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祥穿行古村落30年

2011-12-29 00:00:00
中华儿女 2011年3期


  李玉祥的家里,放着许多塑料箱子,里面放满了几十年来拍摄的胶片和资料,这便是他这一生最大的财富了。他喜欢国外的古代音乐,碟片塞满了书架,他的房间时常萦绕那种让人会回到记忆回到从前的旋律。也许,这和他从事的工作有关,他喜欢古旧文化,正因如此,在北京生活十多年来,他给人的感觉,还不是一个能和现代都市水乳交融的人。
  这个出生在南京的中年男人,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用相机记录下了散落在民间的古老村落,许多古老遗迹因为他的记录而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他将自己人生中最精华的岁月都献给了这份事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份事业是枯燥而寂寞的,多年来,他总是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辗转在每一个乡间小道;因为不被理解,他常常遭遇白眼。但是,他仍然执着地走在这条保护古村落遗迹的路上。每当那些古村落因为他的行动而最终得到保护时,他总会欣喜异常;而每当某个古村落被拆毁,他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为此,他总是希望自己抢在古村落倒塌或拆除前,赶去为这些遗迹拍一张“遗照”。
  2006年6月,李玉祥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首届“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
  
  几十年如一日独行在偏僻的乡村里
  李玉祥出名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江苏美术出版社策划出版的《老房子》系列画册,画册共计14卷,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首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三等奖。
  1991年,《老房子》系列图书正值策划之时,需要一位既懂美术又擅长摄影之人。那时的李玉祥还是一个喜欢绘画的青年,他常去安徽皖南、江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