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巴顿珠 一位平凡牧民的治安维稳使命

2011-12-29 00:00:00张向永曾炜
中华儿女 2011年15期


  7月14日,从狮泉河镇出发,沿新藏公路往北行驶120公里,便到了日土县日松乡德汝村普通党员桑巴顿珠的家。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藏式院落、三间低矮的房屋。由于个子高大,他弯着腰从屋里走出来,头发蓬乱,脸庞黝黑,对记者一行拘谨地笑着,略显紧张。
  “桑巴顿珠,换一件好点的衣服,记者采访完了还要拍照呢!”日土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笑着,把走出屋子迎接客人的桑巴顿珠“轰”了回去。
  走进桑巴顿珠的屋子,虽然简陋,但和大部分藏族牧民家里一样,收拾得非常整洁。这时,桑巴顿珠已经换了一件外套,客气地招呼大家坐下,依然拘谨如初。
  
  誓言让村子平安
  
  以前,桑巴顿珠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牧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倒也过得清闲。可现在,桑巴顿珠成了村里都信服的人,许多事情都要找他说一说,让他拿主意,想办法。
  因为桑巴顿珠是共产党员,并且负责村里的治安维护。这对他来说,是责任,也是荣耀。
  2009年,阿里地委决定在农牧区实行基层党员“设岗定责”。身为一名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桑巴顿珠积极响应,并且主动选择了德汝村的社会治安维护监督岗。
  走马上任,桑巴顿珠发誓让自己的村子平平安安。
  一开始,他第一个想法就是决心整治全村境内的治安隐患。每隔几天,他就到全村走上一遍,哪里有不好的苗头,马上着手处理;遇到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日期,则要带领村上的民兵排班执勤,排查过往车辆和人员。
  时间久了,见得多了,桑巴顿珠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发现,最容易酿成恶性事故的隐患,恰恰是大家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事儿。在德汝村,这一隐患就是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身佩戴刀具。
  佩带刀具,是藏区群众祖祖辈辈的传统习惯,不仅用于防身、吃肉,也是被极为看重的民族饰物。要大家改变这一传统习惯,谈何容易!桑巴顿珠自己也陷入了两难境遇。祖辈的习惯以及良好的治安,孰轻孰重,他又权衡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要劝大家放弃佩藏刀。
  果然,消息刚一传出,村里就炸开了锅。几乎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要他们改变祖辈传下来的习惯。大家眼里的热心汉子桑巴顿珠,也顿时成了部分群众的眼中钉,背后的议论甚至当面的指责扑面而来。
  “管制刀具并不是不尊重习俗,首先国家有法律法规,其次佩戴刀具经常造成流血事件,酿成大祸。”一向腼腆的桑巴顿珠,费尽口舌给大家摆事实,讲道理。
  最终,桑巴顿珠的劝解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认同。如今,除了在夏季转场时佩戴刀具防备野兽之外,其余的时间尤其是冬季集中时,已经没有人再随身佩戴刀具了。
  上任两年多,德汝村再未发生过一起社会治安事件。“既要做村里的安全卫士,也要当祖国的边境哨兵。”桑巴顿珠给自己立下了这样的“军令状”。桑巴顿珠在做好治安工作的同时,还积极为守护边境做贡献。就象他自己所说的。
  日土县是阿里地区的边境县,边境线长达350公里,通外出口25处,守边任务繁重。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桑巴顿珠一边根据组织安排戍边,一边为大家宣讲3·14事件的反动性质,提高群众的反分裂意识。
  
  做村里人的“主心骨”
  
