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今年36岁,刚刚升任武警西藏边防总队阿里支队参谋长。他16岁入伍戍边,22岁从昆明边防学校毕业至今,一直守卫在西藏阿里这块土地上。十几年来,除了执勤、巡逻、守卫边防,他无数次解救被暴雪围困的牧民、解救遇险游客、给困难牧民盖房子、建图书馆、教牧民种草种菜,甚至收养无依无靠的牧民儿童。
尽管阿里地广人稀,但他每到一处,都让群众记住了,自己身边有个“格列警官”。
“是的,我们选择了,我们不后悔!我们选择了,我们不言放弃!”
这是几年前格列在自己博客里写下的一句话。类似的励志话语,在年轻人笔下并不少见。但如果不在高寒缺氧、气候乖戾的藏北高原走一遭,不见到格列本人被风雪磨砺、被阳光灼烧成黑色的脸庞,不知道他缺席自己的婚礼、不知道他妻子几次痛失腹中孩子的故事,就掂不出这句话的真正分量。
“我从小就和农牧民很亲”
“记者同志,我在厦门!对,有几天了,但醉氧还很厉害,感觉疲惫、难受!”
7月27日,电话里格列的声音,有高原人普遍的那种沙哑,但军人特有的热情、洪亮、坚定、顿挫的声调,让人丝毫感觉不出他醉氧之下的“难受”状态。
格列是青藏高原的孩子,他走下高原的次数,屈指可数。
一个月前,格列刚刚升任武警西藏边防总队阿里支队参谋长。此前,他任阿里公安边防支队普兰大队政委。再往前,他任普兰县霍尔边防派出所所长、塔尔钦边防派出所所长。
1975年,格列出生在拉萨附近的曲水县。父亲是隶属县委宣传部的电影放映员,母亲是农民。格列在拉萨读完了小学和初中,读书时候,假期常去母亲老家放牛。
初中毕业后,格列在家待业。那时他还是个孩子,常跟着父亲走乡串村放映电影,下乡一次就是一星期到十几天。每到一处,群众都很欢迎他们,让他们吃在家里,住在家里。
因为这些经历,格列说:“我从小就和农牧民很亲。”
1991年,16岁的格列成为一名武警战士,驻守山南地区。四年后,他从武警部队考入了昆明边防学校。两年的学习毕业后,格列被分配到了阿里。经过三年的机关工作,格列下到了普兰县的基层边防派出所。
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是格列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
格列说,和自己的家乡曲水县相比,普兰的气候无疑恶劣得多。这里除了7、8月份是夏季以外,其余10个月份都会下雪。即便是夏季,一旦变天,就还得换上冬季的棉服。
比气候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荒凉和寂寞。
举个例子,格列在普兰县塔尔钦边防派出所呆过两年。塔尔钦乡,当时只有328户居民、1600多口人,却分散在4000多平方公里的高原上。即便在乡政府和边防派出所驻地,也只有20多户人家。而后来的霍尔边防派出所,情况也差不多。
格列说,“安民固边”,范畴其实很大。高原地广人稀,边防警察驻在哪里,就是哪里的一方靠山。牧民被大雪围困,风再大雪再紧也要去解救;游客汽车抛锚,天气再冷也要跳进冰河;牧民生活贫困,边防警察除了救济,还要手把手教他们种牧草种蔬菜,甚至想方设法改变他们的落后观念。
提到这些,格列说,边防警察必须融入老百姓,老百姓才能帮助你工作。他此前还说,“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连父母都不爱不尊敬,那就是没有最基本的良知。”
“格列警官真是个大好人”
霍尔边防派出所院内,有一口水井,这是霍尔乡唯一的水井。尽管格列已经调走两年多,但公珠村的牧民白玛每次来打水,总要打听下格列的近况。不管有没有打听到新的消息,他总会说:“格列警官可真是个大好人啊,他的恩情我一辈子也不会忘!”
