就没什么不可忍了。
人就是不懂死。把生看成是欢喜,死就是悲伤,其实不必。
有一个人,老来得子,有一个老和尚站在门口哭泣,老员外说:我们家正在欢喜庆祝,你要化缘可以,别哭嘛。老和尚说:我不是要化缘,我哭你们家多了一个死人。
有生就有死,生和死是靠在一起的,中间只有几十年,生了要死,死了要生,死也不用哭,要欢笑啊,噢,要移民啦,种子又要种下去,以后会再生长开花结果,何必要把生死分开呢?
有一个道树禅师把寺庙建在道观旁边,道观里的道士很有法术,时而撒豆成兵,时而呼风唤雨,要与禅师斗法,一些法师都被吓跑了,可是道树禅师一住就是20年,道士最后只好说:算了,我们不住在这里,搬家了。有人问道树禅师,你怎么让那些道士自甘退却?怎么赢的呢?禅师说:我没有什么法术,也没有神通,但是我有一个字“无”,以不变应万变。有,就有穷有尽,无,是无穷无尽,无限无量。
所以人生、佛法,有的是有形,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一时的,有的是永久的。
懂得这些,每个人就能决定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的一切。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