  桑巴顿珠负责治安维护工作之初,德汝村有些十几、二十来岁的小青年们很淘气,经常在街道上成群结伙乱窜,打牌、喝酒、闹事,甚至打架斗殴。桑巴顿珠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孩子是未来,不能就这样毁了”。
  桑巴顿珠挨家挨户走访,一点点了解情况,违法违纪被他“逮住”的孩子,他交朋友、谈心,掌握他们的想法,再帮他们联系打工挣钱,引导他们走正道。
  在走访和帮扶中,桑巴顿珠发现每个问题青年的背后都有自己复杂的身世和特殊情况。于是,他就发动村里其他党员,“一帮一”跟踪教育感化,力争从源头上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发现哪个问题青年改正明显,进步很快,桑巴顿珠就协调村“两委”班子,把他们吸收到民兵队伍或村治安调解队伍中来。
  格桑占堆,以前是德汝村出名的调皮捣蛋鬼,酗酒、打架、赌博样样都来。在桑巴顿珠的帮教下,格桑占堆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现在不仅在家里勤恳务农,还成了村联防队员。
  “帮一个孩子走上正道,就是帮了他们的父母,也帮了全村人。”每看到一个“浪子”回头,挣钱并娶妻生子时,桑巴顿珠就开心不已,觉得自己做了大善事。
  在村里,桑巴顿珠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调解民事纠纷,宣传惠民政策,解答法律疑问等等。这是因为桑巴顿珠明事理、懂政策、知法律,大家遇事都把他当成“主心骨”、“当家人”。连夫妻之间产生矛盾、闹离婚都要找桑巴顿珠评理。
  调解民事纠纷尽管琐碎,却直接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村里的和谐,所以桑巴顿珠做起这些事,和“主业”一样认真。为了干好这些工作,文化水平不高的桑巴顿珠积极参加县里和乡里开设的各类培训班,还多次到乡里、县里找有关领导请教,四处借阅文件和书籍,学习党的政策、法律、科技等知识。
  现在,桑巴顿珠处理起这些事务,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他自信地告诉记者,不仅邻里纠纷,就连离婚这样的大事件,他都调解成功了好几起。
  
  努力成就所希望的事业
  
  “从不计较干多干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桑巴顿珠当选为2010年阿里地区优秀共产党员时,组织对他的评价。
  从事治安维护监督岗的工作,桑巴顿珠要投入许多精力和心血,但这项工作并没有固定薪水。事实上,桑巴顿珠辛苦一年,能否拿到报酬取决于村集体的年终收入——收入好,就有一点报酬,收入差可能就没有了。
  在德汝村,桑巴顿珠家里并不富裕,他有5个孩子,两个大的考进了“内地班”,分别在四川和山东读高中;两个小的在日土县城读书。为了挣钱让孩子上学,桑巴顿珠经常在县城附近做小工,打土坯、采石头,做工一天下来能挣80多块钱,支撑家里的生活没有问题。虽然辛苦,但他一想到几个孩子学习成绩都很好,心里就充满了喜悦,也不觉得累了。
  就这样,桑巴顿珠在一名党员和一位父亲的角色之间尽力维持着平衡。
  有人替他感到不值,说他出力不讨好。桑巴顿珠自己很坦然:“为群众服务本来就是党员的义务”。而且,他觉得和以前比较,自己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过去家里条件不好,改革开放之后变好了。我不会忘记党的恩情,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进步。”尤为让他感激的是,自治区政府对“内地班”的学生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大大减轻了他的经济压力,“读书的孩子基本上用不着自己花钱,我在家里付出点又算什么?”
  工作的担子虽重,但桑巴顿珠说,只要村民需要,他就不会打退堂鼓。更大的工作动力,则是来自组织上的信任:一有艰难险重任务,组织上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桑巴顿珠,他也从未让人失望过。
  1998年,阿里地区暴雪成灾,道路被堵,部分村民被困在牧业点。村党支部派桑巴顿珠前往接应营救。接到任务,桑巴顿珠没有任何推辞,在雪地里步行一天一夜,走了一百多公里,最终把村民奴吉和达杰两家共8口人成功接回集中点。为了灾民们能够取暖,他拿出家里并不富裕的柴禾,分给大家。
  在藏语中,“桑巴顿珠”意为“能够成就所希望的事业”。问及桑巴顿珠所希望的事业是什么,他想了一下,坚定地说:“只要村里的治安情况好了,矛盾纠纷少了,村里和谐安宁了,我就知足了。”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