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都伦敦东南方向50公里处,艾塞克斯郡戴尔农场。10月19日,一场“战争”在此展开:英国政府对居住此处的爱尔兰吉普赛移民定居点进行清理。一日之间,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的吉普赛移民眼睁睁地看到家园尽毁,不少人高喊“这是英国历史上的耻辱记忆”。不过,在英国当地人看来,当局清理这些赖着不走的“钉子户”是大快人心。而在不久前,保加利亚也爆发了针对吉普赛人的骚乱;一年多前,法国将近千名吉普赛人遣返回老家保加利亚或罗马尼亚。一时间,这个流浪民族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戴尔农场的吉普赛人
人们通常所说的吉普赛人,自称为罗姆人。他们起源于印度北部,后来成为散居世界各地的流浪民族,其中大约有800万至1000万人生活在欧洲。长年生活在戴尔农场的爱尔兰吉普赛人,和欧洲其他地方的吉普赛人并不完全一样。前者来自爱尔兰岛,早先因逃避饥荒而到英国打工,但依然习惯于流动生活。目前在英国的爱尔兰吉普赛人在1.5万到3万人之间,一直被英国政府视为特殊的少数族裔。由于这些人的祖辈曾经为英国二战前后的基础建设贡献颇多,当局对于这些“来了不走的邻居”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上世纪70年代,艾塞克斯郡的巴斯尔顿地方政府允许40个流浪的爱尔兰吉普赛家庭在当地的戴尔农场附近一个垃圾场边的橡树巷建房定居。橡树巷原本只有34处定居点,但从2001年以来,到这里定居的爱尔兰吉普赛人越来越多。到了2011年,在戴尔农场定居的流浪者已经超过2000人。
让当地人感到不满的是,这个流浪者定居点逐渐向东扩展,侵占了接近七英亩的绿地。这些绿地之前用于堆放废品,但从1982年起被政府划归为公共绿化带。绿化带内只能进行农林业以及公共活动,而不得从事商业性开发和未经许可的住宅建设。早期的40户流浪者家庭,属于戴尔农场内的合法居住者,后来居住在绿化带上的流浪者家庭,并没有获得当地政府的居住和建筑许可,因此他们在法律上都属于非法居住者。西方媒体称,面对越来越多远道而来的吉普赛移民,戴尔农场周围的当地白人居民的怨言也不断增多,甚至有当地人把这里称为“欧洲最大的非法定居点”。
英国版“钉子户大战拆迁办”
围绕戴尔农场问题,拆除非法建筑和反拆迁的斗争近十年不断上演。早在2001年,英国法院就曾经判定吉普赛人在当地居住和建筑相关设施是违法的。双方在过去十年里,经历了“谈判、上诉、再谈判、再上诉”的法庭拉锯战。“拆”“守”双方都认定自己才是法律应当保护的一方,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利。
在2001年之后最初几年,巴斯尔顿地方政府只是对爱尔兰吉普赛人发出通告,指出定居行为违法,而流浪者反而就此通告提出上诉。两年后,这些流浪者的请求遭驳回,但他们获得了两年的缓冲期。等到期限已满,巴斯尔顿地方政府经过表决,决定采取拆除行动,但流浪者再一次诉诸法律,英国高等法院随后判决地方政府的决议违法。2008年底,巴斯尔顿地方政府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法院又驳回了高等法院的判决。
到了2009年,高等法院裁定当地议会的拆除计划不合法,但该判决又在地方议会随后的上诉中被推翻。今年3月巴斯尔顿议会再次投票以执行清理行动。7月,地方政府向非法定居者发出了正式通告,限令其在28天内主动拆除非法住宅,而非法定居者则完全不予理睬,地方政府于是将期限延长一个月。在期限终止当天,高等法院裁定地方政府在决策的每一步中均已考虑了相关的人权问题,因而围绕拆除的法律诉讼应当终止。
10月17日, 英国高等法院做出了“拆除戴尔农场”的终审裁定,为这场马拉松式的诉讼画上句点。拿到法院判决书的英国当局决定立刻动手,要把戴尔农场的“钉子户们”彻底铲除。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