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树起幡幢”为建寺传扬佛法、普度众生之意。16世纪末,高僧达仓大师前往拉萨朝圣至一座小山丘时,正好念到此句经文。朝圣结束,归途中,念到“树起幡幢”,又恰逢来时所遇山丘。高僧遂将盛满甘露的头骨埋在山丘下,并且发愿,若来年甘露未干,便随缘欢喜,建寺于此,供养有德长老,恩泽十方众生。次年,甘露汩汩而出。达仓法师满欢喜,于此处修建扎西岗寺。
扎西岗寺位于阿里地区,距离阿里首府狮泉河镇近60公里。400多年前盛放甘露的头骨在地理上已经杳无踪迹,只存于诸多信徒心中。但村民白玛康卓说:即使扎西岗寺的甘露枯了,昂卓的恩情也不会枯竭。”
昂卓,出生于高僧达仓因缘际会建造的扎西岗寺所在的扎西岗乡,现年52岁,职业是一名赤脚医生。
扎西岗寺旁的赤脚医生
在昂卓小的时候,看到周围群众看病困难,便立志从医。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辍学在家,但心愿未改。1974年,15岁的昂卓参加了噶尔县举办的乡村医生培训班。机会难得,她聪明,又肯努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昂卓便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掌握了很多治病的技能。虽然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更多的才干还是在实践中慢慢增长,但对于昂卓来说,终于能实现心愿,成为一名医生,帮助生病的村民。这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
“昂卓是我们村里唯一的医生,很多村民都是她救活的。她几十年来为我们做的好事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村民白玛康卓接着告诉我们。
对于昂卓来说,仍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她发自内心的热爱着这份工作。当听到有人把她比喻成扎西岗寺的甘露时,这个爽朗的赤脚医生笑着说:“这是党的恩情,应该说党恩似水。佛教里讲不舍众生,不住涅槃。共产党都做到了。过去我们的医疗条件非常差,很多群众生病,没钱看,也没地方看,都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只好躺在床上听天由命,就耽误了。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农牧区看病就医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从1998年开始,阿里地区推行农牧区医疗制度改革,建立起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筹资合作医疗制度——由国家出大头,集体筹集一部分,个人适当缴纳少部分;对五保户和特困户,由国家进行特殊补助,看病不用交一分钱,避免了这部分群众因生活困难,生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的现象。这一政策实施以来,得到了阿里农牧民群众的普遍支持。截至目前,阿里地区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率达到99%。
过去无医无药,贫穷多苦的现象终于有了很大的改观,这让从事了三十几年赤脚医生工作的昂卓十分欣慰。作为亲身经历者,她的喜悦和感慨,都化作了春风细雨的坚持。
在乡村医生培训班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之后,昂卓回到了扎西岗乡。她先是购置了一些常用的医疗器材和药品,然后便开始边实践边摸索。
只有心中燃烧着对百姓发自真心的感情的人,才能切实体会到他们的苦乐,才能不顾一切的为他们的健康殚精竭虑。昂卓是乡亲们看着成长起来的孩子,从一个不太让人信任的15岁的小姑娘,到被称赞为村里的救命‘门巴’(藏语意为‘医生’),其中的感受,昂卓苦乐自知。
昂卓的丈夫是她的义务司机,经常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带昂卓出去出诊。村民们都住得很分散,交通条件不便利,很多病人都只能在家里等着治病。昂卓除了背着药箱,亲自上门提供医疗服务之外,还经常让生活困难的病人或者残疾人、老年人住在自己的家中,以方便治疗。她精心照料,直到康复。免医药费更是惯常的事情。
“现在条件好了,村里都建起了医务室,我都会固定时间出诊。但是经常会遇到很多的紧急情况,就得灵活处理。有的时候,还要跟着病人去地区医院,他们的家人可能不知道该怎么护理,我在,他们就放心一些。”
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她出诊次数超过10万次,治愈群众近8万人次,自己补贴药品费用3万余元。
鲁玛村的妇女主任
1976年,昂卓当选为鲁玛村妇女主任。当时,她暗许心愿,一定要带领村里的妇女姐妹们共同致富。
单纯行医一职,已经足以让昂卓精力透支,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要带着村里的妇女们共同致富,真正成为半边天。说起来容易,真正实践起来何其艰难,昂卓知道前面有千辛万苦,也硬着头皮,带着姐妹们往前冲。
昂卓进行了很多次的探索。1982年,改革之初,昂卓便用自己的手工编织技术,开办了一个手工艺编织技术培训班。虽然在场地、工具、染料等方面遇到很多困难,但这些都没有难倒她。培训班需要的厂房,是昂卓带着全村的妇女们打土坯自己盖出来的,培训所需要的材料,是她自己掏钱买的,甚至工具,也是她自费请工匠来做。
姐妹们都掌握了一门谋生的技术,但昂卓却病倒了。家里的钱,也都被她用来办培训班,甚至原先给孩子预留的学费,也都搭了进去。
昂卓不觉得后悔。
创办培训班难,经费、精力都有巨大的消耗,但难处不仅仅在此,难在坚持。最开始创办培训班时,很多村民并不理解,觉得她不过一时冲动。但是现在,每个长到17岁的女孩子,都会被家里送到昂卓办的培训班里接受两个月的编制技术培训。很难统计,到底她们因此创收多少,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目前,全村99%的妇女都会手工编织技术,狮泉河镇氆氇市场50%的产品都来自鲁玛村。
