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不再的“红色景点”

2011-12-29 00:00:00孔寒冰
世界知识 2011年18期


  “红色旅游景点”不只是中国的专利,在中东欧国家也有不少。它们大多与原来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有关,如故居、别墅、墓地,等等。不过,经过20多年前的那场社会剧变,这些领导人纷纷从神坛走下来,落到了民间甚至下了地狱。与他们相关的景点虽然依旧存在,但本质上说已经不再是“红色”的了。褪色的它们成了社会变迁的旁证,展示着人间的冷暖和岁月的无情。
  
  作为民俗博物馆的铁托故居
  
  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联邦在剧变中四分五裂,与铁托有关的“红色景点”如今已属于不同的国家,故居在克罗地亚,去世之处在斯洛文尼亚,而墓地却在塞尔维亚。一年前我参观了位于贝尔格莱德的铁托墓,如今我又在克罗地亚访问了铁托的故居。
  在距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西北大约70公里的扎戈尔耶区,有一个叫库姆罗韦茨的小山村。1892年5月,铁托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农户家中。铁托在离这里不远的斯洛文尼亚的外公家度过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直到上小学时才回到库姆罗韦茨。库姆罗韦茨很小,现在即便把各种用途的农舍都算上也不超过50座。村口立着一块标牌,上面写着“克罗地亚扎戈尔耶‘民俗’博物馆库姆罗韦茨”。铁托故居正对着村口,由一座红瓦白墙的房屋、一座两层的木屋和一尊铁托的雕像组成。面朝大街的正房就是铁托出生的房子,院门口的小标牌上写着“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的出生地”。现在这座房屋分为三部分,进门左手是铁托的生平事迹展览,展出了铁托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和少数实物。中间是厨房,门框上有一块刻有“1860”的木牌,说明此房建造的年代,里面的格局、灶具等都显示着那个时代普通农家的生活方式。右手的几个房间是起居室,摆设着木制的桌椅板凳和床,上面铺着白色的装饰布帘,色彩对比明快,古朴而简洁。在一个房间的角落里,摆放着用花围起的基督受难的十字架,它表明房屋的主人是天主教徒。约三米高的铁托塑像矗立在院子里,背手踱步深思的身影大概最能表现铁托的特点,同样的雕像在贝尔格莱德的铁托墓园里也有一尊。雕像的后面是一座二层的木结构房屋,用于储藏粮食和农具等。如果没有表明铁托身份的那些照片、资料和雕像等,这里就是一处普通的农家小院。
  离铁托故居不远的地方,有两个卖纪念品的小商店,很多商品都与铁托有关,如印着铁托头像的T恤、杯子、日历、画像、明信片和圆珠笔等。据我的观察,人们来此参观主要是奔着铁托的,但看不出他们对这位共产党领袖有崇拜之情,一切都是那么随意。这与人们在俄罗斯参观与列宁有关的景点非常相像。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是否也是一种进步呢!
  
  建筑造型独特的中央党校
  
  在库姆罗韦茨附近还有另一个“红色景点”——原南共联盟中央党校。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党和国实际上是不分的。为了培养党的领导干部,各国共产党都仿效俄国布尔什维克设立了不同级别的党校。其中,中央党校的规格最高,用于培养或培训中高级领导干部。能到中央党校学习,既是一种荣誉,更是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征兆和条件。中央党校的选址也很讲究,通常要跟着党中央,或在首都,或在革命圣地。库姆罗韦茨的中央党校属于后者。
  库姆罗韦茨中央党校位于村庄几公里之外的一座小山上。站在那里,连绵起伏的欧洲东南部狄那里克山脉尽收眼底,树木葱郁,绿草茵茵。沿着盘山的柏油路,车可以直接开到山顶。党校是这里唯一的建筑,形状之复杂难以言表。它的正面,离远看,只能见到两组红砖红瓦的大房顶,低矮、厚重而又没有规则,说不清它是什么形状。顺着中间的路来到建筑中央,不大的花坛周边是几幢或左右相接或上下相通的建筑。所有的建筑虽然高矮不同、几何形状各异,但无一例外地都是大房顶、厚厚的墙、小门、小窗户。呆板与活泼,神圣与压抑,厚重与昏暗,各种复杂的感受都混杂在一起。参观时,克罗地亚朋友一直试图找到管理人员,想带我进到建筑里面看看。可是,似乎就没有管理人员,最后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打扫卫生的中年妇人。她告诉我们,这些建筑早就卖给私人作旅馆用了,但来客甚少,如今里面正在改建和装修。
  门庭冷落,自然也就不可能在这儿买到任何纪念品了,更无任何文字资料,因此无从得知这所党校的内在详情。但从写游记的角度说,我至少还有实地的观察。这个党校的特殊位置、单一的红色屋顶、厚重的墙及茶色的玻璃窗,这种风格与南共联盟是唯一执政党的社会主义国家、铁托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等基本特征是相称的,它们既显示着曾经有过的高贵和神圣,也难掩令人敬畏的威严。另一方面,党校的建筑风格与众不同,而且建筑分散,这似乎又与前南斯拉夫是一个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在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独树一帜地搞自治和不结盟的特征相呼应,带有明显的多样性和不拘一格的特点。
  
