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现状
Web2.0时代教育领域使用的信息资源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邮件,采用的是https协议传送;二是QQ或腾讯通,采用udp协议传送;三是利用Web2.0优势的网盘,四是用FTP来存放或传送文件,这些都是常用的,但并不是最好的,存在问题分析如下面所述。
首先,邮件经常会有收不到信的情况,并且对于大容量文件附件上传存在问题。QQ或腾讯通比较及时但只能传文件不能传文件夹。网盘对于大文件的传送由于协议的局限性也不能传超大文件。FTP传文件和文件夹都可以,如果不采用专用上传下载软件只依赖于浏览器传送,中文命名的文件夹传送会报错,当浏览器升级或多出插件会打不开。
其次,各学校都有相当丰富的资料库,都需要具备相应的权限管理员进行管理和建设,上面介绍的4种常见方式无法实现资源建设,学科资源库、教学光盘、视频、图片、软件和素材库等建设和更新麻烦。在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协作处理数据,比如成绩输入,同时填写数据报表,以上4种方式也不能做到,无法实现协作办公。老师在家或在外地,如果学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想使用内网相关的信息平台进行远程操作,上面4种方式也是无法实现的,而远程办公目前已成迫切需要。
具体思考
对学校这样的教育事业单位,首先,应借鉴外企网络管理经验,构建域服务器进行文件存储和资源建设,对域存储里不同文件夹设定相应人员资源访问、修改、建设等权限。结合防火墙和域服务器进行VPN远程办公。
其次,由校长室和教技室牵头落实设施方案。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域管理员建好域服务器,一般由网管人员任域管理员,建好后让信息组成员先试用一星期左右,完善各方面的需求设定。第二步,电教负责人在会议室向行政和教研组长演示整个操作流程,由上级领导提出修正意见并完善。第三步,各办公室派1名较熟悉计算机的老师到电脑房集中操作学习一下域的使用,教会本办公室人员域的使用方法。第四步,经过全体教职工的使用,根据他们的反映,对考虑不周全的部分进行再次修改,确保域的安全稳定并让每位教职工用起来。
功能可行性分析
一套系统要想推广,就必须首先解决技术问题,域经过长期的考验,并在多个领域得以推广,足以证明域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满足各行业多种需要,诸如世界500强这样的企业都在采用域管理,在教育行业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第一,在我们过去采用的信息管理模式中,由于一套平台无法完成相应的多项功能,所以一个单位多套系统是常事,每套平台又各自有自己的账户和密码,给使用者带来了困难。域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域是多项功能集一身平台,所有应用采用同一账号和密码,无需设定和记忆繁琐的账号和密码。
第二,作为一套应用平台的使用,教师本身无需知道某一功能如何实现,只要知道怎么用即可,因此,对教师来讲使用上越简单越好,对教师技术的要求零障碍是域的又一特点,只要在校内任何一台计算机上登录域,与域建立信任关系即可,平时使用无须登录域,操作域上的数据和操作自己电脑上的数据方法完全一样。
第三,安全性方面,域系统在给每位教职工分配账号时都有一个初始密码,首次登录必须根据提示修改密码,不修改密码无法登录,密码遗忘可通过管理员重置,重置后需登录一次域与之建立信任关系并按提示修改成安全密码。
第四,报表统计是学校办公常见的事情,诸如成绩表或各类汇总报表可同时多人输入数据,统计者只要将表放在相应权限的位置,相关人员登录后可直接在表上进行填报,填完直接保存,无需每人一张表再进行合并或导入等操作。
第五,拥有域账号和密码后,教师可以在办公电脑和教室电脑上使用相关权限的资源。回家后可以通过VPN远程拨入内网访问和修改自己域上的教学资源。
第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每个学校都在探索的项目,但要想做好却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其中技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现在都提倡Web技术来实现,而Web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一件好的资源制作好后要上传,首先要有资源管理平台需要开发;其次上传后如果要更新就得把原来的删除掉重新修改上传。这里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同时删除修改再上传的工作量非常繁琐,如果浏览器有问题或者升级了,还可能存在其他问题。而如果使用域的话,管理员只要在域上建好各学科对应的文件夹即可,相关学科教师只要把好的资源放在学科组文件夹,由学科负责人负责审核并转移到学科资源库文件夹中即可。非常方便学科资源库的建设,技术上零障碍。
预期达到的效果
第一,各学校在平时工作中有很多的报表需要汇总统计,过去我们采用的方式通常是两种,一种是同一张表每位教师一张填写完上交,再由管理人员汇总;另一种是搞一个系统,每位教师一个模板填写完后导入到系统中,导入时经常存在诸如导不进等问题。如果采用了域就可以实现教师协作快速完成成绩分析表,教务处、德育处、医务室等部门快速收集汇总各类报表。
第二,苏州教育现代化走到今天,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各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但真正非常有含金量的资源库却少之又少。原因有二,一是如果采用网站形式构建资源库,对教师有技术方面的要求,而且使用起来并不方便,比如一个课件设计完毕,上传至网站上,如果需要修改就要把它下载下来修改好,把原来的删除掉再重新上传,比较麻烦。二是采用网站形式上传一些小课件或教学设计还行,但是一节精品课的内容往往具有非常多的资源,承受大文件或文件夹是网站技术方面的局限。如果采用域的方式,高效建立学科资源库就会轻易地实现。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只要将优质课的资源文件夹复制粘贴即可,技术门槛为零。二是资源的完善修改非常方便,直接打开修改即可,无需经过下载上传删除等繁琐操作,可以将资源库建设权限分至各学科,这样短期内高质量的学科资源库即可建成。
第三,为各学校活动积累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库建设、管理、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过去学校可能用网站或其他形式来管理图片和视频资源。有了域之后,大量的图片只需要简单动动鼠标即可完成管理,不同人员根据需要设定管理和浏览权限。视频文件同样,如果要做成网站流媒体服务器,一般要将视频转成rmvb格式再进行发布,视频的清晰度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有了域就可以将视频做成DVD格式放在服务器上,各人根据账号和权限进行管理和浏览。
第四,原来使用网站等形式进行管理时,学生可以翻阅、删除或者上传一些资源,用了域之后教室使用教学资源安全、稳定、方便,资源只能是教师根据给定的账号才可以使用,其他任何人无权进行删除、修改、浏览等。
第五,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远程办公已经是不少教师的需求,涉及远程就不得不考虑安全性,有了域之后,结合防火墙,采用VPN方式即可实现安全可靠访问校内资源,修改自己存放在域上面的课件教学设计等,操作自己拥有相关权限的资源。
目前我校域的使用情况较好,这让我们更加感觉在教育行业采用域模式建设和管理信息资源是可行的、必要的,而且会取得应用上的突破,谨以此文与在信息资源管理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的老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