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的人文呼唤

2011-12-29 00:00:00丘树宏胡波刘之昆
中华儿女 2011年19期


  在珠江口的西南岸,有一座巍峨的山峰叫五桂山,。它纵横五百里,俯瞰大地,是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山峰之一。传说五桂山自古多奇花异木,尤多桂树、沉香,故这一地域被称为香山县。山之东麓,有一个小小的山村翠亨村,别看很不起眼,却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他就是一代伟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1925年,为了纪念他,这个地区改名为中山。
  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原地区相比,香山实在是年轻。然而古老有古老的沉重,年轻有年轻的活力。你怎么也想象不到,这个既年轻又远隔中原千里的地方,自19世纪中叶开始,在百多年以来的历史长河中,竟然涌现了一大批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和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世纪伟人孙中山就不用说了,还有那么多的买办和民族资本家,如徐润、唐廷枢、莫仕扬、徐渭南,创办了中国四大百货业的马应彪、蔡昌、郭乐、郭标、郭泉、郭琳爽,撰写《盛世危言》的郑观应,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容闳、郑玛诺,发明《四角号码字典》的王云五,中华民国第一个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著名政治领袖和英烈陆皓东、苏兆征、杨匏安、林伟民、杨殷,文化艺术名人苏曼殊、郑君里、阮玲玉、古元、黄苗子、吕文成、萧友梅……从政治、经济、社会,以至文化艺术,真可谓群星璀璨,光彩夺目,他们的光辉不仅照亮了中山的天空,而且照亮了整个中国的天空。
  百多年以来,由于地缘的特殊,中山得以开风气之先;由于人缘的缘故,中山又得以领风气之先。中山在中国的近代和现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国从大陆经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缩影,以一种崭新的蓝色文明,引领了中国的开放。
  1979年,当中国的国门再一次向世界敞开的时候,邓小平在那个特殊的春天在中国的南海边所画出的“圈”,幸运地包括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山区域的珠海县,改革开放的春风,使珠海,包括作为沿海城市的中山得风气之先,走进了新时代万紫千红的春天。三十个春秋过去了,这两个地方都经历了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山,成为了中国从封闭经济、封闭文化走向开放经济、开放文化的窗口。
  今天的中山,以每年实现生产总值一千多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近六千美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人民币的佳绩,昂首跨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里既是一片创业的热土,也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乐园——联合国“人居奖”、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长安杯”、广东省教育强市……这一份份金光闪耀的荣誉,凝聚着今天的中山人在承继前辈先贤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的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辛勤和智慧!
  今天,在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作为伟人故里的中山,正在以更加豪迈的步伐,在建设经济强市的同时,阔步迈向建设文化名城的金光大道。这是一种人文回归,一种人文呼唤,一种人文勇气,更是一种人文提升,说明中山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文化为标志的新阶段。据此,本期专题以“百年中山人”为题,旨在以这块热土上百年以来人文荟萃的万千景象为背景,梳理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人和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山英才辈出的亮丽风景。
  曾经孕育出近代中国以“开放”为标志的香山人文的中山,正在高擎着前人熊熊的薪火,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本期专题的采访完成,得到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团市委及中山有关方面的大力协助与支持,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丘树宏,副部长陈旭以及新闻报道科的同志,团市委宣传部李博等同志具体参与撰写和资料图片的搜集整理工作,在此一并感谢!)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