  克罗地亚最大的露天博物馆
  
  说库姆罗韦茨是“红色”不再,还在于铁托的故居被民俗的外衣所包裹。在这个被称为克罗地亚最大的露天博物馆中,铁托故居不过是若干景点之一,而南共联盟中央党校并不包括在内。
  库姆罗韦茨是克罗地亚人世代生息的普通小山村,若不是铁托,可能将永远无名。但是,当铁托成了党和国家的领袖时,库姆罗韦茨也变身为“红色”的圣地。因此,铁托在世时人们来到此处绝不是旅游,而是朝拜。当南共联盟失去执政地位后,铁托也走下了神坛回归了民间。当统一的南联邦解体后,新诞生的国家一定要宣传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悠久历史,“红色”圣地便轻松而自然地转型为民俗村。从南斯拉夫的圣地到克罗地亚的民俗村,库姆罗韦茨非常鲜活地展示了巴尔干地区20年来并不轻松的社会历程。
  于是,在库姆罗韦茨,每一幢房子都是一个景点,铁托故居不过是其中之一。这里有许多过去的学校和工作场所,如小学校、铁匠铺、大车店和各种各样的小作坊。几名当地的老者展示着各种技能,编织或打造小的工艺品并向游人兜售。这里用实物或蜡人展示着当地人的生活场情,如传统的婚礼,新婚夫妇的房屋,姜饼和蜡烛市场,普通家庭的室内陈设。这里还有传统的农具和早期的简单机械,如各种家具、四轮马车、马雪撬、马拉的消防车等。尽管库姆罗韦茨民俗博物馆以原有的村庄为基础,但是人工雕琢的痕迹依然明显。比如,房屋的排列和功能布局,显然都是为了便于游人参观而精心设计的,因此过于规整和齐全。说句实在话,所有这些与我在罗马尼亚、乌克兰等地,甚至在中国的某些地方,参观过的景点没有太大的区别。
  尽管如此,对现在的克罗地亚来说,库姆罗韦茨这个民俗村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它展示的是克罗地亚传统的民族传统和民俗风情,强化的是克罗地亚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根基。克罗地亚人曾是南部斯拉夫各民族中的一支,9世纪至10世纪曾建立过一个王国,但没能存在下来,11世纪起先被并入匈牙利,后长期处在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南斯拉夫王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南联邦中,它都与其他南斯拉夫民族合在一起维系着共同的国家。直到1991年6月,克罗地亚才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与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同胞兄弟分离不易,而对内对外强化这个独立国家的认同感则更难,于是民族传统、民俗风情之类的“软”性特征便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政治发展上看,铁托是社会主义的南联邦的领袖,同时也是克罗地亚人。如今完全转向西方的克罗地亚可以否定前者,但很难完全否定后者。库姆罗韦茨民俗博物馆的最主要功能之一大概就是把人们对铁托和对历史的纪念进行“去意识形态化”或“去政治化”处理。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察和在观察过程中产生的联想。实际上,在克罗地亚,在库姆罗韦茨,既听不到当地人这样讲,也没有任何可以引以为证的文字。但是,仔细观察一下克罗地亚乃至整个中东欧国家近20年的社会发展历程,这种联想是完全可以得到印证的。
  (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