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能竞赛促进课程改革

2011-12-29 00:00:00黄建民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4期


  【摘要】全国中职计算机技能大赛是培养、选拔IT职业技能型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是对IT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所取得成果的检阅平台,是促进创新教育及课程改革的强劲动力。
  【关键词】技能竞赛;课程改革;创新教育
  
  全国中职计算机技能大赛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高技能、高素质”作为主轴,加快推进我国 IT 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模式培养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是培养、选拔 IT 职业技能型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应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设计和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改革方案充分突出增强每位学生的综合应用与创造能力,大幅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和素质。
  计算机技能竞赛是课程改革的强劲动力
  我校学生从第一届省技能大赛中开始就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实践证明,那些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好成绩者,在就业的时候更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些优秀的学生不仅树立了极好的榜样,同时这些成绩的取得,也给了学校非常大的鼓舞。计算机技能竞赛给了学生更明确的目标,专心向一个方向深入学习,也给本校的计算机课程改革带来了启发作用。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把以前的能力结构与要求提高到新的层次,在考取技能证作为目标的基础上加入职业实践活动,以“高技能、高素质”作为主轴,使学生职业技能迅速提高,引导学生积极上进,在各方面都更上一层楼。
  相对来说,前几年我校还在采用单科分段式的课程模式,这也是中职学校广泛采用的一种课程模式。以学科为中心进行课程的编制,其知识结构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三段。课程模式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关注学科基础理论,而相对忽视学生职业技能及社会需求的掌握,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不精湛,缺少竞争力,就业不可观。
  然而,通过省、市计算机技能大赛后,计算机部门迅速召开会议讨论课程改革,经过讨论后,把课程模式修改为核心阶梯课程模式。这种模式的理论课采用综合课的方法,以职业实践活动为核心,将与培训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文化基础知识加以综合,不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着重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广泛性、融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工业产品设计(CAD)技术》都是全国技能大赛的项目,这些项目亦是当前各行业应用比较广泛和较有代表性的项目,可见这些项目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而设计的。这样的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熟练技能的展示舞台,因此我们将这些项目作为职业实践课程,这不论对学校的发展还是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职业学校应与时俱进,保证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与适应性和谐统一的原则。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及人才战略,实现人才本土化培养。对市场的需求反应要积极灵敏,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式才不滞后于生产的需求,才能真正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如果只强调本专业、本课程的严谨性与系统性,会偏离“高技能、高素质”主轴,不适应社会的需求,最后会被淘汰的。
  计算机课程改革创新方案
  以本校计算机部门为例,从2007年开始进行的课程改革创新,以职业实践活动为核心,目标为使学生毕业后,不需要再培训,达到直接上岗的效果。本校的计算机课程分为计算机网络方向、计算机应用方向、计算机多媒体方向等几个大的方向。从课程设置来说,公共课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课则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设置,但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去企业流水线上进行实战训练的机会,并藉此将书本上的知识化为实践。
  1.计算机网络方向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技术》、《维护动态网站设计开发》、《LINUX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Windows 2008 Server服务器配置与管理》、《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课程作为专业知识加以综合;引入《锐捷认证网络工程师CCDA职业培训教程》,再加入《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管理》实践课程,聘请企业的技师进行现场模拟实战,讲解经典案例,重点学会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方法。授课时可以给学生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单位的办公图纸,要求每位学生独立设计网络布局,实施方案,故障分析,最后由教师或者企业技术人员点评方案的优缺点。第三年直接下企业顶岗实战。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在教师或生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硬件产品相关业务的正常操作过程和常见业务的处理程序、步骤,熟悉硬件产品业务的组织与管理。在理论和职业实践活动完成后,根据培养目标和就业的要求,按照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考核,确定技术等级。
  2.计算机应用方向把《色彩及其构成基础》、《美学》、《创意》、《影视鉴赏》作为基础知识加以综合,把《Photoshop CS3 案例教程》、《CAD案例教程》、《网页设计整站案例教程》、《Flash案例教程》、《CorelDraw VI设计案例教程》、《3DSMAX场景设计案例教程》作为专业知识加以综合,引入《CAD、3DSMAX、PHOTOSHOP工艺产品综合实例高级应用》和《Flash、3DSMAX、PHOTOSHOP综合广告制作高级应用》课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阶段布置项目作业,全校公开展示学生作品,请学校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评比,作品优秀的学生学校给予奖励。第三年安排到广告公司或装潢设计公司顶岗实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综合能力,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对应的岗位上顶岗,在实践过程中,由企业直接挖掘人才。
  3.计算机多媒体方向把《色彩及其构成基础》、《平面、立体、材料构成》、《美学》、《创意》、《影视鉴赏》作为基础知识加以综合,把《Photoshop案例教程》、《网页设计整站案例教程》、《Flash案例教程》、《CorelDraw VI设计案例教程》、《多媒体技术》、《声音编辑》、《分镜脚本》、《MAYA实例建模》作为专业知识加以综合,引入《Photoshop、3DSMAX、AE电视台包装实训》、《AVID、绘声绘影、Premiere影视后期处理实战》课程,这二门课程开课共安排3个学期,其中前半年是工具的基本使用,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剩余的一学年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讲授半学年,本校教师再辅导半学年的创新实践及高级应用,主要体现要自行设计项目方案、记录方案实现过程、实现的效果结果反馈及总结,让学生更深入地进行学习。引入这些课程,可有效防止学生只会使用单一工具,而不会用多个工具综合操作的弊端。通过校企合作能更准确地剖析创新来源、社会的最新动态,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及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第三年,根据学生的特长将学生分派到学校合作的电视台或广告公司顶岗实习,使每一位学生都有顶岗实习的机会。
  课程改革成效
  改革后的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离不开国、省竞赛各队经验的总结。通过技能竞赛更新了计算机知识,了解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这无疑给学生注入了就业需求的潜意识,那就是技能精湛容易就业,获得竞赛大奖的学生也会起到旗帜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同时也在各方面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这样通过竞赛成绩打造出来的专业也得到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这必然引领师资、教学及实验条件进一步得到优化,校企合作更加密切,使学生就业层次提升至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办好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比赛,加快推进IT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3)
  [2]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国电化教育,2001(3)
  [3]王钦国.谈“计算机技能大赛”对职中计算机专业建设的作用.科教新报,2009(12)
  [4]翟艳华,马西彪.计算机技能大赛获奖后的经验总结.科教文汇,2009(1)
  [5]唐以志.关键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教育策略.职业技术教育,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