鲁玛村的南尕卓玛家的经济压力很大,条件不是很好。昂卓一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98年,她主动与南尕卓玛家建立了帮扶关系,将自己家里的26只山羊捐给了他们。这些价值5000元的山羊不啻于雪中送炭。
现在,提起13年前的事,南尕卓玛一家仍然心存感激。
“昂卓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她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去年,政府又给我们盖起了新房,现在我们生活得很好。”
现在,昂卓又带着村里的12户贫困家庭,兴办了糌粑厂。“争取每年脱贫两户,6年内全部脱贫。”昂卓说:“这件事做成以后,我就完成了毕生的心愿。”
昂卓的分外事
在昂卓的心里,群众的事,没有分内分外,都是理所应当之事。
做医生,是可以帮助乡亲们解决身体的痛苦;办培训班,是可以帮助姐妹们学到一门技能,有谋生的手段。对于大部分的鲁玛村的村民来说,文化和知识都是遥不可及。
治穷必先治愚,富民必先富教。昂卓便开始思考,如何能让乡亲们受到更多的教育。
1993年,西藏开始大幅度的开展扫盲教育,很多群众都不理解。昂卓便站出来,为大家进行义务宣传和解说。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大家积极响应到国家的号召中去。
由于历史原因,昂卓的求学路也并不顺利。她第一次意识到没有知识的痛苦,是去拉萨开会时,由于识字不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看着身边的同志都能游刃有余,昂卓感到自己像是睁眼瞎。
开会结束后,昂卓便开始了自学之路,逐渐掌握了很多基础的科学技术。但昂卓之所以成为昂卓,就是因为她永远都不仅仅只顾自己,在她心中,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带动鲁玛村的村民们共同学习知识。
和做赤脚医生一样,昂卓要白手起家。村里没有场所,没有老师,也没有教学设备。这都难不倒昂卓。她腾出了自己的一间房子当做教室,自己和丈夫当起了夜校的老师,家里的一台汽油灯被用来“充公”照明。至于其他的教学设备,也是七拼八凑。
虽然教学条件很简陋,但是老师和学生都非常用心。昂卓的认真和努力,像汩汩流淌的甘露一样,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灵。群众学文化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昂卓也越来越有信心。但是,这占据了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白天的巡诊已经几乎让昂卓身心疲惫,晚上再给乡亲们讲课,她的身体日渐消瘦起来。
但昂卓的个人办学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鲁玛村村民的教育问题,还是离不开政府。村里很快盖起了扫盲教室,邀请了两名专业的教师,相关的制度也逐渐完善。现在,在扫盲夜校里,已经有2台汽灯、2套太阳能专电设备、32个桌子、20个凳子、300本课本书、2箱粉笔等。2003年,自治区统一扫盲验收时,全村6—30岁参加考试的人共有188名,参考率达到100%,考试及格率96%。目前,鲁玛村的子女升学率达到98%。
“不称职”的母亲
家人的支持是昂卓不竭的动力。昂卓的丈夫对于支持妻子的工作,总是毫无怨言,义不容辞。但是,在她的心中,对于家人,还是有遗憾和愧疚。这主要是因为由于自己的忙碌,给小女儿带来的伤害。
1995年7月9日,22岁的村民央宗肚子剧烈地疼痛,昂卓诊断她得了急性阑尾炎,立即对她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后,将她送往医院。央宗得救了,可当昂卓回到家时,却让她大吃一惊:自己仅8个月的小女儿,因无人照看,被开水严重烫伤,至今左臂上还疤痕累累。
昂卓曾经为了给病人输血,自己晕倒在地,对此,她丝毫不后悔。昂卓为了村民们经常补贴自己的家用,甚至经常跟女儿借钱,给他们应急,对此,她也丝毫不后悔。可是,虽然长大后的女儿并未表现出对母亲的怨恨,但在母亲昂卓的心中,这次的事故是很难愈合的亏欠和悔恨,是因为自己未尽好母亲的职责。
因为工作的原因,昂卓并无太多时间顾及家里,对于五个女儿来说,妈妈总是在忙。忙着给别人看病,忙着教别人认字,忙着怜东家之饥,又思西家之寒难可忍,却独独顾不到自家。虽然没有太多时间来陪伴女儿的成长,但是昂卓对她们的要求非常严格。
她为自己的五个女儿立下“家规”:最低要中学毕业,否则休想回到这个家。
关于教育的事,昂卓从不妥协。也正因为母亲的重视,在孩子们心中逐渐形成了对知识的渴望。现在,在她的五个女儿中,除了老二中学毕业后在家以外,老大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人民银行阿里地区中心支行上班;老三在西藏民族学院读大三;老四今年高中毕业刚刚考进大学;老五在林芝地区读高中。
这些都让昂卓感到欣慰。
昂卓的时间从来都不属于自己的,她有太多的人要帮助,有太多的心愿要去实现。这个生活在阿里的共产党员,用涓涓若溪流的爱,滋润着周围的人们。也正是因为许许多多像昂卓一样的基层党员,用青春和热情坚守着心中的梦想,发自真心地热爱着那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也才有了群众对党员发自内心的感动和赞美。
1999年,昂卓被阿里地区妇联评为“双学双比”先进个人;2010被全国妇联评为“双学双比”先进个人;2005年昂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荣誉并没有使昂卓骄傲,在她的前面,还有更长更远的路要走,也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有更大的事要她劳心劳力。这一汪在高原上的甘露,将继续孜孜不倦地滋润着那些需要她的人们。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