格列告诉记者,当年,白玛一家是派出所辖区的困难户,没房子,全家人常年住在一顶小帐篷里。格列看到这个情况,就向乡政府汇报,并联系了普兰县民政局等部门,筹资了7000多块钱,给白玛家修建了房屋。
帮贫济困,是格列的工作内容之一。
格列初任霍尔公安边防派出所所长时,首要的任务就是对辖区的村户一一走访。他每到一家,只要遇到脏活累活,不管是剪羊毛、取羊绒还是搭棚圈,他都挽起袖子帮着干,一边干一边聊,根本没把自己当成个警官。时间久了,许多牧民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看。
几年里,格列有路就开车,没路就骑马,马也不能走的地方就靠两条腿步行,走遍了辖区所有居民的家。如果看到、听到牧民家里有什么困难,他能帮就帮,暂时帮不了,就记在心里,回去再想办法。
普兰气候恶劣,每年冬季总要爆发雪灾,大量的草场被冰雪覆盖。看着老百姓饿死冻死的羊只,格列心疼不已。他知道,要是有人工草场对羊群实施圈养,就能预防很多灾害。
于是,格列找到与普兰县农牧局等单位,进行沟通联系,同时带领派出所官兵和辖区群众一起,在霍尔乡驻地人工种植草场300多亩。
格列告诉记者,因为有老百姓,所以才有边防派出所。派出所里飘着国旗,就意味着这是辖区牧民的一个依靠。“眼看着百姓日子过不好,我就特别着急,就觉得自己没尽到责任,对不起这身衣服,对不起这面国旗。”
“越困难,越是身先士卒”
格列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边防派出所所长。他说,自己和派出所的官兵相处很好,尤其是工作之余,打打闹闹吹牛聊天,但一旦发生情况,越困难,越是身先士卒。平时是个依靠,紧急时边防警察可就是救星。
2007年3月中旬,普兰县遭受雪灾,暴风雪阻塞了交通。3月16日,有群众和车辆被困在霍尔至马攸桥的公路上,此时气温已骤降到了零下二十度以下,滴水成冰,被困人员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格列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率领派出所官兵前往搜救被困群众。风紧雪大,车辆无法通行,他们冒着暴风雪,一路步行搜寻。由于天地白乎乎一片,为了不至于在雪地里迷路,格列用背包绳将官兵们牵在一起,经过数十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发现了几乎被大雪没顶的被困车辆。雪大路远,这可咋办?格列二话不说,拿出铁锹开始铲车底下的积雪。同志们一看,也都动起来了,一寸寸铲,一寸寸挪。又经过30个小时的奋战,被困的9名群众终于被成功营救。
2007年7月的一个傍晚,两辆满载外籍游客的车辆不慎驶入沼泽地中,进退两难。司机经过多次努力未果,只好来到十多公里外的边防派出所求救。格列带着七名官兵,乘坐执勤车辆来到出事现场。但是,由于车轮陷入泥地太深,派出所的车轮在地上刨出了几个大坑,也无法把受困车辆拉出来。
此时天色已晚,看着司机和游客焦急的眼神,格列第一个挽起裤腿,趟进冰冷刺骨的泥水。官兵们一个个下了泥水,齐声喊着口号往外推车。半个小时后,官兵们硬是把两辆将近五吨的汽车推出了泥潭。第二天,因为推车时冰冷泥水的浸泡,格列膝关节炎复发,关节肿胀,让他在床上整整躺了两天没法动弹。
2008年3月份,在达赖集团的极力策划和煽动下,拉萨市极少数僧人连续聚众闹事。同年3月14日,不法分子在拉萨市进行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活动。
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时任阿里公安边防支队霍尔边防派出所所长的格列,就走牧区、下寺庙,给牧民和僧侣们宣传事实真相,并立即在边境设立执勤点,防止不法分子潜入。
格列动情地告诉记者,当地的牧民都特别拥护共产党,听说有不法分子在拉萨闹事的消息后,不少牧民当场就非常气愤。他们说:这么些年共产党对咱们藏民这么好,为啥还要闹事,真是不明白!不少牧民的第一反应就是:格列警官你放心,如果有人敢在我们这儿闹事,我马上就找你报告。
格列说,我们边防警察和牧区的老百姓就是融在一起的。最后的情况证明,我们的边防很稳固,我们的老百姓很团结。
缺席婚礼的新郎
“细数天上的寒星,凝望你远去的方向,思念化成了一片云彩,伴着星辉飘逸在远方。泪光中,依稀是你的巡逻的身影,钢枪挂在肩上,刺刀闪耀着寒光。威武的身姿在夜色中站成一道风景,你却舍不得,为我拭去,腮边的泪花……”
这首诗的作者,是格列的妻子。
提起妻子春晓,格列这个高原汉子先是沉默,然后忍不住声音哽咽。
在阿里,十年来一直流传着有一个新郎缺席自己婚礼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格列和妻子春晓。
2000年3月,格列终于要和相恋多年的女友春晓结婚了。春晓满怀幸福,来到阿里边防支队,但此时的格列,还在海拔5000多米的通外山口执勤。
等待中,幸福变成了焦灼。直到举办婚礼的那天,由于大雪封山,格列不能赶回参加自己的婚礼。但是婚礼如期进行,在这个没有新郎的婚礼上,支队领导用几乎哽噎的声音宣布婚礼开始,新郎则由战友普布旺拉临时充当。许多人记得,当时全场静寂,参加婚礼的战友个个眼眶湿润。
格列和妻子,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春晓在阿里地区孔繁森小学任教,距离格列当时工作的霍尔乡不过数百里之遥。婚后春晓三次怀孕,每次都因为身边无人照顾而流产。
2006年夏秋之交,春晓再次有了身孕,时任塔尔钦边防派出所所长的格列知道后,又喜又愁。喜的是经历过了这么多的挫折,他终于可以做父亲了,愁的是单位当时正值严打整治工作期间,工作任务紧,他没法向组织提出休假照顾妻子的要求。一咬牙,他再次做出了放弃休假的决定。
不久,格列和战友们破获了一起特大偷渡案。就在他和战友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不幸的消息再次传来:妻子春晓难产!最后,虽然保住了春晓的性命,但孩子却夭折了。格列说,那一次,他躲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哭了又哭……
安民固边,是格列作为一名边防警察的职责。他说,阿里的情况特殊,要想做好工作,必须有所舍弃。
几年来,格列被荣记个人三等功三次,并荣获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见义勇为”奖和“全区十大青年”提名奖,2008年底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面对这些荣誉,格列说:“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这些工作还是大家一起做的,但最后荣誉都记到我自己头上,很不好意思……”
责任编辑 张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