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要建“苏联2.0版”?

2011-12-29 00:00:00张弘
世界知识 2011年21期


  “我们不会就此停步,我们要给自己布置一项有雄心壮志的任务——通过建立‘欧亚同盟’实现更高水平的一体化。”俄罗斯总理普京10月4日在俄罗斯《消息报》发表文章称,希望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关税同盟为基础,今后建立“欧亚同盟”,有效连接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这是普京表明竞选总统意向后首次提出外交倡议。他同时强调,“欧亚联盟”不会成为新的苏联或取代独立国家联合体,但西方媒体却称之为“苏联的2.0版本”。
  
  “欧亚同盟”=“苏联的2.0版本”?
  “欧亚同盟”概念的提出是俄罗斯苦心经营的独联体重新一体化的终极目标。1994年以来,独联体内部相继成立了各种次地区组织,其中中亚经济共同体、俄白联盟国家、“古阿姆”集团(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四国)、欧亚经济共同体和统一经济空间是五个公认的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转变了过去僵硬空洞的独联体一体化政策,采取了更加灵活和现实的策略,在独联体、次地区机制和双边三个层面上开展工作,从而使俄罗斯主导下的独联体一体化进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俄白哈关税同盟得以正式运作,2012年,统一经济空间也将正式成立。因此,普京再次提出了未来三国进一步合作的蓝图顺理成章。同时,普京还提出未来以“欧亚同盟”为基础发展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认为独联体国家完全可以在“欧亚同盟”的基础上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普京在文章中表示,现有的俄白哈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为未来建立欧亚经济联盟奠定了基础”。2007年,俄白哈三国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关税同盟。2010年,关税同盟开始运转,标志着以俄罗斯为主导的前苏联地区重新一体化的进程出现关键性的转折。明年1月1日,关税同盟将取消彼此间所有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普京称,以贸易自由化为基础的经济一体化意义重大,“欧亚同盟”将作为超国家机构协调成员国之间经济和货币政策,寻求与欧洲联盟共同推动经济一体化。实质上,在未来的“欧亚同盟”中,没有任何一个成员国能够平衡俄罗斯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欧亚同盟”的实质就是打造一个俄罗斯主导的经济“帝国”。
  普京强调,“欧亚同盟”不是新的苏联,也不是独联体的替代品,而是欧洲和亚太地区之间的有效“纽带”,紧密协调经济和外汇政策的联合体。“欧亚同盟”将不仅仅是经济联盟,还是政治和外交的联盟。普京在文章中主张:“以海关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为基础组建的‘欧亚同盟’奉行强大的超国家联盟模式,有能力成为当代世界格局中重要的一极。”难怪西方媒体称之为“苏联的2.0版本”。
  
  政治互信是合作的前提
  然而必须看到,“欧亚同盟”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进展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政治互信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前提。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前苏联国家无不重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在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时存在戒备心理。中东欧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积极要求加入欧盟不仅有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希望获得安全上的集体保障。能否实现政治互信有可能是影响“欧亚同盟”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治互信是促进俄白哈三国加强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因素。在独联体国家中普遍存在的欧洲一体化梦想,包含着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多元化因素。尽管俄罗斯不承认自身在民主政治上与欧盟的差异,但其“主权民主”不断受到西方社会的诟病。在担任两任总统后,普京重新出马代表“统一俄罗斯党”竞选2012年总统大选,西方国家感到这是对民主政治的挑战和亵渎。目前,关税同盟中的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实行的是无任期限制的超级总统制。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和卢卡申科总统执政是维系这个联盟的政治保障,而两国政治制度中潜在的系统风险可能会影响“欧亚同盟”的未来。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从维护自身政治制度稳定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入“欧亚同盟”与俄罗斯一起回应来自西方社会的政治压力和挑战。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和类似的政治体制为“欧亚同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治基础。
  政治互信同样也是制约乌克兰与俄罗斯发展紧密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从2010年开始,俄罗斯就一直积极游说乌克兰加入俄白哈关税同盟,允诺将给予乌克兰每年90亿美元的价格优惠,但是乌克兰明确回绝了加入邀请,坚持倾向于与俄白哈关税同盟建立多边自由贸易区,但不可否认,主权安全和民主价值观差异也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亚努科维奇2010年就任总统以来,乌政府积极推动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而在加入俄白哈关税同盟问题上态度冷淡,引起俄方不满。乌克兰外长格里先科更是直言,同欧洲一体化是乌外交的主要优先发展方向,基辅不会因此而放弃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
  
