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口实验小学始建于民国初年,于1995年搬迁至现址,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懈的努力,在近几年史无前例的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与时俱进,谱写了新的篇章,使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不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率先奏响了教育现代化的序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思路和校园文化。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我校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多功能报告厅、综合楼、行政楼、塑胶跑道、风雨操场和五楼一体的连廊工程基础建设。新增学生电脑200多台,配备教师笔记本电脑50多台,已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新建蠡苑电视台和20多个专用教室,每个教室配置了投影仪,形成了较强的硬件实力。同时,校园软件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教师培训、师资学历、科研水平都有了显著进步,各类比赛捷报频传,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在创建实小、发展实小的道路上,励精图治,取得了一定成绩,可以综合概括为“一定、二和、三精、四心、五型”。
一定:定造“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蠡小的进步离不开全体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更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正确性定位和方向性指导。用文化育师来取代知识育师、纪律育师,以文化为内驱力,对教师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教师的合理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这就是“教育文化力”的魅力和作用。学校的办学特色需要文化来体现,以文化育人、以文化熏陶人,从而形成学校自身的文化,这是学校文化发展的根本。因此我校始终围绕“建一流学校,创一流质量,育一流人才”的办学目标、依托“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谨记“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的校训开展各项工作,纲目有序,张驰有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 求实、创新、勤勉、进取”的校风;“勤学、守纪、健美、活泼”的学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的教风,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和:营造和谐、和拍的教育氛围
1.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校突出文化立校的建设性,从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人际关系文化多方面着手,实现管理文化创新,人际关系文化和谐发展的良好趋势。蠡小在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物质环境建设,建筑美化,环境优化,设备现代化。同时,建立健全学校各部门和各项规章制度,为蠡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加大力度,知师愿,融师情,明师意,淡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本位意识,消除代沟,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2.和拍的校本课程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序整合社会地方资源,加紧建设校本管理体系,以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为重点,突出教师的建设性和创造性。2002年我校确立了“劳美一体,培育新人” 的特色教育,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了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学校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定计划,自编教材《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自设项目,有针对性地把有关课程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到了不少技术,形成了一定技能。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培养综合能力。为了遵循小学教育的规律,创造性地挖掘、利用和整合校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构建了融人文素养、基础知识、资迅科技、科学探索、综合实践为一体的、体现我校特色的板块式校本课程系列之二《可爱的家乡》。我校的校本教材凝聚了众多师生的心血,取得了专家组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获得了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的校本课程特别奖,真正做到了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三精:打造秀外慧中的教育文化
1种精神: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政策,就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视野”去观察,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用“学生的价值”去判断。因此,我校的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的核心地位。我校的三条特色长廊:科技廊、艺术廊、英语廊都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构思新颖,设计贴切,形象丰富,启迪思维。
我校随处寓教,让墙壁也说话。在元真楼精心设计的象征少年儿童志向的壁画《美好未来》、元博楼侧墙象征教师品格的壁画《循循善诱》、元创楼东墙拍摄的范蠡苑实景《鹏程万里》都用艺术展现了学校的教育目标,由此砥砺师生的理想追求,融境生情,情境交融。我校每班的走廊上还挂着古今中外著名学者、科学家的画像,并写上他们的格言,创造学习氛围。
班级布置理所当然被列入我校文化建设计划,由学生参与设计布置,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以使学生受到自我教育的功效。我校班班有班风,班班有墙画,布置中设学生作品、奖品展览专栏,展出书法、绘画、作文、手工艺品、摄影作品等,这对学生极具吸引力,具有导向、激励和推动作用。环境布置中给学生“留白”——留下一个让学生自由展示才能的空间。如让学生在墙壁上亲自设计班内图书角、卫生角、队角、学习园地等,让学生在这里驰骋想象,大胆表现自我,发展兴趣才能。学生群体文化的建设,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人格,努力提高其智育发展水平,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2处精雅:蠡小处处显精致,点点蕴精雅。东庭西苑的命名浓缩厚实的文化积淀,挖掘久远的历史底蕴。东庭含括:馨桂庭、沁香庭、灵杏庭。以桂花展馨香,以香樟显涵养,以银杏喻秀杰。西苑含括:稼穑苑、麟趾苑、范蠡苑。稼穑为之,丰收有之;麟趾喻之,人皆佳之;范蠡敬之,蠡上魂之。
文化传承、以人为本。我校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种植的品种“乔、灌、草”结合,“花、藤、果”搭配。绿色工程立足于为教育教学服务,校园成了学生认识自然的直观大课堂,真正做到了树木与树人相结合。
3贵精诚:真诚做人、忠诚教育、竭诚奉献。
为人贵真诚,师德为先;学校贵忠诚,教育为先;事业贵竭诚,奉献为先,蠡小的教师明白培育学生不是简单机械的工作,而是平凡又伟大的事业。更加明白学校的精神文化不是独立的,其内涵就在于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真诚做人,忠诚教育,竭诚奉献,是新时代蠡小人的风采。
四心:铸造心旷神怡的教育生活
1.倾心教育,一往情深。我们的教师,是奉献的教师,是有理想的教师。
2.舒心工作,心想事成。教学,不是为了简单地拿工资,它需要高度的责任和良知。“舒心工程”,努力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加强人文关怀,给予机会,促进发展。
3.尽心培育,桃李芬芳。或许我们的学生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会是最幸福的。育人先育魂,做人先做诚。敞开心扉,师生共勉,留香于人。
4.铭心蠡小,意气风发。我们蠡小有不少外地教师,因为优秀,所以当地学校竞相聘请,但他们依然痴心不改,留在蠡小。因为这里有他们追求的足迹,有他们铭刻于心的生活。
五型:创造精彩纷呈的教育艺术
教育不是劳动的复制与操作,追求艺术因素,离不开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1.学习型:人生贵学,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2.创新型:我们鼓励创新,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新知识、新发展、新成果培育学生。
3.信息型:只有顺应时代,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加强教师信息吸收、利用、反馈的培训,强化科学信息色彩,善于运用科技手段组织教学。
4.思辩型:思辩是智者的座右铭。我校在加强教师文化建设时,突出思辩性,鼓励合理深入,加强案例、现象、理论的研究。
5.实践型:若要真知现,切莫忘实践。教育是面对面的实践,惟有实践的教育才能有意义。
用耳倾听,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你不难体会蠡小是有活力的、美丽的、充满内涵的……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要把蠡小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效益,办出品牌,营造优雅健康、充满魅力的校园氛围。使校园文化成为我校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催人奋发向上、开拓创新。我校将继续奉行“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兴校精神,在充满竞争、机遇和挑战的征程中,永不满足,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绘就新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