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1-12-29 00:00:00仲海霞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6期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更应体现计算机教学的人机互动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下面几种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法
  中职学校很多新生是农村中学毕业的,有的学生小学初中时根本没有上过计算机课。计算机教学的方法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利用教学设备将文字讲述部分制成课件,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金量。
  2.教师演示法
  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特别是中职的学生没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如果纯粹是口头上讲解的话,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烦闷,出现疲劳、注意力涣散等现象。应用多媒体教室,将操作部分的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避免了用嘴说不明白的弱点,还可以让学生立刻自己上机操作,这样效果就会更佳。
  3.自学指导法
  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如在计算机网络IE浏览器使用一节中,让学生应用浏览器获取帮助,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允许他们干自己喜欢的事。在“自学指导法”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千万不可放任不管。
  4.讨论研究法
  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教学效果自然也最佳。
  5.学生试讲法
  为了让学生展示个人才华,要善于发现学生特长爱好,更好地关注个性差异,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自我。教学中选择小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上台讲解,这样学生会有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同学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讨论的气氛,从而将问题解决好。
  6.操作练习法
  计算机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尤其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教师只是在理论上泛泛地讲解,学生很可能什么也听不懂。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体会计算机的奥妙。教师要结合理论教学的进度,给学生留下实验题目,并及时指导,做到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对课程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计算机充满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非常想学好计算机。可是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难度不断增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开始下降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有声音、图像、图片、文本等生动形象的CAI课件教学,比“口授—板书”的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提高。
  2.增加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计算机辅助教学除了能表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效果外,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使讲解更直观、更清晰、更具吸引力,学生更容易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能通过互联网了解学科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在实际中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感知新知识的速度,能表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效果,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和图形;可以动态地演示一些变化过程,还能把一些变化过程分阶段进行演示。这使得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4.以计算机为载体,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
  利用计算机的海量储存功能储存大量的信息,随时调用各时期、各阶段、各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记忆所有的知识,学生复习更是方便快捷。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信息反馈速度快,能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能及时在教与学之间做出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充分把握、及时测试和指导。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因材施教方面有独到的一面,对进行分层次教学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与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