  俄罗斯是否HOLD得住?
  俄罗斯的决心和能力是决定“欧亚同盟”是否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而言,“欧亚同盟”成员国将向联盟让渡更多的国家主权。俄罗斯能否在经济上提供足够的回报已经成为能否实现独联体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独联体国家经济遭受巨大冲击。俄罗斯凭借能源优势和雄厚的外汇储备承受能力较强,而独联体小国此时迫切需要外部市场和资本援助,对于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较以往有所提高。俄罗斯此时推动独联体一体化的成本优势显然更加明显。俄罗斯是选择“雪中送炭”还是“乘人之危”将直接影响到一体化的进度和效果。
  俄白关系的发展就印证了这个道理。白俄罗斯是俄白哈关税同盟的重要成员,也是独联体组织的重要支持者。卢卡申科总统在涉及国家核心经济利益和国家主权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让俄罗斯伤透了脑筋。2000年两国签署了在2005年将俄罗斯卢布定为统一货币的协议,但在2003年,卢卡申科以采用统一货币威胁国家独立为由,终止了统一货币的发行。从2006年开始,俄罗斯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逐渐消减给白俄罗斯的价格优惠,造成俄白之间爆发多场贸易冲突。此外,俄罗斯还对白俄罗斯经济的核心企业十分感兴趣。每当白俄罗斯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俄罗斯都提出低价收购的要求,这让白俄罗斯每每感到失望。2011年,白俄罗斯在外汇短缺危机时向俄罗斯求援,俄罗斯又不失时机地向白俄罗斯提出大规模私有化的建议,希望以低成本控制白俄罗斯经济的核心部门。可见,俄罗斯的决心和实力是未来“欧亚同盟”进程的关键因素。
  “欧亚同盟”候选国中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情况对于俄罗斯的能力也是一种挑战。我们知道,在两国内部不仅存在着经济困境,而且存在着诸多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因素。加入“欧亚同盟”可能意味着经济上的优惠和政治上的支持,甚至是军事援助。这些国家不是刚刚经历了“颜色革命”和政府变更,就是存在着复杂的部族矛盾和冲突。吉尔吉斯斯坦南北之间的地方主义对立由来已久,政治权力的争夺总是会煽动并利用长期存在的南北对立。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曾爆发“郁金香革命”,时任总统阿卡耶夫出逃俄罗斯、反对派掌握政权。塔吉克斯坦虽然没有爆发“颜色革命”,但是民族关系、宗教问题比较复杂,给地区安全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2010年6月10日,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乌孜根、贾拉拉巴德等地吉尔吉斯人与乌兹别克人之间再次发生冲突,引发持续四天的骚乱。吸收这两个中亚国家加入关税同盟有可能威胁到该组织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安全。普京实际上已经认识到这些风险和收益,但是危机不仅仅意味着危险,还蕴含着机会。俄罗斯能否做好准备去承受未来可能的风险还有待观察。
  应该看到,作为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俄罗斯十分善于在劣势中通过灵活外交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不放过任何有利于扩大影响的机遇。当普京下定决心真正去实现一体化的时候,俄罗斯就有可能拿出真金白银!
  
  “欧亚同盟”的提出不仅是普京2012年大选的选战宣传,更是普京为俄罗斯的独联体外交所规划的更高发展蓝图。俄罗斯从来就没有放弃过重振大国的思维,而“欧亚同盟”则是普京复兴俄罗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见西方媒体对于“欧亚同盟”的批评和所谓“恢复苏联”的说辞其实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不可能恢复苏联,更不希望与西方进行所谓的全球争霸。更现实的可能是在前苏联地区建立起一个次地区层面上的超国家联盟,通过独联体重新一体化获得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竞争的有利地位,而至于叫什么则并不重要。