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地方的沉寂坚守

2011-12-29 00:00:00李而亮
中华儿女 2011年15期


  中国老百姓是从孔繁森事迹中听说阿里这个地名的。大家不清楚具体在哪个方位,只是知道那个地方很遥远,很艰苦。
  很多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没有去过西藏;很多在西藏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没有去过阿里。
  这里,被称作“西藏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
  在今年夏天阿里机场通航之前,从拉萨到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路程为1600多公里,在正常的情况下坐汽车得3天时间;另外一条路是走新疆,从狮泉河到南疆的叶城县,坐车得整2天。过去人们进出阿里,大都选择新疆路线。“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西去阿里难,难得无法形容。
  遥远阿里,苍茫而辽阔。方圆34.5万万平方公里的戈壁草原、河流雪山之间,进居住着6.9万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0.23人。
  “到了阿里,就像离开人世,去往鸿蒙初开的别的星球。那儿既无历史,也无时间。……那种背景的静,是真静。”著名作家马丽华在《西行阿里》一书中,提到一位叫摩萨的诗人,它是这样发出对阿里的感慨。
  了解西藏的人,认为在西藏“躺着也是贡献”;了解阿里的人,会认为只要能待在那里,就是英雄。
  其实,自古以来,阿里还真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
  阿里偏远神秘,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强悍的民族。
  一条蜿蜒清澈的河流贯穿藏西高原,她是阿里人民骄傲的母亲河——象雄河。与象雄河一起令阿里人民引以自豪的,还有2700年前那个叫象雄的年代。
  象雄,原意为“大鹏鸟的地方”。那是一个辉煌王朝的代名词,一代枭雄崛起的时代。象雄王朝最强悍的时候,其地域曾经北抵今天的新疆,西至克什米尔,几乎遍及整个青藏高原。起源于象雄的本教,是青藏高原SRYxln46x35ZgXtlBYbfOoDWf/O1BGBOsSvyzP+0uag=最早的宗教。象雄文明,曾一度影响了整个青藏高原以及周边区域。有学者甚至大胆提出说,阿里地区是亚洲文明的发源地。
  在随后的年代里,阿里高原上演了一出出宗亲杀戮、宗教纷争、部落战乱的悲剧,一个个新的王朝崛起,又一个个神秘地消失,只剩下一座座至今令人难解谜团的古堡遗址、断壁残垣。
  阿里,从近代开始远离尘世,人迹罕至。
  直到西藏和平解放前,这里的居民从头人到普通百姓,都不太清楚大山之外的世界正发生着什么。
  1951年,随着“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和平解放西藏的大军从西南、西北向西藏挺进。新疆军区接到中央命令,进军阿里,解放整个西藏。
  那年的夏天,进军阿里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在新疆于田县氆氇村召开誓师大会,以保卫股长李狄三率领的先遣连136名指战员翻过白雪皑皑的昆仑山,进入到阿里改则县的扎麻芒保。就在一片灌木稀落的野地里,由于严重的高原缺氧、补给中断、联络不畅,竟发生了和平进军解放西藏最悲壮的一幕——李狄三同志和62名官兵壮烈牺牲在阿里高原上。
  如今,在狮泉河烈士陵园里,矗立着两个高大显眼的墓碑,分别是李狄三和孔繁森。一年四季,碑上哈达不断,尘沙不沾。
  自和平解放以来,阿里涌现的英雄人物又何止这两位。除了李狄三、孔繁森,在阿里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还先后涌现出“领导干部的楷模”丁德福、“高原模范汽车兵”张良善、“高原官兵的知心姐姐”汪瑞、“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军分区锅炉班长何晓强等一大批英模人物。
  从新藏铁路修建,到平叛和民主改革;从对印自卫反击战,到保卫漫长的祖国边境;从最初的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只要在这里生活和工作,每一个人的付出总是常人难以想象,每一个人的贡献总要比其他地方的特殊。就像人们形容阿里为“屋脊中的屋脊”一样,用老西藏精神的几个“特别能……”放在阿里人身上,就应该是“特别特别能……”
  今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8月3日,是阿里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今天的阿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去阿里,飞机的起落之间仅需要2个小时。
  阿里有雄伟神奇的冈仁波齐神山,有碧波荡漾的旁玛雍错神湖,有原生态的羌塘大草原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有全世界已经再难寻觅的净土。可我们一定不要忘了,这里还有个个堪称得上为英雄的伟大人民。
  在庆祝阿里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本刊派出记者深入到他们中间。他们许多人第一次面对记者,第一次听说要介绍他们的事迹,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什么叫事迹。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尽了本分,尽了责任。
  我们将对他们的采访集中到“阿里英雄”这个专题中,这些故事可能很琐碎,文章很短小。但你只要把它放在阿里这样一个不可想象的环境和背景中,便会觉得: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那就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