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调研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2011-12-29 00:00:00梁运芳洪涛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11年6期


  近年来,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影响辖区发展的难点和关涉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专题调查报告,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开展调研,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中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管理机制创新
  
  郑东新区建设是省、市重点工程。80%的建设用地属于金水区,征地拆迁涉及到金水区的26个行政村。补偿安置资金达48亿元。在郑东新区建设之初。金水区检察院深入到新区10余个村组和郑东新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在郑东新区开发建设中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提出了对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四个关键环节实行监督预防的建议。郑州市金水区委、区政府根据调研报告,在成立郑东新区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委员会时,专门设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办公室,建立了专项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推行专项资金使用联签制度等六项制度,加强了对补偿安置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
  
  二、围绕辖区农村稳定开展调研,推动了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创新
  
  2005,该院向区委上报了《关于辖区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提出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实行村帐镇管的建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各镇(办)成立财务管理服务大厅,统一代管村组帐目和银行帐户。2009年。该院对全区“村帐镇管”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及时向金水区委报送了《关于全区“村帐镇管”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区委据此报告又研究出台了《关于在全区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村帐镇管”的具体制度。通过上述措施,加强了财务管理监督,金水区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明显减少,农村上访事件大幅度下降。
  
  三、围绕流动人员犯罪开展调研,推动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创新
  
  2007年,该院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流动人员刑事犯罪调查报告》,提出了加强“城中村”出租房屋管理、建立维护外来人口合法权益绿色通道等四项建议。金水区委、区政府根据该调研报告,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以房管人、以单位管人、以旅馆业管人”相结合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同时,推行出租房屋“星级化”管理模式。通过星级评定,促使房屋出租人增强对流动人口管理意识。“城中村”的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全年刑事犯罪案件下降了80%,辖区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围绕刑罚执行难点开展调研,推动了监外执行监管机制创新
  
  金水区检察院在对监外执行脱管、漏管等问题进行调研后,形成了《金水区监外服刑罪犯监督管理工作的情况报告》,并向金水区委呈报了该院拟订的《郑州市金水区监外执行人员监督管理工作流程》。金水区委先后三次组织召开政法“四长”会议专题研究,成立了由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和区法、检、公、司四机关相关部门组成的监外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监外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区平安建设目标管理之中,推动了监外执行工作规范化开展。
  
  五、围绕由民事纠纷激化引发的刑事案件开展调研,推动了人民调解机制创新
  
  2007年,该院对办理的“民转刑”案件进行了调查,形成了《对98件“民转刑”案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完善化解矛盾的社会调解机制、从源头上遏止刑事案件高发的对策。金水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在河南省率先成立了警民联合调解工作室、派驻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派驻检察院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相结合的“三调联动”机制,及时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节约了司法资源。
  另外。该院《对287名毕业不满2年大学生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剖析了刚毕业大学生自控力差、就业压力大、高等教育存在不足、家庭教育失当等“四个突出”犯罪原因,提出七项对策建议。《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反映新型毒品犯罪突出》对2005年至2007年办理的207件毒品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该区毒品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提出了遏制毒品犯罪的具体对策。以上两个调研报告先后被省检察院、省委办公厅、新华社等有关部门转发,得到了省检察院蔡宁检察长的充分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